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宝能?刘姝威有些操之过急!

2018年01月31日08:54    作者:姜伯静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宝能还没有意向,外界也没有急于接手的对象,而万科A的股价正处于高位,当下没有任何把宝能赶出万科的条件。

赶走宝能?刘姝威有些操之过急!赶走宝能?刘姝威有些操之过急!

  万科宫斗尘埃落定很久之后,万科一直风平浪静。我们一度以为,万科可以很安静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万科又有了新的争斗迹象。

  日前,万科独董刘姝威在其微信公号发表《给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的信》。该信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九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的10.34%,九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均为2倍,其中,七个资产管理计划已经于2017年11月和12月到期。”为了“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刘姝威“请求证监会命令钜盛华已经到期的七个资产管理计划立即清盘,不得续期。”

  很显然,刘姝威以“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名义,“逼宫”了。

  对于刘姝威这个名字,我们都非常熟悉。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她一度和乐视的名字频频联系在一起。不过,虽然勇战乐视,但她给人的印象远不如当初的“蓝田之战”深刻。而她的这次发声,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就当我们以为,刘姝威发难之后,宝能撤离万科真的要处于倒计时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宝能很顽强的反击了。

  1月30日,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根据本公司与各相关方签署的原《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等相关文件,本公司作为委托人的七个资管计划已于2017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到期。经过与相关方充分沟通协商,各方已就本公司作为委托人的九个资管计划分别签署了补充协议,就延长前述资管计划清算期相关事项做出了约定。前述行为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原来,钜盛华与九个资管计划有了新的补充协议,并且自称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这样一来,刘姝威就有些尴尬了;自己,是不是有些“后知后觉”?

  不过,1月31日早间,刘姝威再次发布文章回击,质疑宝能与资管计划补充协议的不透明性及合法性。刘姝威质问:“‘相关方’是谁?没有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谁有权力‘延长前述资管计划清算期’?这些行为符合哪些法律法规和规定?为什么没有依法公告“延长前述资管计划清算期”?甚至连万科管理层都不知道,直到《给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的信》公开发表后才被迫透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并且,刘姝威直斥宝能,“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强大攻势下,还敢用高杠杆资金进入金融市场!”

  一波三折,相信后续还会有发展。虽然最终结果还有待时日,但刘姝威将宝能从万科赶走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

  不过,仔细看一看,现在就想赶走宝能,刘姝威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呢!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为何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分析多个因素。

  第一,于法,如果钜盛华的补充协议不违法,那没有什么理由让宝能部分的退出,更不用说全部退出。

  国人讲究于情于理于法,那么,我们看看“于法”。

  如果没有钜盛华的澄清公告,钜盛华基本上是要退出的。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的很明确,不符合数项规定的资产管理计划,“合同到期前不得提高杠杆倍数,不得新增优先级份额净申购规模,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而这数项规定中,有几项恰恰圈住了钜盛华。关于这几项,举几个例子。

  《指导意见》第四条规定不得存在的情形有,“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1 倍,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3倍,其他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2倍”;“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40%,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一对多’)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 200%。”

  如果没有钜盛华的公告,钜盛华退出几成定局。

  但是,钜盛华公告声称,已经与九个资管计划分别签署了补充协议。按照钜盛华的说法,补充协议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这样的话,没有什么理由让宝能部分的退出,更不用说全部退出。

  刘姝威质疑补充协议的合法性,质疑的没错;可是,已经吃过苦头的宝能,敢随便拿法律开玩笑吗?

  现在的关键,就是看钜盛华的“补充协议”是否合法了。

  第二,于理,宝能真的伤害中小投资者了吗?

  前面说的是于法,再说于理。

  刘姝威声称,为了“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这个口号,的确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是,宝能真的伤害中小投资者了吗?

