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希望:政治局会议简评

2022年05月05日00:00    作者:任泽平  

  意见领袖丨任泽平团队

  政治局分别在4月、7月、10月、12月召开重要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布置下一步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传递“一个核心,八大举措”,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一个核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八大举措:

  疫情: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政策:退税减税降费+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投资:新老基建逆周期加码,适度超前建设;

  消费: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是关键,一揽子纾困;

  物价:做好能源和粮食保供稳价工作;

  房地产:适度放宽,因城施策,促进平稳,软着陆;

  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支持规范健康发展,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股市: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29政治局会议信息量很大,提振信心,我们的解读概括为一句话:点燃希望。会议对稳增长稳就业、抗疫、房地产、平台经济、资本市场、物流、供应链等都提到了,提法很积极。

  1  宏观总基调:轰油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429政治局会议传达宏观政策总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部面临疫情频发、房地产低迷、中小微企业生产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外部面临输入性通胀、美联储加息、地缘冲突等情况。2022年经济形势的四大关键在于:兼顾科学防疫和复产复工、房地产软着陆、新老基建和货币政策逆周期加码、市场主体信心恢复。

  当前宏观政策进入轰油门阶段,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决心巨大。“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1)总书记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2)国常会连续部署稳增长、促消费和投资、稳物价、稳就业、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等措施。3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效果显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推进;专项债提前发行,基建项目加快落地等。4保障物流畅通,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5宏观政策四部曲:不急转弯-慢转弯-转弯-轰油门。

  我们此前提出2022年宏观经济的关键词是: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提估值。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信息量很大,提振信心,我们的解读概括为一句话:点燃希望。会议对稳增长稳就业、房地产、平台经济、资本市场、物流、供应链等都提到了,提法积极。3月17日我们发布《从今天起开始乐观》以来,市场反弹筑底;4月6日我们提出未来关注五大结构性机会:受益于困境反转的、受益于稳增长的、受益于被误伤的、受益于政策友好的、受益于提估值的。

  在市场二次探底之际,我们维持上述判断不变。

  2  疫情: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将是未来疫情防控的主线索。

  “动态清零”总方针特别强调的是精准,要精准平衡抗疫和经济发展、正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4月27日,国常会就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确保车辆通行证应发尽发、快申快办、全国互认等。

  中国目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防控疫情最严格的。中国人口密度大、老人多、老人疫苗接种率不高、人均医疗资源有限,这是客观情况和主要顾虑。如果未来逐步放开,前提是需要加快提高老人疫苗接种率,重点防控并发症老人等重点人群,放开后疫情短期反弹实施精准抗疫有助于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在做好这些保障的前提下有助于经济社会恢复活力。(参考:《八大经济体的防疫策略、效果及启示》)

  3  政策:退税减税降费+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429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一是,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截至目前,“积极落实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分别于2022年4月30日前、6月30日前集中退还的退税政策”、“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财政政策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4月1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求是》杂志撰文,“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主要围绕:稳企业保就业退税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就业优先),挖掘内需(刺激消费、带动有效投资),推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低碳发展,以及改善民生等领域。

  二是,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的双重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宣布425全面降准0.25%+定向降准0.25%的组合,释放基础货币5300亿。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货币政策总基调,“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相比于宽货币,宽信用或许更为重要,央行新工具有望落地。国常会重点提及“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定向再贷款等结构性支持工具有望落地,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有观点质疑中国货币政策没有空间了,将受制于美联储加息和输入性通胀。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以我为主”,以国内稳增长为首要任务目标。部分投资者无非是担心中美利差倒挂所带来的资本流出压力,在“不可能三角”中,其实我们办法是有的,以前也这么做过。当前稳增长、稳就业是头等大事,其他的不必纠结,两权相害择其轻。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恢复,一定会增加海外投资者的信心,长期的投资者不太会考虑短期的利差,更多的是考虑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

  4  投资:新老基建逆周期加码,适度超前建设

  429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兼顾短期和长期。短期来看,专项债提前发行,新老基建逆周期调节作用正在显现。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5%;其中,3月广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1.8%,较1-2月上升3.2个百分点。一季度,电热燃气、交运仓储、水利环境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24.4%、8.9%和9.4%。

