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杀死高利贷贩子的那把刀

2019年03月18日16:16    作者:陈文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文

  中国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放贷款的人,而在于有底线、有操守、能够被政府和监管管住的向弱势群体放贷款的机构和人。

  陈志武教授在《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一文中分析了清代5千件高利贷命案得出结论:在高利贷引发的命案中,贷方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借方;放贷利率越高,放贷方死亡率越高。在对诸如“714高炮”等高利贷从业者喊打喊杀的当下,大文跟大家一起探讨下什么样的刀可以杀死高利贷贩子。

  然而有需求就有供给,各种马甲平台无论是公安还是监管不可能完全消灭,央视也不可能天天点名高利贷线上平台,在加大对于高利贷贩子的惩戒力度的同时,关键还在于财商(FQ)教育,让借款人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从财务上约束好自己,抵制各类不合理、冲动消费和诸如赌博等不良嗜好。在我这几天接到的几个受害者电话中,有为了买新上架的苹果手机而借超利贷平台钱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有赌博败了家还忍不住继续赌下去欠了钱的,这些人本身不该向平台借钱。平衡借款人成本可负担和放贷机构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要满足的是借款按能容忍恰当有效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资金需求以消费者理性消费、在合理规划财务计划下的周转性资金需求。

  当然今天,我也遇到一个是因为生病不得不借钱的,对于真正需要短期救助的借款人我们是该予以社会救济励。真正的救助性资金需求要靠社会公益,我在多个场合感慨国外见得了光的小贷大多是公益小贷,而国内大摇大摆的小贷基本是追求盈利的,我们这些年的小贷发展是存在扭曲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反思和检讨。

  有记者给我转来了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指出的“真正降低高利贷的办法不是打倒高利贷的放贷者,而是通过电视和媒体渠道表彰这些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表彰他们愿意把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拿出来满足别人的资金需求。这可以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放贷者的行列,增加借贷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使利率更低”,问我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我跟他说,印度2010年的小贷危机就是因为过多追逐商业利益的机构(持牌的和不持牌的)以及资本涌入小贷行业,导致小贷行业的过度供给,为了追逐规模和利润,这些机构诱发了大量借款人不合理借贷,借完还不了,放贷机构只好开展各种形式的暴力催收,逼死了几千个借款人,多个地方政府介入号召借款人不要向小贷公司还款,从而导致印度小贷泡沫破灭。中国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放贷款的人,而在于有底线、有操守、能够被政府和监管管住的向弱势群体放贷款的机构和人。

  在我在《面对“714高炮”,我们当何以作为?》一文中介绍的,1928年初期,面对纽约州针对个人客群的高利贷横行,该州司法部长提出一种请求:要求有更多的银行机构贷款人进入个人贷款业务领域,与高利贷者做斗争。我在这里也鼓励持牌金融机构多进入个人贷市场,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验是这样,持牌机构进入个人贷市场尽管无法彻底消灭高利贷,但压缩了高利贷从业者的空间。

  我喜欢埃德蒙·伯克的那句“好人无所作为,才是罪恶凌驾一切的唯一条件”。持牌机构中固然也有坏分子,但针对持牌机构的违规,监管可以以经济手段进行惩戒,相对好管。借款人如果被持牌机构侵权了,也知道找谁举报,举报谁。例如网上报道马上消费金融先前的放贷利率超过36%的法律红线,在大量借款人持之以恒的投诉下,在监管的过问下,马上消费金融现在基本能够做到合规了。而当下面对一大堆马甲公司,无所适从。

  日本人整治高利贷的思路值得借鉴。在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和中国现在有些类似,衍生出了不少做个人贷的公司,如最早的武富士,以及后起之秀Aiful,Promise,Acom,并都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上市,武富士的创始人武井保雄一度成为日本首富。如同国内当下一样,过高利率、多重借贷以及暴力催收问题突出,借款人自杀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一系列问题曝光后,引起了监管的重视。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放贷机构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0%,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这一政策出台,也挽救了一部分家庭和个人。而高利贷巨头们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2010年9月武富士申请破产保护,按照当时的报道描述,武富士需要退还的贷款利息超过240亿美元,涉及近200万借款人。

  尽管部分业内人士对于国内24%、36%的监管红线颇有微词,但不得不说,我们国家对于放贷机构还是相对比较宽容的。目前针对借贷纠纷,法律基本支持对于利率超限的借贷合同放贷人年化24%部分的合理利息诉求的,年化36%以内的则可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只是确定不支持36%以上的部分。试想,如果高利贷乱象愈演愈烈,不排除政府方面会出台一些冲击性比较强的政策,如支持借款人要求放贷机构偿还历史收取的超过年化24%以上部分的利息,要求高利贷机构实际控制人承担无限连带赔偿责任,要求对于诸如融360这样的贷款超市必须返还获客收费,偿付借款人。这样可能整个高利贷市场将鬼哭狼嚎,一片尸体。

  基于上述的危言耸听,我奉劝“714高炮”抓紧转型。应用于金融市场的技术应该是用来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而不是用来毁灭有些可怜、更多可叹或是带点可恨之处的人及其家庭的。有数字普惠金融的阳光大道不走,你们非要走这样的羊肠小道,若是摔进阴沟,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怨得了谁呢?

  (本文作者介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百舸新金融智库创始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微信公共号:大文点金(ID: mybigwen)。)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高利贷 借款人 小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