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钢铁行业三大趋势分析及其对信用评级业务的启示

2024年02月05日14:38    作者:刘佳聪  

  摘要

  本文基于在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为期两个月的一线调研,通过深入了解钢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认识到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如何科学有效的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当前相关政策以及鞍钢集团等重点钢铁企业的实际,分析得出钢铁行业的三大趋势,一是兼并重组继续加速推进,二是绿色发展成为长期方向,三是智能制造引导行业变革,这三点环环相扣,为解决行业核心问题提供重要思路,评级机构未来也应当根据行业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便对钢铁企业做出审慎合理评价。

  正文

  2023年11~12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新”)组织第三期“墩苗行动”,地点为鞍钢集团。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一线调研,一方面,认识到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实体产业集团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完成在鞍钢集团的炼钢总厂、露天铁矿、地下矿井、冷轧热轧厂、鲅鱼圈钢铁基地,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钒制品分公司、矿业公司、轨梁厂、西昌基地等的学习后,深入了解了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充分认识到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结合行业现状,分析得出钢铁行业三大趋势以及关于评级机构对钢铁企业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的一些启发。

  (一)行业现状

  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

  作为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约占我国GDP的5%。自2016年开始,我国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压减粗钢产能、出清“地条钢”的任务,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以来,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全方位构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如何科学有效的化解过剩产能,如何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

  2022年以来,在下游需求复苏缓慢、原燃料价格高位波动、钢材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叠加下,钢铁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根据中信行业分类的53家钢铁上市公司公开数据,2022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为27,335.33亿元、499.03亿元和428.7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99%、69.74%和68.88%;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为19,918.84亿元、347.87亿元和284.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96%、32.68%和31.54%。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改善疲软态势是行业涅槃重生的必经之路。

  (二)分析与思考

  本文结合当前相关政策以及鞍钢集团等重点钢铁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得到钢铁行业的三大趋势,一是兼并重组继续加速推进,二是绿色发展成为长期方向,三是智能制造引导行业变革,这三点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均为行业进行深度调整的重要步骤,共同推动产能结构优化。

  1、兼并重组继续加速推进

  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多项政策支持加快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兼并重组在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定价权、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9月,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但2022年,国内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为42.80%,虽然较2018年的35.25%有所改善,但是距离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同时,根据世界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世钢协”),日本、欧盟、美国前四大钢企的产量分别占其钢铁总产量的75%、73%、65%,对比来看,我国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理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兼并重组分为三步走,其中第三步是2020~2025年,大规模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2022年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双重推动和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根据冶金工程规划研究院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评级研究成果》,2021~2023年,入围钢铁企业分别为122家、109家和107家,合计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90.2%、90.9%和93.0%,入围企业持续减少,合计产量占比持续提升,反映了行业内兼并重组进程正在提速。

  兼并重组的案例中,国有企业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和鞍钢集团为代表。2016年9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宝武,2020年,中国宝武粗钢产能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的钢铁公司;自2016年至今,已经先后重组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及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钢铁公司,被重组公司均为所在省最大的钢铁企业;2023年12月,战略投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提升北部沿海区域产业引领能力的重要举措,更好的发挥了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2021年10月,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重组,重组后的鞍钢集团粗钢年产能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位,全国排名前十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此提高到40.39%,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在鞍本重组中,中国国新向鞍钢集团注资75亿元,持有鞍钢集团17.83%股权,两家央企的深厚情谊始于本次股权合作,也成为鞍钢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重要一步;2023年3月,鞍钢集团与朝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收购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优化产能布局。民营企业中,2018年德龙钢铁有限公司重组国企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敬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英国钢铁公司;近几年,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在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等地实施重组,并于2018年收购马来西亚东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不简单是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指标,更不是为了一味追求规模,而是一个行业结构重塑、形成健康格局的过程,应当尊重行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兼并重组的深远意义。一是有利于优化产能结构,通过集团统一管控,根据市场进行产能和产量控制,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同质化竞争,同时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加速落后产能应去尽去,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二是有利于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定价权,目前我国80%铁矿石需要进口,国内钢铁企业小散乱的需求端难以形成集中采购合力,不利于提升议价能力,并容易出现“卡脖子”,目前海外高通胀,国内需求不足,行业成本压力无法有效转移至下游,这部分成本具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三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内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领域的统筹规划和合作共享,提高运行效率,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

  2、绿色发展成为长期方向

  钢铁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以绿色低碳赋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是行业的主要任务和挑战。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以长流程钢为主,能源以煤为主,碳排放强度高,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根据中钢协于2022年8月发布的《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我国钢铁产业“双碳”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30年至2040年实现深度脱碳;2040年至2050年冲刺极限降碳;2050年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指出钢铁行业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助力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世钢协数据,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4%,在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国钢铁碳排放占到60%以上。由此可见,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化转型,也对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重大。