  从长期视角看,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到,“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总书记发言将基建提升到国家安全和长久发展的地位,全球都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一国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生产性”,“生产性”决定竞争力,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及其主导的国际秩序有了生命周期性质,从而无法逃脱由盛到衰的宿命。

  归纳近期政策,基建重点领域集中在:重要能源基地、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管道更新改造、防洪排涝设施、节能降碳技术、5G、数据中心、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等项目建设。

  有观点质疑中国基础设施没有空间了,我们的观点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怎么基建就没空间了呢?何况,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更新建设。中国城市的地下管网、人口流入地区的轨道交通等空间巨大,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更应该挑起大梁,投资空间巨大,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培育中国新技术、

  5  消费: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是关键,一揽子纾困

  会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为-3.5%,剔除价格,实际同比增幅为-6.04%。反映居民就业收入存在问题;3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18.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创2020年6月以来新高。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一系列促消费的途径及方向。

  从途径上看,一是要做好保供稳价。在疫情反复的特殊时期,保障粮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和大宗商品的稳价措施,加强日常监控和调节;二是创新消费业态及模式。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三是挖掘县乡的消费潜力。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四是增加就业收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五是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落实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

  从方向上看,要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促消费、保市场主体、保就业迫在眉睫。

  6  物价:做好能源和粮食保供稳价工作

  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供需缺口、美元流动性、地缘冲突,三大因素推升了全球通胀水平,也给中国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需持续关注地缘因素导致能源品价格上涨,以及猪周期拐点对CPI拖累减弱。3月PPI同比较上月回落、环比涨幅扩大,CPI同比涨幅扩大、环比持平上月,反映出一定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和PPI向CPI传导迹象。从商品来看,重点集中在能源、粮食、猪肉价格。从大宗商品价格看,截至4月29日,CRB商品、食品、食用油距年初分别上涨32.6%、19.6%和20.0%;ICE布油、CBOT小麦、玉米、DCE生猪距年初分别上涨37.7%、40.7%、37.0%和8.8%。

  7  房地产:适度放宽,因城施策,促进平稳,软着陆

  429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2022年至今已经有近百个城市加入到房地产调控松绑的行列,26个城市下调了房贷首付比,高达32个城市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15个城市放松了公积金贷款条件,25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二套房贷款利率,21个地区降低契税、对新市民等发放购房补贴,16个城市松绑了限售、限购政策。预计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因城施策稳房市。

  我们一直强调,当前经济形势的四大关键之一是房地产怎么让它稳,怎么实事求是。不上纲上线,客观评估房地产,不扩大不缩小,更不要妖魔化房地产。我们先简单算一笔账,房地产去年卖了18万亿,大家知道GDP是114万亿。什么概念?去年增长最好的一个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去年销了352万辆,增长1.6倍。但是我们算账,房地产去年是卖了18万亿,房地产还拉动了五六十个上下游行业,包括建筑建材、玻璃、水泥、家电等等。根据测算,房地产全产业链带动大约是30万亿左右。什么概念?房地产链下滑20%就有6万亿左右的缺口。新能源汽车去年增长1.6倍,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据,但是卖了352万辆,大约一二十万一辆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大约六千亿,不到七千亿。如果加上上下游,正负极材料、锂矿,包括一些软件开发智能驾驶等等,加起来我们预计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可能是一万多亿,不到两万亿。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增量1万多亿,房地产下滑20%就是6万亿。但是我们现在看,其实房地产今年下滑是远超过20%,我们1-3月份房地产销售是负的百分之三四十的下滑,这个巨大的缺口谁来弥补,如果弥补不了,今年5.5%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所以说,今年房地产的稳可能是实现5.5%目标的一个关键的变量。

