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季天鹤
汇金和中投的诞生,是央行和银行资产负债分析中最复杂的案例,目前来看还没有之一,比外汇缴存人民币准备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置换不良资产、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等,都要复杂,也精彩更多。其中潜藏了扩表和缩表、资产负债和股权的形成、外汇存放的形态等操作和问题,本身非常深刻。
汇金和中投是中国举足轻重的两家机构,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其规模的庞大,准确理解两者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对实际的宏观以及流动性研究非常重要。本文试图运用现有的公开信息,回顾一下两家公司的诞生过程,来揭示人行与财政当年是如何注资银行的。
汇金的“汇”是什么形态?
汇金在2003年12月诞生,注册资本450亿美元(3724亿人民币),一下子就在200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留了个痕,表现为外汇占款的减少,以及其他资产的增加。当月,汇金就分别注资了中行和建行各225亿美元,其中对中行的出资包括196亿美元和部分黄金,看来汇金的“金”是黄金的“金”,但什么是“汇”呢?中行的年报透露了玄机。
2003年底,中行年报记载了拆放给外汇局1622.39亿元人民币。考虑到汇金注资中行发生在12月30日,而当年底中行的人民币拆放同业仅有127亿元人民币,因此这1622亿人民币应该是美元的人民币价值,而不是人民币,这和196亿美元也较接近。如果汇金给中行建行的,就是这个在外汇局的外汇存款,那么人行给汇金的外汇,应该也表现为在外汇局的存款。
除了前面提到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之外,2003年12月外汇储备减少171亿美元,而当年前几个月,每个月新增的外汇储备规模都在100-200亿美元水平。而且,当月的外汇局口径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143亿美元,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129亿美元,不太应该导致外汇储备减少171亿美元的结果。唯一的答案就是,央行把汇金对应的外汇资产从外汇储备给剥离了。
这里对汇金持有的外汇局外汇存款的处理,和央行2007年开始对银行以外汇缴存人民币准备金的处理,有一些不同之处。(参考拙作《如何辨析“藏汇于民”与“资本外逃”?》)后者的情形下,外汇被通过“其他国外资产”项目持有,即央行认为这还是自己的国外资产,但不能算自己能任意使用的外汇储备。而汇金则被看作一种国内股权资产,因此相应地,央行国外资产项目干脆就被摘掉一部分,外汇储备也就随之减少了。
除了国外资产项目之外,央行用来注资汇金的资金来源,还可能会影响到外汇资产以外的项目。比如黄金,在央行的表上长期没有变化,但央行买入黄金时,必定会对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造成影响,而为了保持平衡,央行或许会把不计入货币黄金的项目,先暂放在例如“其他资产”之类的项目里,使得注资汇金导致的“其他资产”的增幅,并没有注资规模那么大,因为有一部分已经在这个“其他资产”项目里了。
如果要总结一下,那么汇金的诞生过程如下。首先,央行在境外持有外汇资产或者在外汇局有外汇存款。然后,央行将外汇资产或外汇存款给汇金,汇金可能把外汇资产存在了外汇局。此后,汇金把这些资产给了银行,银行把资产存在了外汇局。之后,银行将资产又挪到境外,或者又存回央行。
汇金带来的几个问题
首先,人行注资汇金是不是扩了表?从银行年报反映的2003年底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因为汇金被设立之后,其在外汇局的存款规模变动,已经和央行资产负债表无关。汇金在外汇局的存款转为银行在外汇局持有,是汇金、外汇局和银行三者之间的事情。而汇金注资后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还是汇金注资之前那么多。
从黄金的角度或许更好理解这个过程。央行把黄金给了汇金,这部分黄金被谁持有和被运到哪里,都和央行没有关系。央行只知道自己持有了汇金的股权,但汇金怎么用这个黄金资产,是汇金自己的事情。汇金用黄金注资银行后,银行拿着黄金给外汇局也好,放在其他地方也罢,和央行无关,也和汇金无关。汇金知道的,就是自己持有了银行股权。
其次,中行如果将在外汇局的外汇存款回存给央行,会发生什么?这个交易会使央行重新在外汇局拥有外汇存款,而银行在央行的外币存款增加,也就是央行扩了表,不过这个扩表恐怕要叫作“被动扩表”,正如银行的“被动负债”一样。而对于外汇储备来说,参照外币缴存人民币准备金的操作来看,在外汇局的外汇存款回存央行,很可能并不影响外汇储备,而是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国外资产”项目下。
