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在政策制定中的权重明显加大

2020年11月23日11:06    作者:王青  

  【相关阅读】郭树清: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青

  近期,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文章。从这篇文章内容来看,监管层判断后疫情时期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在出现新的演化态势,主要挑战包括:

  1、  国内大规模逆周期政策实施后,宏观杠杆率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上升;

  2、  银行体系潜在不良贷款规模大幅扩张,后期有可能逐步暴露;

  3、  利率下行可能带动新一轮资产泡沫膨胀,其中房价上涨最值得关注;

  4、  疫情期间个别国家急于“甩锅卸责”,全球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协调受到严重干扰——这与2008-09年经济危机期间全球携手合作形成鲜明对比;

  5、  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强刺激政策,大规模放水。若疫情后相关国家转而收紧政策,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大规模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等冲击。实际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政策退出过程中,这类风险曾大规模暴露。

  为此,着眼于在收官之年打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监管层将在以下几个方向重点发力:

  首先,要全力推动经济修复,用经济发展增量削减风险存量。GDP这个分母做大后,直接有助于遏制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经济顺利修复,企业经营也会随之好转,潜在的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就将化解于无形。经济增长恢复常态,意味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可以逐步退出,央行可以从恢复货币政策常态化角度灵活调整市场流动性和政策利率,避免市场利率长时间处于偏低水平,这样可直接抑制资产泡沫。最后,在全球政策协调不畅的环境下,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全力推动国内经济复苏,能够为抵御潜在的外部冲击提供最有力的缓冲。

  考虑到当前欧美疫情正在进入第二波高峰期,短期内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为确保国内经济回升势头不被打断,接下来监管层会密切评估国内经济修复态势,不会仓促做出政策调整,更不会出现“政策悬崖”,即政策突然收紧。[1]

  其次,在风险处置方面,下一步监管层将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针对高风险机构的精准“拆弹排雷”还将持续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进程将明显加快——近期地方大型国企违约事件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这既可以避免风险累积,也可为潜在风险暴露腾出空间。

  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规范方面,矫正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是两个重点,意味着监管层会着力加大《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力度,配套政策可能很快出台。此外,疫情期间融资需求扩大,监管层对高风险影子银行可能借机反弹回潮抱有很高的警惕性。这意味着明年基建投资增速上升空间有限,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力度不会放松。

  最后,这篇文章首次明确指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受前期降息效应发酵等因素推动,5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深圳等部分城市出现房价过快上涨苗头。为此监管层自7月起明显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三条红线”等措施相继推出,房企融资环境收紧。不过近期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强劲态势,政策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我们判断,在监管层强化对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背景下,若房价延续较快上涨势头,主要针对房贷的5年期LPR报价有可能单独上调,这意味着未来企业贷款利率和居民房贷利率走势分化有可能加剧。这符合监管层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防范化解房地产泡沫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目标。

  透过这篇文章,再联系近期监管层在金融街论坛、外滩金融峰会等场合的系列讲话,我们判断未来一段时间防风险在政策制定中的权重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会更加注重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出现“V型反转”,监管层在多个场合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比较强劲”或“经济增长好于预期”,而10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已降至5.3%,远低于今年6.0%的控制目标。

  明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为期三年的“三大攻坚战”完成后的第一年,以匹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加大直接融资比重为核心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宏观杠杆率,健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准确把握包括金融科技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演化动态,将是下一步防风险的主要方向。

  [1]我们注意到,11月20日公布的11月LPR报价“七连平”,市场上开始出现LPR报价可能上调的声音。确实,近期挂钩1年期和5年期LPR的利率互换利差都出现明显上行走势,并且正在接近市场“加息”预期临界点。不过,互换利差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利率预期外,银行资金面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近期受压降结构性存款影响,银行中长期资金面明显收紧,或是推高互换利差的主要原因,并不一定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内LPR报价将会转而上行。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