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偌馨:年轻人未“老”筹谋

2022年11月24日15:06    作者:洪偌馨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洪偌馨、伊蕾

  詹姆斯·克莱尔(James Clear)在《原子习惯》一书中阐述了一个观点,通过改变一些小习惯,即‘原子习惯’,一个人能够被重新塑造。

  比如,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进步1%,持续一年就会进步37倍,1%的改进叠加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当然其前提是目标和路径的正确,这其实也接近金融语境里的‘复利’概念。

  近日,中欧基金联合招商银行、Keep、盒马、蚂蚁财富发起了一个主题为‘养个习惯到老’的联名活动。其目的正是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趁早为养老做准备,从生活、理财等小习惯着手,努力让热爱的理想生活到老不变。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家庭结构和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养老问题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90后、00后的年轻人也开始有了‘养老焦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质量的高追求成为年轻人焦虑的主要来源。

  但庆幸的是,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监管层面,中国养老金融的‘基础设施’正在日益丰富和完善。

  二十大进一步明确‘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而就在不久前,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基金实施办法》,这标志着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正式开闸。

  眼下,各类金融机构都已进入个人养老金开闸的备战冲刺期。包括商业银行、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都在积极推进平台建设、系统对接、账户开立、产品设计等的准备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年轻人将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工具去进行规划、养成习惯,以缓释自己的‘养老焦虑’。

  1

  未‘老’筹谋正当时

  一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代人的养老方式。

  从沿袭千年的‘养儿防老’,到过去数十年不断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再到如今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选择,国人的养老方式、观念和态度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根据此前中欧基金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新养老主义’洞察报告》(下简称《报告》),从80到95后的年轻群体视角来看,他们对于养老储备的目标要远高于以往。

  《报告》显示,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需要100万及以上的养老积蓄,其中,35岁以下更年轻的群体预计安享退休需要储备接近155万元,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的预期。

  这种差异与现实的社会环境变化不无关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缺口高达5428亿元,财政对基本养老金补贴达到9427亿元,同比增长10%。与此同时,我国独居老人数量日益增加,家庭养老比重逐年减低。

  也正因如此,前述《报告》显示,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认为仅靠退休金难以安度晚年。不仅如此,当下的年轻群体还对于退休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追求。因此,从年轻时就开始为养老专属钱包充值,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换言之,未‘老’筹谋是对抗‘养老焦虑’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中欧基金和其他合作伙伴发起‘养个习惯到老’联名活动的原因,无论是运动健身、健康生活还是规划养老,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时间的朋友’,而是要选择正确的目标和路径,并且以足够坚定的意志和执行力将‘长期主义’贯彻到底。

  尤其是在养老这件事上,眼下,以居民个人储蓄投资推动的养老‘第三支柱’建设还处于起步期,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

  因此,作为个人养老金融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基金公司除了需要关注资深基民,也需要关注投资新手,从唤醒大家对养老投资的认知和需求着手,通过全方位的宣传与投教内容引导客户提早进行合理的养老规划。

  这也正是中欧基金在养老投资业务上的思考,除了深耕养老业务线,不断提升投资研究的能力,中欧基金也站在客户视角,希望与这一届年轻人一起,奔赴理想养老生活。此次跨界联名活动就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养老畅想——从年轻时养成‘生活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和‘理财好习惯’。

  这个主张也是中欧基金的愿景之一——和投资者一起实现‘理想生活、积极投资’

  2

  ‘个人养老金’制度开闸

  从整个市场来看,不只是金融机构在客户端持续发力,随着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整个市场也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尤其是税优和费率优惠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可以让全社会重视到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实现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补位’走向‘普惠’。

  据中金公司预计,截止到2030年,中国的个人养老金市场或将迎来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而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到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

  虽然眼下整个市场还处于‘启动期’,但各家机构都已经为此筹备许久。

  以前期试点时间最长、产品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行业来看,从2018年国内首批养老FOF产品诞生至今,市场上的养老FOF产品数量已经超过180只,合计规模超千亿元,累计服务养老客户近300万。

  而在11月4日养老金新政集中落地后,公募基金推进业务的速度也可谓‘一日千里’。

  11月上旬,多家基金公司已经收到中证登公司关于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验收测试结果的通知。据悉,该平台主要为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提供支持,能够实现资金账户行、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等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相关参与主体的信息数据流转。

  这也意味着,这些机构的底层平台建设和系统搭建已经完成,并为下一步业务落地做好了准备。

  11月中旬,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其中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个人养老金账户具体可投的公募基金产品也日渐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复杂市场因素的影响,首批入选的产品在成立时间、业绩表现和资产规模等方面有着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布局较早、投研体系更完善、长期业绩表现更优秀的基金公司有望率先抢占个人养老金公募产品的先机。

  以中欧基金为例,根据公告,中欧基金旗下四只养老目标基金已全部新增Y类基金份额。

  (注:Y份额是专门针对个人养老金而设置,参与者需要时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Y类基金份额,并可享受税优和费率优惠)