  房地产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候,房地产有它的问题,比如一二线的高房价,三四线的高库存,我们待会再讲什么原因,怎么办。客观讲,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对经济、民生的贡献是巨大的,是第一大支柱行业;第二,房地产、金融和财政的循环拉动了我们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我们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我们有全球最发达的物流网络。还有就是民生,1998年房改以后,客观的讲,人均的居住面积和套户比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居住的品质也是明显的提升。我想过去这20年,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主要的,问题是需要发展当中来解决。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出现合成谬误,外部局势动荡、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反复,已经有两年多了,再加上前期的一些政策的叠加。所以,今年房地产的稳可能是决定经济能不能稳的重要因素,以及我们今年5.5%目标能不能实现的关键。

  房地产怎么稳?可能还是要实事求是,全国要素统一大市场提到一点就是人地挂钩,我感觉从一个研究人员角度这是一个认识的进步,但是能不能落实到各个地方,包括从中央到地方能不能实现人地挂钩,这么多年能不能落地,不要束之高阁。中国一二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的真正原因就是过去我们要搞区域均衡发展。所以,土地指标向东北、中西部倾斜,但是人口在大量的向东南沿海迁移。人迁移了,但是土地指标没有迁移,所以导致人地错配、供求错配,以及一二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我们搞租赁房、保障房主要在东南沿海城市群,千万不要再把保障房、租赁房指标又压到非东南沿海地区,因为那个地方根据我们测算套户比已经差距很大了,东南沿海套户比不到1,东北、西北都已经超过1.2,甚至1.3,而且未来随着人口迁出它的过剩会越来越明显。这是从人地挂钩长期的长效机制。

  短期来说要适当的释放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客观讲我们过去首付比,包括二套房首付比过高,包括我们对于落户门槛的一些限制,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也限制了一些真正的改善性需求。

  我们认为房地产仍然具有较大空间,可以在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64.72%,还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空间;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城市群还有住房需求缺口,可以通过人地挂钩和因城施策松绑满足市场化商品房需求部分;农民工、新毕业大学生、新市民等对住房刚需明显,我们建议今年应该大力大规模实施保障房租赁房建设,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就业,还能改善民生,这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有百利而无一害,德国、新加坡等都有类似的成功案例。

  8  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支持规范健康发展,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429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意味着平台经济监管政策进入长期稳定阶段,有助于引导积极的市场预期,同时随着集体措施的落地,平台公司的整改工作有望加快完成。

  要客观看待平台经济,平台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科技创新、保障民生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此次整改主要目的是长期规范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对此要消除误读,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将“平台”定义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双边或者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中国平台经济目前已走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飞速发展期。截至2020年,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4289亿元,已经占到全部互联网收入33%,同比增长14.8%,高于互联网业务6.4%的平均增速;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渗透率达30%;互联网支付占非现金支付金额比重达54%。第二阶段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监管政策密集落地。平台经济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规模资本的支持下,形成自然垄断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用户粘性更强,由平台垄断造成的危害消费者权益、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等负外部性可能更大;中央多次发声反垄断,促进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平台走到了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从企业个体看,互联网公司要从横向扩张转为纵向深入,保证自身高质量发展而不是进行无序的市场份额争夺;从社会整体看,互联网平台的社会价值要从促进效率提升与契约环境建立,转为在此基础上的公平有序共赢,促进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从国家层面看,服务国家新基建战略,助力提升政府科学治理水平,对内是经济增长新动能,对外是国家竞争新优势。

  9  股市: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注册制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具有重大深远影响,是监管重心的后移和监管制度的升级。第一,从整个资本市场看,上市门槛的降低势必带来自资本市场的分化。掌握技术的、有优良前景的、管理完善的公司将越走越远,而没有业绩的、质量较低的小公司被逐步淘汰。第二,从公司个体看,注册制使得企业融资难度较低,公司成长阻力变小。优秀的初创公司通过注册制上市,资金获取渠道的拓宽使得公司发展更加顺利。第三,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有机会与优秀的公司共成长,成为长期投资者。

  注册制改革这绝不是简单改变发行制度,而是市场和监管生态面临重塑。对比中美股市监管,要站在顶层设计高度审视注册制及配套制度,以注册制为抓手,重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以严格退市为后盾的市场生态,同时在立法、司法环节推进法律法规体系、惩处力度与投资者保护等外部环境改善,股市和新经济长期繁荣指日可待。

  4月21日,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疫情 稳物价 房地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