姜伯静:在中国市场奥迪会遭遇信任危机吗?

2019年03月18日11:15    作者:姜伯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豪车市场的巨大购买力,是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奥迪,这个中国汽车市场多年以来的强者,在中国市场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奥迪汽车到底和白血病有没有必然的瓜葛呢?

  当那篇“毁灭中产的毒汽车: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也都得了白血病”在朋友圈中流传时,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篇刷屏文章中所列举的案例个数,与奥迪品牌在中国巨大的保有量相比,是一个极其微小的数字。按照常理,如果奥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辜,那么对于这些个案,奥迪,可以非常轻易地进行反驳;反之,如果理亏,奥迪也应该向中国消费者道歉,然后整改、反思。

  所以,不管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我都一直期待奥迪会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回答。可惜,至少到目前为止,奥迪这一次的表现并没有像其品牌影响力那样优秀。甚至,有些蹩脚。

  直到如今,奥迪官方并没有直接面对奥迪汽车与白血病是否有关这个问题。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仅仅是例如“经检测车内气体无害”这样的回复。

  举个例子吧。根据某媒体报道,在接受其采访时,奥迪官方回复称:“我们利用最先进的检测分析设备和经过德国奥迪认证的‘金鼻子’气味评价团队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控,满足国家相关标准(GB/T27630)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多家第三方权威机构(具备CNAS、CMA等认证的检测资质)多次对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车辆进行检测,结果也显示车内甲醛和苯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对于这种回复,我只能说,奥迪没有直面问题。

  如果仅仅是以这种回复收场,那很多人会因此而大为失望。

  而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新华网的报道,奥迪汽车公司3月14日举办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奥迪董事会成员在发布会上纷纷表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公司将致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没有直面问题,算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吗?

  按照奥迪董事会主席布拉姆·肖特奥迪的说法,奥迪“下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今后将提供更多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新车型。”如果不肯正视哪怕是很微小的问题,那即便是定制再多的新车型也意义不大。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是,奥迪官方正在寻找最为稳妥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所以还没有直接的应对。但是,如果就此“敷衍”下去的话,那未来就不敢确定了。这里,我不想猜测奥迪是“不屑理会”。

  客观地讲,我们必须要尊重医疗、检测等机构的权威性,我们也希望听到更多有理有据的声音,而不是轻易地猜测。

  但是,如果奥迪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我担心,奥迪会遇到危机。因为,中国市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会是奥迪最重要的市场,用“之一”都会削弱这种重要性。而在强敌环伺的今天,印象分一旦被“减分”,那未来会很难说。

  对于奥迪来说,对于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来说,中国市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希望,是因为重视,奥迪才没有轻易地表态。而因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奥迪更不敢轻易陷入任何形式的信任危机“泥淖”。

  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市场对于奥迪品牌的意义。

  首先,过去的2018年,以及2019年开局,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非常不错。

  为了避免语言转述过程中出现过多的歧义,我引用了一汽大众官网上的部分宣传内容。

  “在过去的2018年,一汽-大众奥迪以全年销量660,888辆的成绩,成功卫冕了豪华车市场单一品牌销量冠军。”

  “一汽-大众奥迪1月实现销量63,888辆,同比增长5.3%,不仅喜迎2019年开门红,更创下历史同期最佳1月销售记录,为2019年继续取得优异的销量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国产车型销量达58,388辆,同比增长3.9%;进口车型销量达5,500辆,同比增长22.5%。”

  可以这样说,过去一年,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错;奥迪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势头,非常之好。

  第二,中国市场,在奥迪汽车的全球销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与在中国市场销量的火爆相比,奥迪在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如人意。同时,中国市场销量在奥迪品牌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

  根据大众集团的财报显示,2018年,奥迪全球销量为181.3万辆,与2017年销量187.8万辆相比,同比下降了3.5%。

  在2018财年,奥迪品牌营业利润总计是47亿欧元,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4亿欧元。

  与其全球销量下滑相比,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截然相反。另外,我们还能发现,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奥迪全球销量的35%左右。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比重。甚至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在中国市场的“逆流而上”,奥迪在全球的表现会不会更加糟糕?说中国市场是奥迪的“救命稻草”,应该不为过。

  第三,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更大的机遇。

  不只是奥迪,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都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8年,发改委的消息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这也就意味着,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之前,宝马已经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大大提升了它在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中国这个大市场,对每一家有志于在新能源汽车取得发展的车企来说,意义都不言而喻。

  以上这三点重要性,我想奥迪不会视而不见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豪车市场的巨大购买力,是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奥迪,这个中国汽车市场多年以来的强者,在中国市场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老对手宝马和奔驰,一直在冲击着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国内单一品牌销量,奥迪占据优势;但到了豪华车总销量上,就是奔驰略胜一筹了。而在全球市场,与宝马和奔驰相比,奥迪则不占优势。前面说过,宝马已经加大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力度。这种局面下,奥迪不会不心慌。前述奥迪高管重视中国汽车市场的言论,很能说明奥迪目前的心态。

  这样看,奥迪应该不敢轻易去损害自己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形象。

  可要是出现“万一”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帕杰罗。当年,面对帕杰罗的质量问题,三菱的拙劣表现,让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每况愈下,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如今,有帕杰罗的“前车之鉴”,还会有谁轻易犯这样的错误呢?

  在奥迪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奥迪董事会负责中国事务的成员亚历山大·塞茨在发言时表示,“中国市场是奥迪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奥迪将进一步推进本地化发展,在中国本土加强研发,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关系。”这样看的话,奥迪敢轻易犯错从而让自己陷入信任危机吗?我想,它是不敢的。

  在中国市场,奥迪会遭遇信任危机吗?这就要看奥迪如何对待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了!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奥迪 中国市场 购买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