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以善本信托助企财富升维

2024年01月04日12:52    作者:中国金融杂志  

  意见领袖 | 陆建强

  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突出金融功能第一性的作用,使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和均衡,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也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道路的显著区别。浙商银行立足金融服务功能第一性,提出“善本金融”的发展理念,从社会价值视角推动金融范式变革。善本信托是这一范式下的实践创新,其核心要义是推广企业家自主可感知的慈善模式,探索金融助力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促进财富升维的路径。

  善本金融坚持服务功能第一性,从社会价值重塑金融逻辑,形成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

  当前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价值迷失、资本无序和社会失范三个方面。价值迷失,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上;资本无序,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资本控制上;社会失范,主要表现在两极分化、社会撕裂上。这些现实困境也体现了西方金融理论解释力不足的思想困境。善本金融重新确立现代金融的定位、本质内涵和社会价值,有助于突破西方现代化的困境,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金融回归本源、确立服务功能第一性是善本金融的学理基础,也是突破“价值迷失困境”的出发点。金融有两重性,有营利性也有功能性,善本金融的理论基石是功能第一性、营利第二性。这与近期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提出的金融应“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坚持功能性是第一位的”理念高度契合。而自18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一直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这种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公设”,使得工具理性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逐渐确立主导性地位,价值理性被忽视。具体到金融领域,就是过于重视营利性,忽视了功能性,只强调对财富的追求,从而造就了私欲膨胀、极端利己的西方金融文化。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美国普通大众对金融资本不满的集中表现。物质和金钱从手段变成目的本身,人的尊严与价值迷失,使西方现代化陷入“价值迷失困境”。善本金融坚持金融服务功能第一性、营利性第二性,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从社会价值视角突破了“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时代局限,对西方金融文化中过度重视物质追求、忽视社会和谐进步的缺陷形成了很好的弥补。

  以“善本”原则导正金融放大功能是善本金融的根本遵循,也是突破“资本无序困境”的关键点。资本对于实现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资本的扩张性和放大性决定了资本主导的现代化具有破坏性。在一些西方国家,金融资本暴露出明显的垄断性、掠夺性和脆弱性,金融资本无序扩张与脱离于经济大循环的金融自循环,导致真实的经济运行被“架空”,加剧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从而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这种风险的转嫁也将扩大社会的矛盾,最终陷入“资本无序困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究其根源,在于金融服务的立场出了问题。服务善的主体,就是放大善的事业;服务恶的主体,就是放大社会危害。所以,浙商银行提出以“善本”原则导正金融的放大功能,从资本增值逻辑转向社会价值逻辑,把严守制度的底线要求转化为向善的价值追求,嵌入金融服务的具体场景中。引导“资本向善”,导正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同时规避其负面效应。

  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是善本金融范式重构的核心要义,也是突破“社会失范困境”的立足点。西方现代化滋生着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价值危机、贫富差距过大等都有可能使国家陷入持续的动荡,面临“社会失范的困境”。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找到防止出现“社会失范困境”的办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就是这个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是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形成的,也是善本金融的核心要义,为社会价值整合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提升金融均衡性、普惠性功能,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有新举措,统筹兼顾每个社会群体的发展;二是夯实金融基础性、保障性功能,在建设共享型生态中有新作为,在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建设的共创共享中增进民生福祉。这是共富金融很重要的体现,从均衡到共享,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财富鸿沟、阶层对立和社会撕裂等问题,实现“各美其美”。

  善本信托是善本金融的实践创新,是助力企业家在“先富带动后富”中实现社会价值和财富升维的路径探索

  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企业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当前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变了,发展时代阶段变了,人的追求也变了,企业家更要重新思考企业的存在方式。企业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主体,还要成为促进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体。

  从追求“超额利润”到创造社会价值,企业家要在社会角色上形塑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精神气质

  改革开放的45年是我国企业家茁壮成长的45年,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上,一串串数字成为企业家成功的坐标,但仅以资产或财富规模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这种价值导向显然是片面的,不代表企业家的全部存在价值。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践行善本金融理念去探索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的路径。在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很容易异化为个体的盲目膨胀和缺乏约束的非理性扩张,会带来市场短暂的繁荣而非良性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不仅要约束企业家伴随信用扩张而来的“赌博性”膨胀,还要激发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和财富升维的内在动力,形塑“以义取利”的精神气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文化积累,通过传承形成文化自信。西方企业家所独具的“精神气质”主要以新教伦理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可以在更宽广的文化空间形塑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气质。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关注传统文化,在企业经营中践行义利并举、以义取利的经济伦理,这也说明企业家正在改变自身的文化结构,生成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特质的精神气质。