第三,如果中行将回存给央行的外汇存款结汇,会发生什么?首先,这应该就和正常情况下,银行找央行结汇一样。央行的负债侧外币存款减少,人民币存款增加,而资产侧的“其他国外资产”减少,“外汇占款”增加。其次,虽然这个过程往往被称作所谓“二次结汇”,但“二次结汇”只是把外汇变为人民币,本身并不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非常了解这一点,因此经常着重强调外汇资产的境外使用,因为一旦回存央行就会扩表,一旦结汇就是增发基础货币。
“二次结汇”和一般的流动性操作
“二次结汇”这个操作可以有多种理解,特别是考虑到与之相似的几种操作。既然有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那么可不可以有外汇资产抵押再贷款?既然有债券抵押的逆回购,可不可以有外汇抵押的逆回购?对银行来说,上面提到的抵押再贷款和抵押逆回购,和找央行结汇的有区别也有联系。
结汇中,银行外汇资产减少,人民币资产增加,总资产不变。而在前面虚拟的外汇抵押再贷款和外汇抵押逆回购中,银行依然持有外汇资产,但多了对央行的负债,以及在央行的存款,总资产扩大。但对于央行而言,此处的外汇是抵押品,本身不能使用,所以央行就是单纯的放贷扩表,和一般的再贷款和逆回购只是抵押品不同,创造流动性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扩表。
从信贷抵押再贷款和债券抵押逆回购,到外汇抵押再贷款和外汇抵押逆回购,我们就能看出,“二次结汇”的扩表,一是前面提到的回存,二是要求这里的“结汇”是用央行之前给出的资产。如果是国外来了一箱美元纸币,存到央行换人民币,那么就是正常的结汇,没必要称其为“二次”了。
如果在汇金的例子里,真的发生了“二次结汇”,我们可以一眼看穿交易的本质。看上去,央行注资汇金,汇金注资银行,银行找央行结汇,钱在流动。但如果我们把汇金拿开,便可以看出,央行采取的乃是一种扩表股权投资,即通过扩大负债侧的人民币准备金让银行持有,同时资产侧增加了银行的股权,而不光央行资产扩大,银行的资产也扩大了。
我们还可以假设另一个过程:央行对中行建行进行人民币股权投资3724亿,使央行资产侧多了对银行股权,负债侧多了银行在央行存款。这时,央行又要求银行用新增的在央行人民币存款购买外汇,于是央行国外资产少了,刚增加的银行在央行存款也没了。如果央行又用两家银行的股权,作为新设立的汇金公司的出资,然后要求中行建行和汇金在上述3724亿元的股权上全部用美元计价,那么最后我们看到的就和真实发生的汇金注资一样,但大家都看得出央行是创造了3724亿进行注资。
汇金注资的银行有没有找央行“二次结汇”呢?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一过程被夹杂在太多央行结汇的业务里。从年报中看,注资银行还是用汇金注资的外汇在境外做业务的,应该不会尽数找央行结汇。而“二次结汇”即使有,和总体的外汇流入相比规模也较小,何况与央行其他的流动性操作比起来,性质上也其实并无特殊之处。
中投诞生前传:2700亿特别国债
中投诞生在2007年,但其渊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那时候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中国银行业有很多坏帐。国家做了很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坏帐减计会导致净资产由正转负,变成一个窟窿。填窟窿的一个办法,就是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给四大行,而四大行认购后,财政部用所得款项注资四大行,从而充实了资本,填上了窟窿。
这个交易名义上需要央行配合,即银行在央行备付金先转移到国库,作为国债认购款,然后财政部把这笔钱又挪回银行,作为出资。当时央行还出了个文件,表示可以提供再贷款支持。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财政部的出资,就是通过扩表的方式入股。前面的央行配合和备付金转移未必真的发生了。财政部自己印好了债券,派四辆车送给四家银行,注资恐怕就OK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人民银行通过汇金注资的时候,总说汇金在用“真金白银”注资,因为央行是拿出了自己的外汇资产,而财政部则是扩表发债,不是转移资产入股,而是发行负债入股。但前面也提到了,如果银行拿到外汇之后又回存到央行,央行的外汇储备就又补齐了,银行得到的,也不过是央行债务,即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但是,财政的扩表发债入股,和银行回存央行后的扩表发准备金存款入股,还有个重大的区别。债券没有提前返售条款,银行拿着国债,到期前什么也得不到。但银行拿着在央行存款,可以找央行购汇,央行的负债和央行的资产还存在着联系,正如储户可以用银行存款兑取纸币一样。不过如果央行表示,银行不能用在央行的存款换任何央行资产,那么央行和财政的操作差异就更小一些。
财政部发债注资的操作很容易产生误解,比如描述国有银行改革的神作《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与脆弱的金融基础》中,作者认为“财政部将2700亿元人民币从储户和企业名下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银行的资本金中”。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作者没能理解财政部当时在创造着国债资产,这2700亿和储户和企业完全没关系。这里的国债不是用来补充食物的鼻饲管,它就是食物本身。
