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家电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2023年06月30日10:11    作者:弓艳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家电行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具备消费与制造的代表,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产业联动、产业集群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改善,引领产业升级。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家电行业柔性供给与改善型需求并存,业绩表现分化程度更加明显,行业整体债务压力继续下降,行业信用状况稳定,预计2023年下半年行业发展应超过预期,但需关注业绩大幅下滑企业后续经营改善及外部支持力度情况。

  行业政策: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更高的位置,2023年的经济工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之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合力推进家电消费和生产制造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产业联动、产业集群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改善,引领产业升级。

  行业环境: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房地产拉动需求下降程度收缩,柔性供给与改善型需求并存,产业联动和业态创新依然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随着国内稳增长、促销费、加速产业升级发展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家电零售市场活跃程度增强及供给端景气度有所提升。预计2023年下半年家电消费超预期恢复。

  经营概况:从家电行业业绩情况来看,其分化程度更加明显,头部企业以稳健增长为主,利润空间保持明显优势;业内其他绩优企业营收增长继续扩大,盈利水平明显上升;业内表现不佳企业2022年收入下降幅度更加明显。2023年一季度,业内绝大部分企业业绩抬头,利润空间有所提升。截至2023年3月末,业内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财务杠杆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相对较高,整体看,近半年以来,业内企业的杠杆率有所波动。

  债务压力:2022年10月以来,家电行业新发债券延续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疲弱态势,无论从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但期限结构有所调整,中长期比例增加,业内存续债券期限结构有所优化,自2023年6月,未来一年内偿债压力较低。预计2023年下半年家电行业整体偿债压力有所下降。

  信用质量:从家电发行主体级别分布来看,家电行业债券发行仍主要集中在高信用级别的企业;但2022年10月以来,新发债级别中枢向下移动,涵盖范围也有所扩大。2023年以来业内发债企业信用级别保持较稳定,2023年下半年仍需关注业绩大幅下滑企业后续经营改善及外部支持力度情况。

  行业政策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更高的位置,2023年的经济工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之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合力推进家电消费和生产制造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产业联动、产业集群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改善,引领产业升级。

  “十四五”规划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多则规划纲领性行业政策,推动中国产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将成为2023年的工作重点。202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了广东、山东等多个家电相关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促进家电行业朝向智能、绿色方向进一步发展。整体看来,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质量发展放在了更高的位置,2023年的经济工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之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合力推进家电消费和生产制造升级发展。

  从家电行业具体政策来看,2022年7月28日,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鼓励基本装修交房和家电租赁,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优化绿色智能家电供给,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加强基础设施支撑,落实财税金融政策等九大方面,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低碳、绿色、智能、时尚家电需求为目的促进消费升级和促进家电消费持续恢复,拉动家电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

  2022年10月9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等要求的公告》,指出GB/T 17465.1—2022《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7465.6—2022《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第3部分:标准活页和量规》等2项新版国家标准将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对2项旧版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整合,涉及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以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2022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电风扇两类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修订)的通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电风扇两类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修订总体情况,明确了有关产品实施规则的适用范围、依据的能效标准、实施时间等内容。二是两类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主要包括实施范围、标识样式和规格、能效检测、标识信息的确定、标识印制加施和展示、标识的备案以及公告等具体内容。规则自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2022年11月1日前出厂或进口的产品,可延迟至2024年11月1日按修订后的实施规则加施能效标识。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原质检总局)共发布了15批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覆盖家电、商用、办公电子、照明等41类产品、约290万个产品型号。从实施效果看,能效标识制度是推动落实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的重要手段,是消费者选购高效节能产品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有利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引导低碳、绿色消费。

  2023年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经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确定了100家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群认定有效期为2023年至2025年。其中涉及家电行业的包括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广东省廉江市小家电产业集群、山东省博兴县商用智能厨房设备产业集群、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绿色家居产业集群、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LCD面板显示产业集群等多个家电较集中区域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促进行业发展。

  2023年6月9日,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统筹组织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工作。该通知是继2022年7月以后,再次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全面深入开展产品更迭,促进改善型消费的又一有力举措。

  行业环境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房地产拉动需求下降程度不断收缩,柔性供给与改善型需求并存,产业联动和业态创新依然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随着国内稳增长、促销费、加速产业升级发展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家电零售市场活跃程度增强及供给端景气度有所提升。

  2022年10月以来,家电行业供需两端均产生较明显的变化。从供给端来看,家电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人工成本同比有所增加,行业制造成本上升;下游渠道方式的转型升级对家电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线上销售渠道发展步伐加快,使其逐渐成为家电行业下游渠道的主力之一,大数据、云计算、算力、AI、5G等新技术对家电产品的兼容性、适配性、融合性,服务模式的场景化、体验感、个性化,提出了更高柔性生产要求;另一方面,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家电企业逐步进入了全面绿色转型升级的阶段,绿色产品、绿色厂区、绿色供应链,产品碳核算、ESG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均需要家电行业上下游产业联动、甚至共享才能实现创新与突破。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品类产生明显变化,需求呈现个性化、智能化、健康化特点,经过多年发展大家电的市场已经成熟,未来需求程度降低,主要以市场存量更新为主;以洗地机、吸尘器、集成厨电、烘干机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产品,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2023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4.57万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投资累计同比下降6.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7.9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3%。其下降幅度比2022年前三季度均有所放缓,抑制房地产对家电行业需求拉动程度有所降低。2022年,家电行业总出口规模同比下降10.9%,境外需求有所收缩。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稳增长、促销费、加速产业升级发展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家电零售市场活跃程度增强及供给端景气度有所提升;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时,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指引下,境外市场也有望得到恢复增长。

