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拓:资管新规是一种必然

2018年06月05日07:29    作者:高拓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高拓

  资管新规作为顶层设计也要落地,金融强监管的大时代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最直接影响是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提高。

高拓:资管新规是一种必然高拓:资管新规是一种必然

  行长的语重心长

  “金融的开放绝不意味着国门大开、一放了之”。

  “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要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发生,如果你看到一个投资机会,告诉你又保本,又有两位数的收益,你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问一问,它投什么项目才能有这样的结果”。

  很难想象,以上两段话都出自一位央行行长之口——易纲同时扮演顶层设计师与国民理财师,讲述的都是资管新规满月、“破刚兑”预期落实背景下的大实话。而借鉴日本金融开放的“择时”教训(详见《金融改革也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文),坚定完成顶层设计既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更有其背后来自金融周期的不可抗力。

  金融周期下行——强监管是必然

  经济运行中,周期的力量无处不在:除了以基钦周期(3年左右,衡量存货)与朱格拉周期(8-10年,衡量设备投资)为代表的短、中经济周期之外,根据BIS(国际清算银行)2012年的研究,通过房地产价格、实际信贷增长以及信贷/GDP缺口三项主要指标拟合的金融周期同样不可忽视。

  金融周期一般长约20年,其中可以嵌套多个经济周期,其波长与波幅也比短、中经济周期更为深远。2008-2017年期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繁荣使得加杠杆成为常规动作——十年信贷狂飙之后,当下中国已悄然来到本轮金融周期的顶点。

  数据来源:BIS, Wind, 创见研究院

  “上山容易下山难”,如同任何一个行业的衰退期都伴随企业数量骤减,金融周期趋于下行时,若繁荣期积累的问题处理不当,将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出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与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典型代表。因此,监管整肃、吐故纳新,等待市场内部出清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周期下行的共识,“金融去杠杆”的概念由此而来。

  从2008-2012年的初具雏形,到2012-2015年的野蛮扩张,再到2015-2017年的踌躇彷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在我国金融周期上升期乘势而起,享受了十年高速增长。但期间,披着“通道”外衣的影子银行业务大肆扩张,在为我国金融不断注入资本与活力的同时,累积了前所未有的泡沫与系统性风险。

  这也直观体现在中国金融业占GDP的畸高比重中——底子薄、历史短的中国金融业对国计民生的贡献甩开日、德不说,更超越了以金融为立国之本的美国。而看似繁荣的表象下,以“通道业务”为代表的金融泡沫化、资金空转化愈演愈烈,金融的初心从服务实体经济逐渐偏离,中国版的“too big to fail”似乎已离我们不远。

  数据来源:Wind, 创见研究院

  好在一个月前《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刚兑”才被正式打破。新规也规定了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为过渡期,为各大金融机构整改转型留出了足够缓冲,这也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从踌躇彷徨正式迈入强监管时代。

  一向严苛的国际评级机构也为此提供了佐证:穆迪中国影子银行指数显示,2017年末,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增速仅为1.7%,与此前相比几乎停滞,全年名义GDP增速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影子银行资产增速,由2016年底开始的金融去杠杆已初现成效。

  “冬至一阳生”,赤壁之战时,曹操知天时却无警惕,中连环计而满盘皆输。如今金融周期见顶昭告隆冬将至,资管新规就是要斩断通道业务连成的“铁索船”,降低金融系统内系统性、关联性风险。今年以来“违约”事件的屡屡出现,也说明了市场对单一非系统风险的容忍度必将逐渐适应与提高——金融周期向下的不可抗力叠加我国金融业亟待降温的畸形繁荣,决定了资管新规无论从经济规律还是现实导向来看都是大势所趋,资管行业对即将来临的大洗牌力度不能再抱有幻想。

  机构回归本源,个人擦亮双眼

  从机构角度而言,资管新规将带来三大“回归”:

  首先在格局上,资管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理念本源将迎来回归,“纯粹”将比“规模”更有用;其次在服务对象上,通道业务强监管成必然,影子银行无处遁形,资金将进一步脱虚入实,回归实体经济;最后在行业标准上,具有主动管理能力的公募、私募将受益于崭新的行业生态、强势回归,而以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通道业务为主的机构将经历转型阵痛。

  资管新规作为顶层设计也要落地,金融强监管的大时代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最直接影响是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提高,而更为根本的,是易纲行长对 “收益自享,风险自担,加强风险意识”的强调——打破刚兑与净值化背景下,理财产品“包赚不赔”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个人投资者必须树立“本金理念”,对底层资产擦亮双眼,才能看好自己的钱袋子。相应的,财富管理行业对于风险合规的要求将前所未有地提高,专业而接地气的研究与投资者教育也将迎来需求井喷。

  “金融服务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越有效、越精准,越适合消费者需求越好”——资管新规的出台,并非要将资管行业禁锢化、复杂化,而是要将过去十年繁荣期积累的问题集中肃清,为资管行业卸下重担,为金融业回归初心,也是在为金融开放准备必要顶层设计的同时,展开新一轮全民风险意识教育。

  (本文作者介绍:淳石资本研究部负责人,创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资管 金融 易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手撕范冰冰 崔永元曝明星大腕动辄逃税千万 谁来查? 崔永元爆料范冰冰涉偷漏税 无锡地税已介入调查此案! 中国烟草总公司1年利润破万亿 直接挑战4大行+二桶油 知事专访崔永元:5日约见税务部门面交材料! 检察日报:爆料者有义务把材料拿出来配合税务调查 崔永元复仇记:明星导演作家都得听法律的 范冰冰无锡公司纳税数据曝光:收入3500万但纳税0元 华谊新片主演范冰冰因税务问题被无锡地税稽查 无锡地税调查范冰冰巨额逃税 若真的她将受何种惩罚 人民日报:不能让“阴阳合同”沦为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