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国内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挑战?

2018年09月20日10:25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作家 沈建光

  提到未来最大的挑战,我感觉,今后十年最大的挑战就是国际化的战略问题。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确实发展非常快,也创造了很多条件,让很多企业发展壮大。

  “2018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于9月18日在天津举行。我受邀参加了“新经济形势下的破局之路”的主题讨论,并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做出发言。以下是根据我的发言整理而成,供参考。

  今后十年最大的挑战是国际化的战略问题

  提到未来最大的挑战,我感觉,今后十年最大的挑战就是国际化的战略问题。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确实发展非常快,也创造了很多条件,让很多企业发展壮大。

  今后十年,国际化挑战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看到贸易摩擦,全球风云突变,我觉得这是资本可以在全世界流动这一现状造成的,这次有很多出口企业第一次开始到东南亚考虑设点,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现在关税的威胁,这个是外因。还有就是内因,我们看到国内企业成本比较高,包括税收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刚才正和岛的史总也谈到,这也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国内成本的上升,致使企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在东南亚甚至在非洲这些国家进行开拓。这些地方成本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劳工成本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加上还有国家战略的支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走出去的国际化挑战和机会是并存的,但是这个变化会有很明显的压力。

  第二个方面的国际化,就是中国在面临全球风云突变的情况下,可能会进行一个新的改变,就是深化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但是其实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改革开放,今年博鳌论坛上也提到要加大金融业的开放,降低关税,而且在其他很多领域,包括汽车领域,包括过去对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的企业是有很多限制的,现在也要逐渐放开。所以,在国内我觉得可能今后十年会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可以更开放地、更自由地进入中国,不光在制造业上面,包括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还有金融服务业都会大量进入中国。可以预计,面临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挑战,我相信中国政府最后的还是会不断地加强改革开放。

  国外乐观和国内悲观的对比

  我今年拜访了欧洲60多家跨国公司,这些欧洲企业对中国的乐观程度甚至远远高于中国企业对中国的乐观程度,而且最近的A股每天都在跌,但其实在中国投资者信心比较低的时候,海外投资者已经在大举进入中国,现在海外投资者的北上资金,和在A股的存量已经接近市场上的保险基金与共同基金对的规模了,变成了第三大力量。

  看到国内跟国外巨大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很好奇,国内企业家现在都比较焦虑,为什么欧洲企业家这么乐观?

  当然他们给我的答复也很有意思,就是中国现在的这些变化其实是非常有利于海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方面进入的门槛在降低,但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处于环保风暴之后,可能对国内有些过去在环保上投入不够的中小企业造成很大压力。但欧洲的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环保标准是跟它在欧洲时一模一样的,所以这次环保风暴对它一点影响也没有。竞争对手受到去产能、环保的压力,有些就关掉了,所以这是他们对中国市场乐观的一些依据。

  前两天在上海开一个会,我也提到有两个跨国化工公司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国内的销售都是80%的增长速度。欧洲最大的企业遍布16个城市,每家企业的总部我都跑了,他们过去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利润也非常好,为什么呢?环保风暴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包括以后的社保征收变化对它也没有压力,因为这些欧洲企业之前都是交足额的。

  还有一点就是融资难融资贵,跨国企业也没有这个问题,也不缺资金,所以对它来讲,反而现在是进入中国非常好的时候。但是这个对我们国内的企业压力就很大了。一方面要面临贸易摩擦的风险,很多走出去的道路没有以前那么通畅了,要考虑到海外更低成本的地方去设厂。另外一方面,一些海外的企业因为政策的变化它越来越有竞争力了,所以国内的企业如何应对进一步的开放的挑战是其所面临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国际化的两个方面。

  企业应该求稳还是求变?

  对于这个问题,一是因为我一直做的是宏观经济研究,也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二是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也在金融机构或者货币当局工作。所以,我能说的就是在现在的变局下,怎么求稳。

  在现在国际化的战略下,本来出口是我们很多企业重要的一个生意来源,现在面临美国这样一个突然的、新的贸易摩擦的情况,而且国内开始要进一步开放,海外的竞争就要加剧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墨守成规肯定不行。如果你做到极致,这个跟墨守成规也没有关系。我在欧洲待了很多年,15年在德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人。德国人的家族企业,也不追求上市,也就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传承。我在很多场合给很多企业讲到产业传承的问题,我们才开始面临这个问题。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很多企业家追求大、追求快,杠杆率高,所以就面临去杠杆,面临这么大的下降压力,还是由于我们的杠杆率很高。这里边为什么会杠杆率高,就是因为要扩张、盲目扩大投资。所以今年股权质押这一块其实是损失最惨重的,很多企业家在这里边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要去扩张,结果在股权质押上出了问题。

  在来京东集团之前,我在瑞穗集团。我在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日本很多有名的饭店都是很小的,而且生意好得不得了,但是它也不扩张,为了保证质量,宁愿维持现在的规模。

  这里谈了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也谈不上什么企业管理的经验,只是感觉中国和海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还是有所不同,另外对于杠杆还要小心,一去杠杆今年的风险就马上显现出来了。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企业 国际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行业人士:滴滴CEO程维向政府汇报工作时哭了 华大基因举报门当事人留遗书 前者回应称已报警 举报人称将跳楼自杀 华大基因:珍惜生命尊重法律 美股A股回购规模同创新高 美股历史最长牛市A股呢? 江苏万亩大闸蟹因上游污水绝收 安徽环保厅:是淹死的 鸿茅风波多米诺效应:员工靠补贴度日 老人担心养老金 中投拟接受毕业生学校:北大清华、绍兴文理学院(表) 管住分析师的大嘴 监管层明确要求不得低俗夸大诱导 人民日报锐评:美国“极限施压”,显然打错了算盘 弄潮40年:柳传志曾摆摊卖运动裤衩 被女人骗走了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