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马亮
目前多数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所以只有驾驶员可以负责安保。但是,仅凭驾驶员“一心二用”地去靠眼力辨别危险分子和危险物品,往往很难真正确保乘客安全。北京市的公交车都配有专职安全员,但如此高昂的安保成本可能是其他城市无法效仿的奢侈之举。
最近,四川省乐山市发生一起公交车爆炸事件,造成15人受伤。据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身受重伤,此前有吸毒和盗窃等犯罪前科。所幸此次事件并无人员死亡,但此类公共交通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却仍然值得有关部门省思和改善。
如果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发生的公交车起火爆炸事件,可以发现夏季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高发期。一方面,夏季温度太高,公交车容易发生自燃等故障并导致起火爆炸。特别是一些老旧公交车,往往会在夏季多发起火爆炸事故。另一方面,夏季过高的温度也会令人焦躁易怒,极易发生纠纷冲突乃至暴力事件。大量研究表明,在温度高的情况下人类会倾向于发怒和产生暴力倾向。所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导致的冲突和暴力事件,往往被视为危险的信号。因此,加强夏季公交车的安全管理,就成为公共交通安全的重中之重。试想,如果事故频仍,人们不敢乘坐公交车,那么势必会对公共交通系统导致难以挽回的影响。
与地铁的严密安检相比,公交车往往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目前多数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所以只有驾驶员可以负责安保。但是,仅凭驾驶员“一心二用”地去靠眼力辨别危险分子和危险物品,往往很难真正确保乘客安全。北京市的公交车都配有专职安全员,但如此高昂的安保成本可能是其他城市无法效仿的奢侈之举。当然,采取类似于地铁那样的安检措施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如何让我们乘坐的公交车更加安全呢?笔者以为,如下三点可能是值得考虑的。
首先,加强乘客的参与,使乘客成为风险识别和预警的第一道防线。乘客的安全不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乘客自身的义务。作为负有社会责任的乘客,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交通安全协管。交通管理部门应该鼓励乘客参与预警和监督,遇到可疑危险物品和可疑人就应该勇于挺身而出,通过报警和提示等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比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公交车内和站台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提示语音,让乘客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乘客成为“低头族”。乘客们一上车就低头,人人抱着一个手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可能大难来临也没有任何知觉。在这方面,要特别提醒“低头族”,避免与狼邻座而不得知。类似于环保、城管等领域的“随手拍”,公共交通部门也可以鼓励类似的行为,推动乘客参与到公共交通安全维护之中,并享受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与驾驶员的一双眼相比,几十上百个乘客的无数双眼,可以为公共交通安全织就一张牢不可摧的安全网。所以,在公共交通安全领域,同样需要众筹众创,使乘客参与到安全维护的队伍之中,同交通管理避免通力合作。
其次,要加强公共交通数据采集,为预警和危机应对提供数据支撑。在公交车起火和爆炸事故发生时,车辆的准确位置在哪里?车上有多少人?多少人是本地人?多少人是游客?多少人刚上车?多少人是老人和儿童?这些数据如果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就会为营救和救援提供宝贵时间,并使应急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想让交通管理和应急管理部门能够掌握这些数据,就需要让公交车成为智能终端,能够实时采集海量数据。在这方面,公共交通工具并不需要安装多么先进昂贵的设备,而是需要在公交卡上下文章。比如,大力推动公交卡的使用,通过折扣、积分等优惠和增值服务,使其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乘客。当95%以上的乘客都使用公交卡时,据此获取的数据和掌握的信息,就足以辅助交通管理避免研判情势和及时响应。与此同时,在乘客上下车时都要求刷卡,记录和积累刷卡记录数据,并将其汇聚和匹配,为研判公共交通安全状况提供第一手的准确可靠数据。因为只有上下车的刷卡记录同时都有,才可以计算车内有多少人,多少人是使用老年人和学生优惠卡的。
最后,要加强乘客自救方面的培训和演习,使乘客具备自救本领,在遇到类似事故时可以快速撤离并确保安全。此次事件发生后,许多乘客都安全有序撤离,避免导致二次伤亡事故发生,是值得肯定的。用人单位和学校都应开展公共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疏散演练,使越来越多的人具备自救能力,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沉着应对并正确自救。当安全事故在所难免时,乘客自身的自救能力越强,事故损失就会越低。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