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新内涵

2023年11月01日20:55    作者:夏磊  

  意见领袖 | 夏磊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是中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为金融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时隔6年再度召开,内涵深远、意义重大。

  回顾历史上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虽然有不同政策重心,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三大主线任务不变,一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三是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997年第一次会议,规范金融秩序,整顿金融乱象。成立人民银行大区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此外,重点关注国有银行坏账,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2002年第二次会议,延续第一次会议精神,持续推进金融改革。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重组上市;加快农村信用社、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改革步伐;成立银监会。

  2007年第三次会议,针对前两次会议“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进一步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基础上,关注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政策性银行、农村金融、外汇管理等领域,推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2012年第四次会议,明确金融发展的主要思路,深化金融改革方向。明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强调加强金融监管,首次提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2017年第五次会议,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指出“金融是国之重器”。提出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把握的四项原则: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本次会议沿着金融改革发展的主线思路,针对当前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了系统规划部署。

  第一,重申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定位,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及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二,谋发展与防风险并重,构建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次会议名称改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金融工作主要是中央事权,党管金融是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时,以中央金融委员会为指导,加强央地之间的协调,有助于更好发挥监管职能。

  二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本次会议提及“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有助于更好协调“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关系,填补监管空白。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有助于强化监管职能,更好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问题导向,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风险处置。会议提出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从 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接管,到2022年6月份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消失事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事件关注度较高。原银保监会2021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及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推进村镇银行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风险,近两年增持、重组进度加快,村镇银行数量或会进一步减少,有助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更好服务小微、三农领域。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优化中央地方债务结构。会议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央地之间财权事权不匹配是我国政府债务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央收回部分财权,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减少的同时,事权和财政支出在逐步增加;2012年开始推行“营改增”试点,税制改革虽然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但属于地方主力税种的营业税(改革前2002-2011这十年,营业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平均值为32.9%)因改革为增值税,将与中央按25∶75的比例分享(2016年调整为50∶50),地方收入来源进一步减少。截至2022年末,中央政府杠杆率21.4%,地方政府杠杆率29.0%,加上城投企业的银行贷款、信托等其他债务,地方政府实际杠杆率更高。今年增发1万亿国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即从央地财权事权关系角度出发,有助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

  针对地产领域,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供给端,一方面,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做好保交楼,防止预售资金无序挪用导致烂尾,损害购房者权益。另一方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防止风险在不同所有制房企中无序蔓延。

  需求端,用好因城施策政策工具箱,支持刚需和改善需求。刚需是首套房的需求,改善主要是换房需求。今年以来,各地方不断出台需求端支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平稳向好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当前,有些城市房地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如热点城市首套、二套房贷款利率、首付比例仍然较高,普宅认定标准高,影响改善需求释放。

  制度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现住房、土地、资金、居民四者之间的关系重构,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有所居的期待。加快“三大工程”建设,包括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不仅调整优化供需结构,更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经过多年发展,城市核心区可供地块锐减,但住房需求回流,造成了大城市住房供需错配的矛盾。城中村改造可以把城市核心区的土地重新释放供应出来,在此基础上,建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建筑,满足多方需求。保障房建设,使住房供应体系从商品房为主转向以商品房和保障房并重,让工薪收入群体住有所居,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投资,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的效能和利用率。三大工程的建设将直接对投资、销售起到拉动作用,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明确金融发展方向,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一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会议对金融结构性功能着墨较多,体现了金融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截至今年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8.2%、 22.6%和 24.1%,高于一般贷款增速。要进一步丰富金融工具,健全市场相关配套措施,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明确机构定位,打造竞争优势。本次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同时提及“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对不同金融机构,强调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特色,打造竞争优势,有助于机构各尽其能,打造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金融市场。

  三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金融服务,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具体路径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同时强调要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

  来源:夏磊观察

  (本文作者介绍: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