财政部用国债入股补窟窿,满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而央行也在1998年降低了准备金率,银行此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足够的超额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不过没想到,四大行没过几年又搞了一堆坏账出来,让财政部的投资打了水漂。比如2004年底的建行股东,分别是汇金、建银、国家电网、宝钢和长江电力,没有财政部的影子了。
中投的诞生:1.55万亿特别国债
财政发行了2700亿特别国债之后,又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组建中投。上述特别国债一部分发行给商业银行,另一部分1.35万亿通过农行发行给央行。其中6000亿是8月发行10年期,利率4.3%,7500亿是12月发行15年期,利率4.45%。两次发行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对政府债权”一项都有记载。
上述交易在一般的叙述中,便是财政发债,农行买债,财政拿到钱找央行买外汇,而央行拿财政给的钱从农行买债。但事实上,新闻报道提到,农行一买入国债,便被央行买走,而这个时候钱刚被财政圈走,央行哪里来的钱用来买农行的国债呢?所以真正发生的情节,并不同于一般叙述那样简单,不过下面两段纯粹是过程的推导,读者可以直接跳过。
首先,财政定向给农行发债,但农行未必有6000亿的在央行存款,因此可能先要有个临时的央行再贷款,使央行资产负债各增6000亿,分别是对农行贷款和农行在央行存款;而农行资产负债也增加6000亿,分别是对央行负债和在央行存款。然后农行买债,在央行存款减少6000亿,债券资产增加6000亿;而国家资产负债双增,分别是在央行国库存款增加6000亿,以及债券发行6000亿。
下面,央行再扩表购买国债,方法是资产侧增加6000亿国债,负债侧增加农行在央行存款6000亿,而农行多了6000亿在央行存款,少了6000亿国债。此时农行可以归还再贷款,使自己在央行存款和对央行负债各减少6000亿,而央行的再贷款资产和农行在央行存款负债也减少6000亿。然后,财政用国库存款找央行购买外汇资产,使央行外汇资产和国库存款负债各减少6000亿,而财政则是减少6000亿国库存款,增加6000亿外汇资产。
上述交易伴随着频繁的扩表缩表,远非简单的钱的过手,普通的表述完全扭曲了交易的过程。但本质上,这个交易和财政部发国债当股东类似,只是这次换到的不是央行的所有者权益,而是央行的外汇资产。整个交易可简化为财政部通过发债,一手交债,一手拿外汇。这其实和央行在结汇时,一手给银行人民币准备金,一手拿外汇是类似的。财政部和央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负债就是别人的资产,凭空创造负债就是凭空创造资产。
发债换资产的手法,在银行改革中普遍被用来置换坏账,这方面的主力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他们发了很多自己的债券用来换银行的坏账,100亿的资本金能支持上千亿的债券发行,这当然是因为财政部和央行的支持。而央行也有时参加进来,发行一些特别央票来置换资产,有时候也通过给AMC再贷款的方式让AMC去购买。需要注意,AMC的各类操作也不是新闻报道那样钱的转手,里面也藏着很多扩表缩表的动作,本文不展开讨论了。不过换一个思路来看,发债置换资产其实就是资产证券化。银行把资产打包给AMC,而AMC用这些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发抵押债券。只不过这些抵押债券又全都被银行持有,因此造成了AMC扩表发债,用自己的债来置换不良贷款的效果。同理,财政部用自己的债来置换央行外汇和汇金,恐怕特别国债要被叫作“外汇资产抵押债券”了,事实上也差不多如此,从新闻报道来看,当时的楼总曾经说每天醒来都有几个亿的利息要还,看来特别国债简直就是个ABS。
中投购买汇金
上述1.55万亿元特别国债换了2000亿美元,全都是中投的资本金。2008年底的中投年报显示,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为1710亿美元,而这部分主要对应了汇金的权益。通过汇金的资产负债表倒推,2007年底汇金自身的净资产估值应该约为1300亿美元。而2007年12月,我们看到央行的其他资产减少了4881亿,而这更接近于2007年底,汇金卖给中投后,新的实收资本670亿美元(5521亿人民币),而不是1300亿美元。
而且,央行多了1.55万亿债券资产,为了资产负债的平衡,央行要么相应增加1.55万亿负债,要么相应减少1.55万亿别的资产。可能的情况是,财政部一方面换到了几百亿美元外汇,不然的话汇金也没有200亿美元能够注资国开行了。另一方面,财政部又买了整个汇金。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央行可能是通过多个统计口径持有的汇金。一部分是在“其他资产”里,大概670亿美元水平。而另一部分,可能对应了“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的项目,这一项目在当年8月和12月都出现了锐减,恰好和特别国债的发行重合。这或许和央行在汇金的权益如何计算有关,即一部分看作是“其他资产”中的股权,另一部分看作是对汇金的某种债权,不过这都只是推测了。