  中欧基金也表示,将力争把每只养老FOF做到精益求精。已经运作满6个月的3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产品——中欧预见养老2035、中欧预见养老2050、中欧预见养老2025,自成立以来到2022年9月末回报率分别达到53.11%、40.38%、6.46%,大幅跑赢同期业绩基准则15.84%、6.63%、2.02%。

  尤其是中欧预见2035,作为中欧基金2018年布局该赛道的首只产品,截止到2022年三季度总规模达到13.27亿元,总份额则达到首发份额的2.5倍,且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是不折不扣的以业绩驱动规模增长的代表。

  对于初入市场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扎实的长期业绩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信心和‘安全感’,而这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必要条件。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个人养老金市场都将处于加速扩张期,而金融机构也在加紧完善布局,积极卡位养老赛道,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以中欧基金的布局来看,下一阶段,中欧基金计划再布局三只养老FOF,进一步完善养老产品线。其中包括1只目标日期基金——中欧预见养老2045三年,以及2只目标风险基金——中欧颐享平衡养老三年、中欧预见均衡养老FOF。

  待布局完成后,中欧基金的目标日期基金产品将进一步形成‘梯度布局’,满足不同年龄客户的养老投资诉求;兼容稳健、均衡、平衡等不同风格的目标风险基金也将为中欧进一步打开市场需求、提供一站式养老配置服务提供助力。

  3

  中欧养老:

  想‘更长一些’,走‘更远一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也为整个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随着国内居民养老需求的日益增长,实现养老金投资保值和增值的愿望愈发迫切,除了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上限12000元/年的的投资规模,不同群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里可能还有更加多元、复杂的养老投资需求。

  这是一个更为广阔但也极为考验机构服务能力的赛道——‘长期主义者’们将在这里迎来厚积薄发的发展机遇。

  因为养老金融具有长周期属性——投资周期可能横跨数十年,覆盖客户不同生命阶段,因此金融机构在养老赛道的布局不仅仅是一只产品、一项功能的增加,而是需要成体系和有组织的构建。

  不同于‘机会主义者’们总是在‘风口’的最显眼处,当市场注意到他们站在聚光灯下时,他们可能已经深耕这一赛道许久。

  作为业内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也是行业内布局养老基金产品最深入的基金公司之一,中欧基金秉持的理念一直是‘用长期业绩说话’,而此次恰逢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之时,中欧基金在平台建设、产品布局和投资者教育与市场推广方面展现出了全面的优势,这也是其长期深入布局的结果。

  当然,无论在哪一个赛道上,‘长期主义者’们都需要面对那些‘难而正确’的事——它们可能在短期内无法为平台带来收益,甚至可能很艰苦,但却能够在更长周期里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

  比如,过去几年,中欧基金一直在推进股权结构改革,直到去年终于完成了员工持股超过50%的目标。其过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却进一步实现了员工、股东和公司长期利益的一致性为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夯实了根基。

  在此基础上,中欧基金秉承‘长期主义’思维,在组织架构、人才引进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针对养老业务,在组织架构方面,中欧基金成立了专门的养老金业务部,由副总经理兼任部门负责人进行统筹管理,并将公司最精华的强将纳入团队——以FOF策略组负责人桑磊牵头,依托公司固收和权益整体投研平台,专门服务个人养老金相关投资研究工作,构建了覆盖不同品类的投资能力。

  与此同时,中欧基金在投研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布局,通过打造‘沉淀型’研究中台极大提升了投资研究的合作效率,可以将研究成果更高效、有力地转化为投资策略,将长期主义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里。

  此外,中欧基金还设立了长周期的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不追逐短线业绩,深化‘长期基本面’投资理念,以更长期、稳健的内部管理机制,适配养老金业务的长期资金诉求。

  这种布局和发展思路也更加契合当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需求——通过拉长周期、缓释风险的方式实现投资的‘长期主义’,帮助投资人在更长的生命周期里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要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先行者们持续的探索、创新,并在实践中反复纠错和验证。

  这是一个时代独有的市场机遇,市场参与者们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

  11月25日20:00,中欧基金邀请你来直播间,一起坦白聊聊养老那些事!#养个习惯到老#

  (本文作者介绍:洪偌馨,资深财经记者、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金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郑州富士康:对选择离职返乡的新进员工给予一万元补贴 改变招工补贴政策?富士康回应! 最新回应!大S发长文回击汪小菲:我没吸毒没拿4000多万懒得出轨,曾提出让他拥有抚养权被当场拒绝 汪小菲的麻六记两天销售超500万元 争议中收获不小但仍有竞争 重磅信号!楼市将会发生大变化 网曝杭州某高校女生校内遭霸凌 校方回应:已在处理 遭遇导弹袭击,乌克兰所有核电站停机!马克龙:在未来几天将与普京“直接联系” 又爆冷!日本队2-1胜德国队,赛前日本球员称:日本队不该以八强为目标,而是剑指冠军 巨亏30亿后,500亿级美女基金经理袁芳,甩下工银瑞信的烂摊子走人了 国际锐评|苦涩的晚宴揭示欧洲对美国“捅刀子”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