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信贷资金如何摆脱违规入市的嫌疑?

2019年04月16日17:34    作者:李庚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如何让银行信贷运行摆脱违规入“市”嫌疑?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牢固的“关卡”,合理有效地把好信贷资金出入的关口。这就需要从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双向发力。

  日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纷创天量,M1、M2增速回升均超预期。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86万亿元人民币;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居民短期贷款达到4294亿元的历史峰值;M1、M2增速双双回升,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4.6%和8.6%,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这一切似乎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但是,对于触及历史峰值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市场似乎格外关注,也平添了更多的猜测与质疑:新增的4294亿贷款都到哪去了?

  联系今年以来隐约显现的楼市“小阳春”、A股“小牛”,以及监管部门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先后开具并披露的数批罚单,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楼市、股市,最直接的感觉是“钱多半入市了”。

  毋庸置疑,资金之于楼市、股市都是高度敏感的要素。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或影响楼市价格与预期,或左右A股的持续发展,甚至制造市场“泡沫“,因此倍受市场关注。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则是“警铃”响起的时候。

  长期以来,无论从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还是从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合规性出发,信贷资金“入市”(包括楼市和股市)都是监管设定的“红线”。

  但仅仅“盯住”住户短期贷款的变化,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信贷资金“入市”的渠道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一方面,尽管3月份新增住户短期贷款创历史峰值,但实际上这是在2月份负增长2932亿元基础上的正常反弹(2016年以来,2月份负增长、3月份反弹几乎已成为规律),如从季度变化看,2019年一季度,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实际处于2018年以来低水平(见下图)。

  另一方面,虽然以消费贷款为主的居民短期贷款因交易渠道不易监控等原因,容易被客户挪用于投资楼市、股市;但非金融企业类贷款以及住户长期贷款同样也存在被挪用的可能,而且数额更大、渠道更复杂和隐蔽。

  因此,在社会融资规模再创天量、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刷新历史的情况下,关注信贷资金的流向显然不应拘泥于住户短期贷款领域,而应全视角观察。

  为什么不允许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信贷资金被挪用特别是流入楼市、股市,是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的经常表现,也是监管的痛点与难点所在。但在股市、楼市两个领域,其禁入的法律依据略有区别。

  对于信贷资金而言,股市是当然的禁区。无论信贷资金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方式流入股市,显然都是有违信贷原则的,都是违规的,对此监管部门早有明文规定。

  对于信贷资金流入楼市,是否违规则应该是有前提的,即信贷资金进入楼市的名义必须是合规的,正常的、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在违规之列。而银行向个人发放“首付贷”、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住房抵押贷款,违规向“四证”不全的商业性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贷款被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等行为则是监管明令禁止的。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直接表现是借款人违背信贷诚信原则、挪用贷款用于投资房地产,结果则是妨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妨碍去年以来明确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目标,推升房地产“泡沫”。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之所以为监管所严禁止,根本原因是因为“钱”没有用到“正道”上,偏离了信贷的本源。

  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何以屡禁不止?

  资本的逐利性自然是主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行为的发生,实际上涉及到贷款方和借款方两方面的违规行为。约束终究挡不住利益的诱惑。资本是流动的,流动的根本动力就是逐利,“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关键是目前相关法规对借款主体挪用贷款资金的行为认定较难、约束偏“软”、处罚力度偏轻,特别是缺乏有效的、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追责和惩罚制度。可以说,违规成本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借款人的违规动机。

  从贷款方即商业银行端看,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之所以屡禁不止,与商业银行信贷理念、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等存在缺陷密切相关。

  主观上,商业银行长期忽视对贷款资金用途与使用情况的跟踪监测,对贷款被挪用的风险疏于防范。特别是在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往往为争夺优质客户资源而放松甚至放弃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

  客观上,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用途缺乏穿透式的持续跟踪能力。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签订账户监管协议、执行“受托支付”方式来跟踪监管信贷资金流向。面对借款企业层出不穷的规避资金监控的手法,商业银行的监控往往显得鞭长莫及。一家银行,对所贷出的资金一般能跟踪一、两手,再往下或显得无能为力了。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创新的推进,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领域的创新本身也增大了对这类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的难度。

  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商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方面尚存短板,尚无法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研判企业(个人)借款用途的真实性、贷款额度的合理性以及贷款期限与资金周转的匹配性。

  信贷资金如何摆脱违规入“市”的嫌疑?

  如何让银行信贷运行摆脱违规入“市”嫌疑?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牢固的“关卡”,合理有效地把好信贷资金出入的关口。这就需要从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双向发力。

  监管部门应从监管规制的完善、监管手段的改进方面,构建遏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长效机制,改变“按下葫芦浮起瓢”似的被动监管。首先是对“违规”有一个清晰的、稳定的界定,切实提高违规成本,向被监管机构传递出稳定的、清晰的违规惩戒成本预期,让其不敢违规。其次要提升监管的科技含量,强化日常监控,使其不能违规。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在监管中的应用,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股权穿透审查,识别受托支付的真实性。第三,要完善现行的贷款支付监管规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督促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中强化对信贷资金真实用途的实质性分析,弱化形式化的“受托支付”。 所以,如何运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手段将企业的资金流图像化展示出来并进行监测,或是监管需要探索的方向。此外,加强大额现金支取的管理,防止资金“失踪”也是需要思考的方面。

  金融机构则需要增强合规审慎意识,从改进管理、提升信贷管理的精细化入手,扎牢篱笆,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大数据手段,强化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从根本上摆脱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嫌疑。关键是回归信贷本源。切实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客户的业务”“了解你的部下”,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把控借款用途和交易背景的真实性、额度的合理性与期限的匹配性,以最大可能防止借款人在后续业务中虚构用途的做法。其次,要转变监控理念。应综合分析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和合理性,对信贷资金在企业的运转实施动态、持续的跟踪分析,切实掌握信贷资金在市场经营领域的运行动态。第三是加强大数据分析在信贷资金用途与流向监测中的运用。如合理运用第三方数据在股权穿透、关联图谱分析方面的优势明显,为全方位、全流程监控信贷资金流向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降准降息 央行 宽信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