  经营概况

  从家电行业业绩情况来看,其分化程度更加明显,头部企业以稳健增长为主,利润空间保持明显优势;业内其他绩优企业营收增长继续扩大,盈利水平明显上升;业内表现不佳企业2022年终收入下降幅度更加明显。2023年一季度,业内绝大部分企业业绩抬头,利润空间有所提升。截至2023年3月末,业内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财务杠杆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相对较高,整体看,近半年以来,业内企业的杠杆率有所波动。

  2022年10月以来,政府逐步细化家电行业发展标准,引领家电消费和生产制造双升级,人民群众对低碳、绿色、智能、个性化家电的需求提升,家电企业业绩表现分化程度也随之加深,提质扩容成为家电企业的经营分化的焦点,一些品牌较好,产品竞争力较强,市场容量较大的企业无论从收入总量或是从利润空间都表现较好。家电行业需求拉动仍主要依赖于改善升级,整体看,其柔化生产与改善需求并存,对产业升级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了家电企业业绩分化程度加深。

  2022年全年较2022年前三季度,家电行业业绩分化程度更加明显,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头部企业仍以稳健增长为主,利润空间依然保持明显优势;除头部企业外,在前三季度表现绩优企业营收增长幅度继续扩大,毛利率也继续增长,盈利水平明显上升;而在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的企业,年终下滑更为明显,个别企业营收大幅下滑,研发动力不足,利润空间微薄,同时受累于期间费用控制不利,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减值损失持续较大等影响,导致年终出现大额亏损。小家电类及医用家电类企业其利润空间虽然受市场充分竞争影响有所回落,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一季度,随着促改及经济稳增长为核心的政策的不断落地,绝大部分业内企业业绩抬头,利润空间有所提升,有所波动;预计2023年下半年家电行业整体偿债压力有所下降。

  从资产规模及资产负债率来看,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整体看,2022年末较2022年9月末,杠杆率有所压降,但2023年一季度末又有所回升,有所波动。

  债务压力

  整体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家电行业新发债券延续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疲弱态势,无论从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但期限结构有所调整,中长期比例增加,业内存续债券期限结构有所优化,自2023年6月,未来一年内偿债压力较低。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金牌厨柜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家电企业发行5支债券,募集资金合计38.329亿元。家电行业的债券发行量仍然延续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疲弱态势,无论从债券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规模均同比下降。从新发债的类型分布看,2022年9月以来发行了2支可转换债券、1支私募债、1支中期票据、1支一般公司债,相较2022年前三季度,类型分布较为均衡,超短期融资券数量锐减,可转换债券发行重新向好;从债券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债券比例增加,新增短期债务压力较少。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家电行业到期债券共计9支,共计总偿还量为87.00亿元。截至2023年6月18日,家电行业债券总体规模有所下降。从未来到期债券分布来看,集中于未来一年到期偿付的债券余额仅为65.00亿元,占全部债券余额比重为25.66%,未来一年内到期债务压力较低,未来一年需到期偿付的业内企业主要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和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年内到期的债券占比为24.20%;2~3年到期的债券占比为29.05%;3年以上到期的债券占比为21.08%;期限结构较为均衡,与目前行业经济情势适配度较高。总体看,因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家电行业中长期债券比例增加,自2023年6月,未来一年短期债务压力较低。

  信用质量

  从家电发行主体级别分布来看,家电行业债券发行仍主要集中在高信用级别的企业;但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新发债级别中枢向下移动,涵盖范围也有所扩大。2023年以来业内发债企业信用级别保持较稳定,2023年下半年仍需关注业绩大幅下滑企业后续经营改善及外部支持力度情况。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家电行业债券的发行分布级别中枢向下移动,涵盖范围扩大,包括A+至AAA级别,AAA级别企业融资规模占比39.13%,AA+级别企业融资规模占比为13.04%,AA级别35.74%,A+级别主体发行债券为可转换债12.08%,A+级别主体发行债券含担保增信。从2022年家电行业实际发行债券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仍然是债券市场融资的必备要素。截至2023年5月末,家电行业存续债券中,AAA级别主体融资规模占比为51.33%;AA+级别主体融资规模占比为21.71%;AA级别主体融资规模占比为17.65%;AA-级别主体融资规模仅占7.49%,债券类型均为可转换债券,其中部分主体发行时含有担保增信;A+级别主体融资规模占比仅为1.83%,债券类型也为可转换债券,且该债券发行时含担保增信。综合来看,家电行业债券发行主要集中在高信用级别企业,但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新发债级别中枢向下移动,涵盖范围有所扩大。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促销费、稳增长政策信号明显,业内除个别企业出现亏损,普遍盈利,保持了一定的现金流入。另外,家电行业发债呈现疲弱态势,新发债及存量债务较少,且短期债务压力较低,为提供了业内信用质量保持稳定创造了条件。2023年以来,家电行业内各发债主体及债项的信用级别无上下浮动,信用质量保持较稳定的状态。但个别企业2022年全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也有出现亏损的情况,2023年下半年仍需持续关注这些企业经营改善及外部支持力度情况。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