  从促进共同富裕中找到使命价值,企业家要在“先富带动后富”中重塑社会主体形象

  浙商是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力军,“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浙江具有源远流长的工商思想,浙东学派“义利双行”“工商皆本”的主张,是儒家文化中独特的一脉,塑造了浙商经济伦理的基本内核。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较早“洗脚上田”,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两板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打开了当代浙商发展的新天地。广大浙商“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勇担“先富带后富”的历史使命。例如,横店集团践行“四共”理念和“做最具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使命,40多年来始终以产业带动、产业集聚和地方百姓的共同富裕来考虑企业的发展,而不单单以企业自身盈利的最大化来衡量企业的价值,走出了一条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共同富裕之路。又如,万向集团设立“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慈善信托”,以家族创始人持有的万向三农集团作为慈善财产,形成以企业经营为持续来源、社会公益为终极目标的模式,实现了可持续行善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这是金融助力企业家善行的标杆案例,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从“三大场景两大功能”到自主可感知行善,金融和企业家在共富路上“双向奔赴”

  不只是横店、万向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追求社会价值正在从少数企业家的认知,变成多数企业家的自觉。金融业和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群体,如何推动这两股重要力量主动作为,锁定社会价值坐标,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双向奔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从金融向善到善本金融,我们强调用金融的理念、金融的工具,助力企业家自主可感知做慈善,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这几年浙商银行做了很多探索,在举旗金融顾问制度、创建临平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和在行业里率先提出“浙银善标”之后,围绕“三大场景两大功能”,浙商银行正在牵头谋划实施善本信托工程,构建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促进财富升维发展的慈善机制,不断丰富善本金融的实践探索。

  具体来讲,就是围绕企业自身产业生态、企业家出生地和企业所在地三大场景,重点服务企业家设立两类慈善信托:一是以传统民生领域项目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发挥企业家乡贤作用促进社会“善治”,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定制个性化、多样化的慈善项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3年5月起,浙商银行在浙江的省内分行推进试点,目前共有30余个企业家客户参与善本信托工程,设立体现自己慈善意愿的信托计划,如温州的万洋集团拟捐资设立用于其产业生态的慈善信托。我们称之为企业家自主可感知地做慈善,不是说一定要达到多少的捐赠规模,也不是要跟谁攀比,因为即便是有限的资金也能产生相当大的社会价值。对这些“向善”的企业家客户,浙商银行将在“浙银善标”中加大授信的正向激励,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并在善本信托项目中提供相关的减费让利服务。

  善本信托开启了金融助力企业家实现社会价值、促进财富升维的新模式、新渠道和新生态

  善本信托开启了金融助力企业家善行的大门,推进了自主可感知的慈善模式,也探索走出了一条企业家社会价值实现之路。区别于“一捐了之”的慈善模式,善本信托的核心是企业家自主亲历有感受,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单纯缩小贫富差距到更多关注社会和谐、弥合阶层撕裂,形成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善本信托是以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的探索。谈到共同富裕,大家往往都在思考怎样缩小贫富差距,而实际上我们最需要防范的是社会撕裂问题,即从单纯的缩小贫富差距到更多地关注社会和谐来弥合社会撕裂。当共同富裕成为必答题,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就不只是商业模式的成功,更取决于其社会责任的担当,形成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家乡、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与政府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如果一家企业真正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就会守住比较安全的发展边界,就会有效缓和劳资关系、社企矛盾,就会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就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累社会资本。

  从主要以捐款方式做慈善到更多聚焦社会财富升维,形成以资本向善引领慈善事业的新渠道

  善本信托是促进社会财富升维发展的探索。当前,慈善已不再是简单的“捐钱救急”,而是促进社会治理、增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调节手段,“一捐了之”式的捐赠模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善本信托强调“自主可感知”,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家在选择参与慈善上是自愿、有选择的,因为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家对慈善的理解以及履行能力是不同的,行善意愿、行善能力也处于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家在慈善行为过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由企业家主动地寻求对企业长期发展、社会价值创造有利的捐赠项目,认真追踪和评价捐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相较于谁的捐款更多,如何让钱花得有效才是企业家更为看重的。这种基于内生动力引领资本向善的慈善才是可持续的。

  从立足经济向度衡量企业家生存状态到突出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形成帮助企业家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获得社会尊重的新生态

  善本信托是“差序格局”下基于桑梓荣誉的情感投资。中国人对家乡有一种特殊情感,就像百年前的浙商愿意为家乡架桥铺路、扶贫助学一样,这种“基于乡土之情的道德义务”是驱使他们行善的动力。浙商银行强调“三大场景两大功能”,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家仍然遵循着传统伦理观念,立足于恻隐之心,强调亲友相济、邻里互助、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行善逻辑,如果背离了这个逻辑,企业家很难真正认同,也就很难深度参与。如何让企业家在经济竞争领域实现“功成”后在社会建设领域实现“名就”?对此,善本信托提供了企业家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的新方案。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企业家在参与社会建设中将慈善资源转化为治理能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

  善本信托要从浙江走向全国,成为中国企业的标配,成为共富路的主途。为推动善本信托工程行稳致远,浙商银行联合16家机构发起设立善行资本公益联盟,完善包含慈善定制、慈善私享、金融赋能的“慈善+金融”服务模式。我们相信,企业家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慈善,将让看得见、摸得着的慈善转化为深厚的社会资本反哺企业经营,让企业从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主体转化为有爱心、很温暖、社会引领能力强的社会主体,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向更高阶的“社会企业”形态迈进。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