无论如何划分,央行出售汇金都不影响央行的负债侧,即不影响银行在央行的资产。但此前汇金的增值,需要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来平衡。如果央行把汇金带来的增值全都上缴给了财政,财政又给支出了,那么央行其实是在发行了新的基础货币。当然,如果央行创造一个盈余公积类的项目,把对应增值部分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放在单独的科目里,就不会有这样的流动性被动创造了。
后记
汇金和中投的诞生,是央行和银行资产负债分析中最复杂的案例,目前来看还没有之一,比外汇缴存人民币准备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置换不良资产、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等,都要复杂,也精彩更多。其中潜藏了扩表和缩表、资产负债和股权的形成、外汇存放的形态等操作和问题,本身非常深刻。作者资历浅薄,没有亲身经历那个时代,对细节的了解有限,但对已有的框架手法已经叹为观止。
财政和央行的扩表注资方式,使中国的货币量虚高。注资银行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银行存款转变为银行股权的过程,无论这笔存款是财政通过征税从纳税人的银行存款里征来的,还是企业和储户乃至外国人认购形成的,都应该造成银行存款的减少。如果银行放贷创造了很多存款,但贷款收不回来形成坏账,而贷款人贷到的存款已经支出,所有权已经转移,怎么办?
银行无法自己选择负债扣除,便只能在减计坏账资产的同时减计所有者权益。而银行补充所有者权益,应该是通过公开募股,让对应坏账那样多的存款消失掉变成股权,这样的操作前后,银行存款乃至货币量是不变的。但银行改革中,国家并没有让企业和个人为银行买单。无论是央行还是财政,都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想办法,而并没有强迫企业和个人出钱,所以坏账创造的存款就依然留下了。
当然,会有人说外汇储备不注资银行可以干别的,财政发国债不注资银行可以干别的,注资就是对社会的掠夺。但银行的资本金总要充实,任务是要完成的,而完成总是有代价的。不可能大家都不出钱,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自动OK了。何况,企业找银行要“包饺子贷款”的时候,有想过这笔钱是谁在出,自己的饺子是由谁买单么?
或许又会有人说,财政凭空就能创造成千上万亿的负债用来注资银行,那银行就不用担心坏账的问题了,资本出了窟窿就让国家发债注资好了。央行也能凭空创造成千上万亿的负债,那银行出了问题让央行注资就行了。这种观点,忽视了金融之外还有实体经济的分析。尽管金融上银行永远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满足资本充足率,但整天发生坏账还不停创造存款的银行,必将导致通货膨胀以及不平等:谁能贷款后拿着存款成功跑路,谁就是富翁。
同时我们看到,国有银行当时面临的问题,并不只是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亏钱的背后肯定是一些实际的原因,而不只是财务的原因。很多诸如制度、产权关系、金融技术等等问题,才是当时银行不能挣钱、总有坏账的原因。财政已经不惜负债来补充银行资本了,最后还是大亏一场,也说明这一问题。
此外,这种观点还忽视了另外一点。天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必须看到,发行负债的方式必将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准备金率的下降。在财政的角度看,就是其在央行的存款与整个国债余额比变小了,而从央行的角度看来,就是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和央行债务的比例变小了。或许财政部不能发新债偿旧债了,还可以通过央行的支持来避免债券违约,但央行维持汇率的能力削弱,并不是财政能轻松补充的。
不过没有了财政和央行,银行依然有捷径可循。完全可以想象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前者给后者放同业拆借,而后者向前者注资,相当于银行放贷给自己注资,而保险公司的负债率尽管增加(或者说准备金率尽管降低),也还在可控的范围,说不定这笔贷款利率可以很低。但还是争取让投资者用自己的钱来说话吧。希望当年央行和财政部亲自主演的注资大戏不再上演,而是定格在那个年代,成为永远的例题,而不是反复做的习题。
本文发于2015年11月
(本文作者介绍: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中国利率汇率策略师)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