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王剑
整体与个体的差别,是我们在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比如以前宏观调控,货币紧缩时,很多企业资金紧张导致违约,就有声音开始质疑宏观调控。可当我们从微观视角去认识一下那些倒闭的企业,看它们此前的负债水平,心里不禁觉得,这倒闭起来真的没啥冤枉的。
而当每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时,人们又会惊奇地发现,危机前的癫狂时刻,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依然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并不是它们干了什么违法勾当才导致金融危机。
这就是金融监管上一直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
PART 1
什么是宏观审慎
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
一个连队每一个士兵身体状况都不错,都符合作战要求,但作为总和的连队是否符合作战要求,恐怕还不好说。
再比如,一大堆游客都去一个景点看风景,每个人都是正常买票进入,但可能会不知不觉超过景区的承载能力。
生活中的这些浅显的认知,放到金融体系也是类似的。从历次金融危机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每一家微观经营机构的经营稳健(比如满足所有微观监管指标,也没做坏事),并不一定代表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很多金融危机发生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过度信贷。“过度”二字衡量的是,所有金融机构投放的信贷,已远远超越了本经济体正常的融资需求,于是过剩资金吹大了泡沫。但问题是,每一家单独的金融机构可能没办法关注到全行业的事情,它只关心,自己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业绩。
于是,这个“过度”只能由一个全国性的主管部门去关心,并及时介入干预。要不然,众多微观主体的加总,必然是带来更大的顺周期性,也就是助推了周期性。
比如,经济很好时,企业自己也对未来过度乐观(当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不会意识到自己过度乐观了),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大量放贷,甚至为了抢客户而降低贷款标准(因为行长们觉得经济这么好,不用抵押)。银行盈利良好,大量利润转增资本(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希望你分红,而是把赚的钱拿去继续赚钱),于是资本金变雄厚,未来的放贷能力进一步提升。于是,经济被进一步推至过热。而经济下行期则刚好相反,企业经营不佳,银行不敢放贷,于是导致经济雪上加霜。
而上述整个过程中,银行的行为不但满足所有监管标准,也合乎商业化、市场化原则,因此也是理性、审慎的。但它们整体表现出来的,是对宏观经济的“助涨杀跌”效果。
金融业的顺周期性是饱受质疑的一点,也是导致历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宏观审慎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它最早在1970年代末便有讨论,并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不断被强调,最后成为一国货币当局的重点工作内容。现在大部分国家,由金融监管部门实施具体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即“双峰”),而由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即“双支柱”)。
所以,银行在存在明显存差(存款增长显著超过贷款增长)时,将多余资金用于债券投资,是非常正常的业务操作。甚至可以说,如果管理层不这么操作,才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但是,如果大量的银行一起做这个事情时,就会遇到上面讲的宏观审慎问题,加重债券市场的周期性。
PART 2
宏观审慎怎么管
由于出现宏观风险积累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微观金融机构都是合法合规经营,它们并没有违反什么,所以很难出台一个规定,就不允许它们做这些业务。
于是,政策当局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方法,是赋予它一个权力,对日常实施的一些监管指标,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参数调节。
比如,银行的资本管理是导致其顺周期的主要根源。当经济很好时,银行盈利很好,利润留存资本,资本金更大,于是它们可以投放更多信贷,最终对已经很好的宏观经济火上浇油。此时,政策当局可以在资本充足率管理上设置一个“附加”(一般称逆周期资本附加),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是金融监管部门设置的最低比率加上这个附加。当经济好到一定程度之时,这个附加的值可以提高,于是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就更高了,以便扼制其未来放贷能力,防止经济过热。同样,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可降低这个附加。
同样,其他监管指标都可以参照设置。比如,另外一个导致周期性的指标是不良率:银行在经济不好时,资产质量恶化,不良率提升,于是银行更不敢放贷了,经济雪上加霜。可行的办法就是有关部门考核银行员工资产质量时,经济差时弱化考核,提升不良容忍度。
当然,过去还有更加简单粗暴的监管方式:合意信贷额度。当经济过热时,政策当局直接给每家银行制定一个贷款投放上限,不准超过(不给附加,直接给数……)。
因此,对于银行在出现明显存差,大量资金用于配置债券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流动性监管指标设置类似的逆周期附加。当然,如果所有业务都事无巨细的添加附加,那全部监管指标就过于庞杂,眼花缭乱,监管成本过高,因此有些细项业务一般就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灵活处理了。
当然,这一管理手段的实施,要赋予政策当局一定的“主观裁量权”,就是经济或市场热到什么程度,得出手干预,调整那个附加了?现代中央银行学认为,相对独立的主观裁量权一般要和透明度匹配,就是国家赋予了它这一权力,那么它也需要通过市场沟通或信息披露,充分解释它这么做的考虑是什么。
PART 3
题外话:为何理财要打破刚兑
个体与整体的差异,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理财产品的刚兑问题。同样由于整体系统和微观主体的感受是来自不同角度,因此曾经有人不解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银行愿意发刚兑的理财产品,愿意给老百姓4%的收益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为什么就不让这么做?
如果从微观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这个事只能从偏宏观一点的视角去理解。
众所周知,银行存款是刚兑的,只要银行不倒闭,储户存银行的钱,银行将其用于贷款投放,即使贷款出问题,那么银行还是会按约定的本息偿付存款。也就是说,贷款如果出问题,这损失由银行承担,不由储户承担。
但银行承担中间的损失,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它得承担得起。如果证明你承担得起?出资本金。于是有了资本管理,每放100元贷款,银行股东必须出8元资本金(最早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于是,银行贷款如果损失了,只要损失不超过8%(监管认识这样的情况不常见),那么银行资本就能覆盖这个损失,存款无忧。
但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同于表内业务,是没有资本管理要求的,如果理财投资亏损,银行是没有办法保证肯定能弥补损失并给客户按约定支付本益的。所以这时候,就不允许银行向理财客户承诺收益,投资损益由客户自行承担。这就是打破刚兑,客户自行承担风险。
但如果理财投资出现亏损,银行愿意用自己的资本金去覆盖呢?此时,就会面临这样的监管难题:假设某银行有100元贷款,20元理财,并有8元资本金用来应付贷款可能面临的风险,现在这8元资本金还需要应对10元理财可能的风险,那么它就不满足8%的监管要求了。那么你就得按120元的资产准备金,也就是9.6元。也就是说,如果实在不想打破刚兑,就得“理财回表”。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