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温彬、王静文
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回升12.8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标均回升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一、服务业:回升至扩张区间
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14.6个百分点至54.0%,结束此前连续6个月的回落走势,并回升至扩张区间。
服务业的大幅好转,主要同疫情冲击消退有关。根据百度搜索指数,去年12月17日“发热”搜索量为阶段高点,1月之后已回落至正常区间,显示出疫情已经见顶回落,经济社会运行逐渐趋于正常化。
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上月24.0个百分点以上,重返扩张区间,表明居民生活半径重新打开,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回升。
二、建筑业:扩张速度加快
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较上月回升2.0个百分点,扩张速度有所加快。
1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8.6个百分点至57.4%,显示重大项目建设对于建筑业尤其是土木工程建筑业仍在继续产生推动。从业人员指数回升7.4个百分点至53.1%,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疫情消退之后人员到岗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回升6.7个百分点至68.2%,为2018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建筑业全面向好,与高频指标不尽一致。1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仅为26.8%,低于上月的30.8%,也低于去年同期的30.5%。其原因,或源于建筑业统计采用的是财务支出法,而不是形象进度法。尽管由于假日因素导致施工率下降,但基建合同签署、工程安排等继续推进,从而支撑了建筑业商务活动。
此外,房地产业尚未明显好转。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40.5%,降幅较上月的-21.0%继续扩大,房地产交易量仍然偏弱。1月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13.4%,去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房企拿地意愿低迷。如何稳定住房投资和住房消费,将是2023年的政策难点之一。
三、制造业:回升至近半年高点
1月制造业PMI回升3.1个百分点至50.1%,与去年9月持平,均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五大分类指数悉数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5.2%),新订单指数为50.9%(较上月+7.0%),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6%(较上月+2.5%),从业人员指数为47.7%(较上月+2.9%),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较上月+7.5%)。
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回升5.2个百分点至49.8%,采购量指数回升5.5个百分点至50.4%,均出现明显回升。高频数据显示,1月高炉开工率略有回升,但螺纹钢主要钢厂、汽车轮胎半钢胎开工率均较上月回落,应主要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这也导致供给端恢复低于需求端。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指数回升7.0个百分点至50.9%,为202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且已重新进入扩张区间。疫情见顶和各项稳增长政策延续,推动市场需求明显回暖。与此同时,新出口订单仅回升1.9个百分点至46.1%,显示外需收缩幅度略有放缓,但相比内需仍然偏弱。
此外,1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1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2.5个百分点至49.6%,连续两个月回升;产成品库存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2%,原材料库存回升幅度更大且景气度更高,反映出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
四、价格:一升一降
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2.2%,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出厂价格指数为48.7%,低于上月0.3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总体水平仍在下降,且降幅有所扩大。
近期美国GDP和CPI指数数据都有所改善,降低了投资者对于经济衰退的忧虑情绪,也缓和了世界经济萎缩对石油和燃油需求减少的担忧,推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南华能化指数1月环比上涨2.0%,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下滑,成为推升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的主因。
国内在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市场开始交易复苏预期,国内定价商品价格有所上升。南华金属指数1月环比上涨2.5%,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不过,由于春节之前施工率下降,水泥指数等继续回落,拖累出厂价格指数略有走弱。
商务部统计的周度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月环比下降0.45%,降幅较上月的-0.75%略有收窄。预计1月PPI约为-0.6%左右,略高于去年12月的-0.7%,但仍处于通缩区间。
五、政策: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
1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为-2.7,低于上月的3.7,大幅好于上月的-2.7,增长动能已大幅好转,也印证了我们之前“12月为本轮周期低点”的判断。
经济之所以表现出回升迹象,一是由于疫情冲击消退。疫情冲顶之后,人员流动趋于恢复,经济社会运行逐渐向正常水平靠拢。元旦和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收入恢复率触底反弹。二是稳增长政策延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目标之后,部委和地方均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得以延续,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信心均得到提振。
不过还要看到,经济复苏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一是出口仍然延续下行。1月新出口订单仍处于收缩区间,全年外需走弱将是大概率事件,出口极有可能从过去三年的拉动因素转为拖累因素。二是房地产市场仍然偏弱。近一年来,政策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引导房地产行业风险缓释,不过居民购房和企业拿地意愿尚未得到扭转,房地产市场见底信号尚待明确。
因此,春节之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上下共同努力,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特别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
展望全年,预计经济复苏仍有可能出现反复,但不断向好的趋势将有望延续。随着疫情冲击继续消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信心逐渐提升,复苏基础将不断夯实,预计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大幅高于上年的3.0%。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