  宝能以野蛮人的身份进入万科,虽然被相关部门批评,但是,仅从其对万科A股价的影响看,还是对万科股价的上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如今,万科A的股价已经在35元以上,一度超过40元。

  而相反,刘姝威的信发布后,1月30日,万科股价下降不少。当日,万科A报收36.36元,下跌5.73%,市值跟1月29日相比蒸发了近244亿元。

  那么,于理的话,宝能真的伤害中小投资者了吗?

  第三,宝能大规模套现,才可能是真的伤害中小投资者。

  这一点很简单。

  什么是真的伤害中小投资者?在我看来,如果宝能大规模抛售,造成市场恐慌,甚至造成万科A股价大幅下跌的话,那才是对中小投资者最大的伤害。

  第四,宝能现在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宝能,如今的形象已经不是野蛮人了。在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后,宝能已经悄然转身,成为新能源汽车实业的拓荒者了。

  从之前的信息看,宝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投下重金。2017年年底,宝能集团总投资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广州开发区动工。2018年月,宝能集团以66.3亿元收购观致51%股份,控股观致。对观致汽车的增持,更能显示出宝能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此时此刻,对于万科这个“旧爱”,宝能现在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按照万科A的股价走向、万科的业绩,如果不是非常缺钱,宝能应该不会放弃万科A股份的。毕竟,这是一头“大奶牛”。当然,摊子铺的那么大,一旦资金难以为继,宝能还是会选择卖掉万科A股票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但是,时机可能并未到来。

  目前,谁又能猜透宝能的真实想法呢?

  如果猜不透宝能的真实想法,外界再努力也是徒劳。

  第五,刘姝威应该从长计议。

  刘姝威此举之后,看一些论坛的留言,对刘姝威持否认态度的居多。

  做为独立董事,刘姝威“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目的,无可厚非,非常正确。

  不过,如果真的是为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考虑,那么,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第六,刘姝威可能会弄巧成拙。

  不管刘姝威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这一招棋不是很高明。

  前面提到过,1月30日,万科A股价下跌,不管这是不是刘姝威的原因,但对其印象有负面影响是肯定的。

  而钜盛华的反击,若是让自己巩固了在万科的地位,我想这应该不是刘姝威想看到的。

  刘姝威的再反击,以及之后宝能与刘姝威的你来我往,会给万科A股价造成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如果造成股价震荡,这,岂不是弄巧成拙?

  而宝能若是在万科A股价高位减持,更是大赚一笔,也不见得吃亏。所以,刘姝威的出发点让我困惑。

  第七,目前还没有急于接手宝能股份的对象出现。

  万科宝能之争之所以能够完满解决,除了监管部门的压力,深铁以及背后的国资背景急于入主万科是最主要的推手。

  但现在,急于接手宝能股份的对象还没有出现。

  在万科董事会内部,深铁以及万科管理层早已经大获全胜,完全掌握了话语权,宝能没有任何威胁。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把宝能赶走的必须选项。

  最可能的接手对象,深圳国资委或者说是深铁会不会急于接手,至少到目前还没有迹象。而外部资本,谁会来趟这潭刚安静下来的浑水呢?

  从以上七点看,宝能还没有意向,外界也没有急于接手的对象,而万科A的股价正处于高位,当下没有任何把宝能赶出万科的条件。都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无一具备,刘姝威想赶走宝能,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呢?除非,刘姝威能够找出宝能在法律方面致命的漏洞。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万科 宝能 投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一个中国女人捐了15亿美元!国外炸了国内却无人知 美国中产羞于承认“吃不饱” 刘士余领衔金融街19号:保护1.3亿投资者 获更多掌声 港媒称中国应鼓励生育:直接发放补贴或给父母减税 万科独董刘姝威请求刘士余命令钜盛华清盘7资管计划 女子坐滴滴55分钟绕回家门口误航班 司机:不关我事 收评:两市受挫沪指失守3500跌0.99% 周期股集体回调 种10亩高粱挣不到1瓶茅台钱?茅台反驳压制农民传闻 美国最大运营商放弃销售华为手机:理由是政治压力 上海迪士尼收天价插队费? 全球各乐园均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