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霖:扩大西部地区开放 形成新一波改革红利

2019年03月08日16:12    作者:陈九霖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九霖

  西部地区的开发要注意到当地少数民族居多,存在文化差异的特点。需要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以便形成西部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民族融合策略。

  2019年3月5日,克强总理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他还指出:将“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 毫无疑问,扩大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开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会有利于拉动我国内需,制造新的动能,确保就业和GDP增长,形成新一波的改革开放红利,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虽然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增速继续强劲,但是,增速的疲态已经显现出来。加之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劳动力和建厂成本不断攀高,未来,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瓶颈。

  反观西部地区,其发展却展现了活力。其中,四川增长8%,跻身“4万亿俱乐部”;西藏增长10%;贵州9.1%;陕西8.3%;新疆的增长接近高于天津一倍。这说明,在东、南部发展呈现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尚有巨大潜力。

  广义的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71.4%。地广人稀是其重要特征。

  目前,西部地区的增长,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对症下药地解决好这些因素,其潜力就会释放出来。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少(尤其缺乏高素质人才),居民收入低但住房成本高,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发展不足,资本严重缺乏,科技水平不高等等。

  我国一直重视西部开发。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00年3月正式运作。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对西部大开发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最早还可以追溯到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美国今天的发展与其曾经发起过类似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有关,即: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西进运动,体现在拓荒种地、开矿建厂、修路筑城的“三部曲”。18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所谓的“淘金运动”,真正吸引人们从富饶的东部地区去往内陆的原因,是人们对于拥有一片土地的向往。当时,美国大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农场主和少数人手中,政府制定了诱人的土地政策,让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1800年,政府规定西部土地可以按320英亩为一份进行订购,1804年变为160英亩。1820年变为80英亩,地价则由每英亩2美元变为1.25美元。1841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分配与优先购买权法规定:凡是占据一块未开垦土地并耕作几年后,就获得购买这份土地的优先权。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移民开垦土地的热情。随着开发不断的深入,美国先后经历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等阶段,从而,带动了美国经济新一波的发展。

  美国西进运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向西迁移了大批人口且落地生根。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民众自发迁移,出现了3次移民潮,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奠定了美国霸主地位。

  比较美国的西进运动和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不同之处是,美国以市场和利益驱动,我国以行政手段为主;共同点是都需要人口的迁移与落地。当然,美国西进剥夺了印第安人的权利,而我国西部大开发则造福全体人民。

  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既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又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与优化;既可以扩大国内市场并拓展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又可以减少对个别大国的出口依赖;既可以通过开拓西部通道,分流我国对海路运输的过度依赖,又可以防范有的国家利用台湾、南海、马六甲海峡来封锁中国海路的“岛链”战略。尽管目前的陆路成本较高,但是,随着规模经济的形成和陆路物流技术的发展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陆路成本将会逐渐下降。我国可望在西部地区形成一波区域红利,形成经济改革的另一个着力点、突破口,掀起新一波改革开放的浪潮,促进我国经济走上新的台阶!

  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程,参考美国西进运动,我国的着力点应该是通过合适的政策引导,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企业、资本和劳动力等引向西部地区。其中,最核心的要点就是留住人,加大人们对于西部地区的归属感。而做到这一点的要害就是满足人口的利益需求,让其乐于生活在那里、工作在那里。为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从房价、税收、教育医疗、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制定特殊的土地政策。我国当前的“卖土地”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土地政策,不太适合于人口稀少、企业数量有限、资本不太充足的西部地区。应该由现在的普遍的“卖土地”政策,逐步优化为适合于西部的长期渐进地收取土地税的政策。这样做起到降低房价,吸引人口落户的作用。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直接建房并以合适价格出售或出租给员工/打工者,既满足落户人口的住房需求,又调控房价的涨跌。对于政府建房,可以规定住满并工作满20年后,租房者将按成本价(乃至免费)获得住房产权。还可以尝试更加开放的土地流转政策。

  第二,制定城市中心化政策。从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而城市化促进人口的集中化。国家可以在政策上鼓励合适工业落户西部第一或第二线城市,从而,吸引人口大规模地从乡村向城市的聚集,从人口稠密地区向西部分散。其中,税收政策至关重要。应制定长期而稳定的优惠税收政策,招揽外资、非公和国有工业企业迁移落户、新建扩建厂房,以及国内外资本落地。对于在西部地区落地创业与投资,可以规定10年免税,10年减税,让落户企业有长远规划,这一政策至少吸引一些企业在西部发展20年。但这种优惠政策必须把在西部设立的空壳或皮包公司排除外,不让那种曾经在霍尔果斯虚设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乱象在西部重演。

  城市定位也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在美国,各州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个系统性而特色明显的规划。比如,俄亥俄州一直规划为工业大州,与其相临的印第安纳州则规划为农业大州,得克萨斯州规划为石油和天然气州。我国各个省、市也需要这样的规划,以便投资者明确投资方向和目标。

  第三,制定开放的教育医疗政策。在教育方面,可以借鉴昆山和苏州的经验,以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顶级大学在西部地区建立分校或合资办学,并允许学校自主招生,发放文凭。昆山杜克大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虽然2013年才正式设立,但每年人数都在增加。位于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优秀学校,不仅帮助苏州吸引了人才的流入,还使得苏州变得更加国际化,从而,促进了苏州市的经济发展,已有近三成世界500强企业和逾万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还应在西部地区逐步放开医疗诊所,鼓励国内外医院开设分支医院;确立养老保险保障体系。这样,让落户西部地区的人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终有所安。

  最后,西部地区的开发还要注意到当地少数民族居多,存在文化差异的特点。需要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以便形成西部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民族融合策略。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副总。)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陈九霖 西部地区 民族融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男女薪酬差异调查:2018年中国女性薪酬不及男性8成 房子难卖开发商急:特价房促销买房送奔驰 监管出手了 江西赣县紧急叫停特价房销售 有当即每平米提价800元 丁列明建议:将法定最低婚龄修订为“男20岁女18岁” 丢掉实体经济有多可怕?看看一个掉进坑里的国家 中国人保5个涨停后 中信证券喊了一句:要跌50% 链家左晖回应被限制消费:不能给老婆买好看的花 联想杨元庆关于华为5G言论惹争议 股价收盘跌逾2% 午评: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沪指跌2.9% 芯片概念掀涨停潮 美国为什么修不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