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愉:关于存款保险需要知道的 啥情况下赔?

2020年12月03日23:37    作者:夏心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夏心愉

  近日,存款保险标识启用。我一读者挺搞笑,说,这标识好比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认证。工农中建交这些大银行当然人人都放心,但小银行呢?盖个戳对于农信社啦、小村镇银行们,显然可以起到信用背书的作用。

  关于大小银行们对于存款保险标识启用的内心OS,可跳转“愉见财经”前几天的文章《小银行的营销手段,大银行的甜蜜负担》。

  今晚则是切换到存款人的视角,看看哪些进保、哪些不进保。

  绿色和“大树”

  看看这个标识,多绿。

  绿色的主基调,寓意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白色汉字造型“众”,寓意保护公众存款人,同时也组成大树图案,大树的三顶树冠象征存款保险保护存款人、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的三大功能。

  近日,全国参加存款保险的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启用此标识,除了线下支行给营业网点入口处、自助银行、欢迎引导台和现金柜台换上“新衣”,在线上,银行网站、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自助设备机显示屏甚至语音公告中也都加上了“本机构吸收的本外币存款依照《存款保险条例》受到保护”。

  下面,“愉见财经”给大家甄别一下,存款保险究竟保什么?这里面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小细节?

  挺狠,银行高管自家存钱不给保

  首先要了解一下存款保险的背景。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目前,全国受存款保险保障的金融机构共4025家。

  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既包括个人储蓄,也包括企业及其它单位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属于被保险存款范围。

  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它存款除外。

  银行业内人士告诉“愉见财经”,这里说到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是指董事长、副董事长,独立董事、其他董事和董事会秘书;还有行长、副行长、行长助理,合规总监、风险总监、总审计师、总会计师、首席信息官以及同职级的高级管理人员。此外还有虽未担任上述职务,但是实际履行了上述所列高级管理人员职责的银行从业人员。

  至于为啥,业内人士回答我说,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防范道德风险。小编自己用大白话内心嘀咕,天晓得高管们是咋把自家银行给管瘫了管破产了的(才会需要动用存款保险),就别伸手再要保险赔付了吧。

  存款保险能够为全部投保机构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但是需要特别注意银监会和人行对于存款统计口径的差异。

  人行VS银保监存款保险口径:

  银监会被保险存款等于其口径各项存款+代理性财政存款-保险公司存款和金融控股公司存款-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存款和不予保险的存款。

  对比央行对存款的口径,存款保险被保险存款=人民银行口径各项存款+代理性财政存款-同业存款和金控公司存款-高级管理人员存款和不予保险其它存款。

  存款人不需要交纳保费哦

  超出50万限额也未必全没保障

  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是不需要存款人交纳保费的。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交纳的保费,此外这个保费是按照差异化费率进行核定的,每半年核定一次,按照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进行考核,这也是央行约束各家银行乖乖落实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器。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人民币,但超出限额部分是不是就一定没有保障了呢?不是的。存款的本息+利息,在50万以内的全额偿付,超出的部分将依法从投保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当出现下列情形的时候,就可以让金融机构偿付:

  1.投保金融机构接管组织

  2.实施被撤销机构的清算

  3.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

  4.国务院批准的其它情形

  上述4个情形发生的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保什么不保什么?

  认准存款保险绿色的标识,银行业投保机构一旦打了这个标识,就要按照存款来保护了,此前“类存款”的营销噱头将告一段落。

  “愉见财经”来给大家MARK几个非常规的产品种类:

  1,人民币存款,外币存款:保。

  2,结构性存款:保,但只有本金部分享受保护。

  3,信用卡带储蓄功能存款:保。

  4,大额存单:保。

  5,直销银行、民营银行的智慧存款:保。

  6,自营理财:不保。

  7,代销基金:不保。

  8,同业存款(当然和咱老百姓没啥大关系):不保。

  以后再有人把表外理财、保险产品之类的说成“存款”来忽悠老年人,就去当地银保监(消保部门)反映反映吧。

  银行把存款丢了不给偿付?

  再说个罕见的可能性,如果存款被银行或工作人员搞丢了,或者贪没了,出现的是道德风险,存款保险能赔付吗?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是“赔”,当细想想就知道,存款保险是不背这个锅的,因为这钱根本就没存到存款账户上,所以法律上的被保险主体都还没发生。

  当然储户的钱不能白丢,如果是因为银行的操作风险,那么可以向银保监投诉,监管会让银行赔的,还会问责;同时也可以通过地方法院来起诉,最后银行根据法院判决来赔偿消费者损失。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主持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委会研究员,上海金融青联委员。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存款 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