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大公国际受罚 信用评级机构为何丢了信用

2018年08月21日14:48    作者:盘和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盘和林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最终自身丢了信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的结果,借助“大公受罚”、整治信用市场的契机,加上年中大批MLF到期,可以真正对市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唯有经历此轮阵痛,或可做到我国信用市场真正的涅槃。

  8月1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证监会同时发布决定,给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

  为何处罚,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表示:在检查中发现,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公用,内部管理混乱;二是为多家发行人发行服务的同时,开展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三是委员资格不符合要求;四是部分评级项目底稿缺失。

  信用评级机构是评估市场上信用的,结果却因为利益受不住自己的信用,实在有些啼笑皆非。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一些高评级的企业或债券也不断“暴雷”,其背后就是评级机构丢了信用的缘故。笔者认为,信用评级是现代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大公受罚”事件暴露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亟待关注。

  相比国外标普,穆迪等发展了上百年的评级机构,我国的评级机构真的只能算作是婴儿阶段。国际上的三足鼎立与我国的多家并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有人会质疑,竞争为何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国际的评级市场,由于仅有那么几家使得其可以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更好的招揽人才,更好的实施整体管理,并且利于评级标准的制定,而且,少量评级机构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真正的为债券而评级,而不是为了自身发展而评级。

  为什么这么说,由于我国市场上过多的评级机构使得更容易引发与企业的“合谋”行为,若某评级机构不能为“金主”利益着想,可以选择其他评级机构,这样一来,评级机构为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惜牺牲其独立性。这一定程度说明我国评级市场发展的不充分,并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做到脱颖而出。

  发展的不充分并不能完全解释国内评级市场混乱的现象,公司债发行的硬性指标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2017年深交所规定: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应当符合三个条件:发行人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当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不少于人民币10亿元;深交所规定的其他条件。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严格的发行规定无可厚非,但AA级的严苛程度确实让很多公司失去了债务融资的机会。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仅达到A级就可以。

  如此一来,企业迫于发行压力,机构迫于企业压力使得评级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作为一种投资价值指标而存在。从违约的情况来看,上海华信,冀融投,盾安债,东特钢,丹东港等等AA甚至是AAA在去年都发生了违约。

  评级市场评级失真,又频发道德风险,不得不引起社会关注。笔者认为,解决评级市场问题,应脚踏实地,对症下药。

  首先,评级市场的寻租行为亟待解决,首当其冲是解决公司报复行为的存在(即寻求其他评级机构,减少某评级机构的市场份额)。一方面,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评级监管部门,不定期的抽查公司债的情况,若真实情况与评级机构报告有严重不符,对评级机构进行停业整顿或处罚金;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可自发组织监管机构,为债券评级机构打分,如此一来,评级机构迫于名誉和影响力的考虑也会在今后的评级及事后追踪中尽职尽责。

  其次,改善公司融资环境问题,上文分析,评级的扎堆现象源于企业债发行要求的严苛,这反应的是公司的融资问题,融资约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成长性好的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可能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解决社会资本合理分配问题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在该问题的解决上,可能放大公司债风险这种阵痛式疗法会更加有效,即让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损失的存在,继而有意识的做出决策上的改变。从源头改变资金错配问题,让资金真正流向价值企业,年初取消刚兑的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效果。

  最后,继续致力于信息公开,信用风险的产生的来源即信息不对称,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的产生也是为了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要考虑到,即使是评级机构和公司间也存在信息流动不通畅的问题,发行前逆向选择问题和发行后道德风险问题最终导致社会资本逐利热情高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针对发行公司的发行条件或许可以放开,但在信息披露上应做到更为严格,如此一来,无论是专业评级机构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可以更好的去进行选择。

  窃以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最终自身丢了信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的结果,借助“大公受罚”、整治信用市场的契机,加上年中大批MLF到期,可以真正对市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唯有经历此轮阵痛,或可做到我国信用市场真正的涅槃。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赵子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安踏就孙杨领奖服事件声明: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 生育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娃要花200万? 孙杨被中国队赞助商怒怼一天 回应亮了 年轻人的房租和老年人的孤独最优解:年轻人住养老院 恒大FF来了 但贾跃亭已经成功套现! 证券时报刊评:租房是真正的刚需 资本炒房租有点残酷 新华社透视陈杰人案:从“网络大V”到“网络害虫” 瑞智华胜涉窃取30亿条个人信息:非法牟利超千万元 胡景晖批自如抬高房租 但左晖曾说过自如是有情怀的 谁是推手?溢价采购市场15%房源 就能带动房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