  绿色低碳化转型案例中,以中国宝武为例,2021年11月,中国宝武发布碳中和冶金技术路线图,包含着两条主要工艺路径,一是以富氢碳循环高炉HyCROF为核心的高炉~转炉工艺路径,二是以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路径。在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方面,八一钢铁点火投运全球首个400立方米工业级别的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三个月的实验数据表明HyCROF固体燃料消耗降低达30%,碳减排超21%,代表着中国宝武实现了全球绿色低碳冶金技术新突破。在零碳工厂建设方面,2023年4月,湛江钢铁建设国内首套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投产后对比传统铁前全流程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同时,在推进示范项目、持续推进极致能效、修订绿色指数以及提升全员降碳意识方面,中国宝武均做出了积极努力。鞍钢集团坚持打造绿色鞍钢,于2021年12月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提出了低碳发展愿景、“三个使命”和“五大路径”,2025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吨钢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近年来,在超低排放上,下属多家企业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称号,16座矿山被授予国家绿色矿山称号,鲅鱼圈钢铁基地、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获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在生态修复上,发布《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矿山生态修复规划(2023~2025年)》,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对包括鞍山地区7座矿山进行系统性生态修复,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有115家钢铁企业在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未来,以绿色低碳赋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是行业的主要任务和挑战,仍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双碳”背景下供需格局的现状,结合去产能、产品结构转型的现状,研究碳达峰后产能优化及部分系统退出问题。二是加强产业协同生态圈的构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化是覆盖全领域、贯穿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可以带动整个工业乃至全社会的低碳技术进步,但相关技术的经济成本以及成本的承受程度还需进一步考量,为兼顾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需要携手上下游产业和全社会一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协同。三是加快完善行业内绿色标准文件,在各项工作中守程序、有依据,适时修订排放标准以适应变化。

  3、智能制造引导行业变革

  钢铁行业具有较标准的流程性,智能制造引领钢铁行业变革是刚性趋势,但是我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仍处于初期阶段。

  钢铁行业具有较标准的流程性,智能制造引领钢铁行业变革是刚性趋势。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钢铁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指明了方向,钢铁行业亟需通过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场景应用,提高行业的绿色环保水平、安全保障能力、生产制造效率。同时,钢铁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信息化基础较好、流程较为标准的特点,具备进行智能制造的先天优势。2023年9月,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提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体系结构和框架、以及建设内容,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指导。

  目前,智能制造应用于钢铁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根据中国金属学会编制的《工业互联网与钢铁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1年)》,我国钢铁工业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及网络化协同六大应用模式,智能制造应用于钢铁企业生产调度、运营管理、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等各环节中。具体到企业实践表现为,中国宝武上海基地在全球率先实现“一键炼钢出钢”,上海基地工厂旗下五个智慧制造项目获评“灯塔工厂”最佳实践案例,覆盖智慧计划、智慧生产、智慧设备管理、智慧质量管理和智慧物流五大模块,是钢铁行业中全球第三家、国内首家获评企业。鞍钢集团以钢铁主体产线智能化改造为抓手,近几年共组织实施智能工厂建设相关项目100多个,实施14条数字化、智能化产线改造项目,建成两条全流程智能化产线,在物流、炼钢、轧钢和物流运输区域,重点建设集控中心、智能工业机器人、无人化改造智能化调动系统等,其中,鞍钢集团自主建成全球最大铁前一体化智慧炼铁中心,融合了生产操控、设备监测、指挥决策以及工业大数据平台;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借助选矿智能系统,年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1.5%;鲅鱼圈钢铁基地建成沿海绿色智慧透明工厂,热轧废品率降低70%,厚板质量波动率降低20%,劳动生产效率提升1.5倍以上,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建设新标杆。

  然而,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体现在停留在数字化且应用场景建设较为落后,即使为数字化,整个钢铁行业仍旧没有比较成功且具有普适性的数字化场景,智能制造对于全流程的渗透率较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技术缺失等。2022年2月,《意见》指出,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但截至2022年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8.6%,同时仅13家工厂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之路依旧任重道远。造成现状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从生产本身看,钢铁生产具有工艺流程复杂、过程不确定因素多、物料管控难度大以及终端产品性能多样化等特点,智能制造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具体把握,需要高精尖技术的积累和突破;二是从行业特点看,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当前行业集中度较低也密切相关,钢铁企业间发展阶段和方向不同,对于相关投资成本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异,并且智能制造项目以大中型钢铁企业为主,整体发展程度不平衡。三是从行业标准看,目前缺少样板工厂引领,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清晰的路径,缺少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三)对信用评级的启示

  兼并重组、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三方面对钢铁企业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评级机构需要及时调整,以便做出审慎合理评价。

  目前,针对钢铁行业层面,评级机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政策影响、行业周期、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但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其所面临的行业基本面风险较为类似;具体到微观的钢铁企业层面,风险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原材料自给率、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库存处理、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等方面。现阶段,兼并重组、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这三方面对钢铁企业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并且将会在悄无声息之中拉大企业个体之间的差距。尤其是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未来可能对企业的财富创造能力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转化。评级机构也应当根据行业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便对钢铁企业做出审慎合理评价。

  但是,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将三个方面作为评级指标纳入钢铁行业评级模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从指标本身来看,钢铁企业要达到兼并重组后的完美协同、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的成熟阶段仍需要一段时间,即使作为模型调整项,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尚不能准确预测。二是从外部衡量来看,定量上,特别是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难以进行数字量化;定性上,政策层面尚未出现明确的标准文件,行业内尚未出现可以参考的标杆企业,仍缺乏具备客观独立性的评判标准。

  现阶段,虽然将三个方面作为评级指标纳入钢铁行业评级模型存在困难,但我们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宏观层面,重点关注与这三方面有关的政策支持,将其对行业的影响进行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在评级模型构建中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2)微观层面,重点关注钢铁企业在兼并重组方面的进程、整合协同的成效,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做出的实在成果或者与此有关的战略规划,以便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准确判断。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