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红:加强和改进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1年12月03日19:38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继红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

  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形势正面临着新的变化: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由“重速度”转变为“重质量”,声誉风险监管要求由“常态”转变为“趋严”,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发展由“传统”转变为“融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迎来新的严竣挑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声誉风险管理,推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助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由“重速度”转变为“重质量”,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压力增大。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重速度”转变为“重质量”,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缓,由此导致商业银行的高速增长步伐也相应放缓。据2021年9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经济增长率为2.3%,经济繁荣、高速增长带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远去,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经营压力增大。与此相对应,媒体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负面报道时有出现,商业银行面临的声誉风险压力相应增大。 

  声誉风险监管要求由“常态”转变为“严格”,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2021年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与过去的规定相比,新规将声誉风险管理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站位更高,管理更细,要求更严。新规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对声誉风险的责任划分和问责处罚更加细化,明确了“董监高”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将声誉风险纳入了内部审计和监管评级范畴,同时突出了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新规的出台,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将声誉风险列为第二支柱,成为商业银行的八大风险之一,并指出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流程中。 

  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发展由“传统”转变为“融合”,商业银行声誉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催生了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新媒体广泛使用并与传统媒体互动发展,传统媒体加速向全媒体转型,全天候、全地域、全覆盖的信息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推动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负面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声誉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

  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均十分重视,但在声誉风险管理上,一些商业银行仍然存在若干问题。 

  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认识“片面”而非“全面”。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是衍生性风险”认识不深;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全局性、总体性、长期性把握不够;对声誉风险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形象、业务发展、市值稳定、员工信心等认识不足。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员工对声誉风险漠不关心,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与银行声誉风险息息相关,而认为声誉风险事不关己。 

  声誉风险管理模式“被动”而非“主动”。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由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内部因素引发,也可能由宏观环境、客户行为等外部的偶然因素引发。由此一些商业银行认为,声誉风险管理不可预见,不知从哪里着手、在哪里预防。同时,他们认为声誉风险不像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那样,可以通过模型或计量方法进行度量、通过具体的数字在财务报表上加以体现,声誉风险管理只能被动等待,事前难有作为。于是,一些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及早主动进行预防和管理,致使“出事慌张,无事泰然”“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疏于日常管理。如:事前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声誉风险预案,或者即使制定了预案,也是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平时没有或很少组织声誉风险演练,在突发声誉风险时混乱无序;不重视日常隐患排查,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不清楚;不注重对公开批露信息如年报数据的深入分析,对一些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敏感数据指标缺乏必要的准备。一旦发生声誉风险事件,则匆匆忙忙,千方百计急于平息事态。 

  声誉风险应对手段“简单”而非“丰富”。许多商业银行一旦发生声誉风险事件,第一想法就是“找组织”,即找当地宣传部门、银行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出面解决,存在依靠思想。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新闻机构有行使正当监督的权利,只要依法合规、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责,相关部门是不能擅加干涉的。有的商业银行则简单地想通过花钱解决问题,但是新闻机构坚持监督原则,花钱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一旦出现负面舆情就花钱解决,商业银行将陷入长期困扰。 

  声誉风险应对机制“滞后”而非“快捷”。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自媒体铺天盖地、人人都成为传播渠道的背景下,负面舆情一旦发生,将呈现光速传播,流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短短数小时就有可能发酵,成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舆情发生的前几个小时是最重要的时间段,需要把握“黄金两小时”原则,抓住最佳处理时机。但有的商业银行应对处置机制滞后,反应迟缓,层层汇报,反复研究,决策困难,措施缓慢,甚至在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后,两三天都毫无声音,也毫无动作,致使舆情持续发酵,“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影响。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综合要素整体优化的产物,是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结果,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声誉风险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变声誉风险管理“重术”为“重道”。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中,要注意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是指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方针,“术”是指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和手段。有什么样的理念、原则和方针,就会有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声誉风险管理的正确方式是将“道”与“术”有机结合,“道”为主,“术”为辅,“道”先于“术”,以“道”御“术”。极个别商业银行不在“道”上下工夫,不树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注重“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原则,不强调“人人都是企业形象”的员工行为规范,而是只在“术”上动脑筋,一旦发生声誉风险,只想正面去平息事件,什么方法都敢想,什么办法都敢试,往往由此导致更大的声誉风险,得不偿失。 

  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商业银行要坚持主动预防重于事后处置的理念,将声誉风险预防放到突出位置,做到声誉风险关口前移,不要被动消极等待,而要主动积极作为。一是要主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声誉风险各项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实现“制度管人”,筑牢声誉风险管理基石。二是要主动消除潜在声誉风险隐患,积极组织开展声誉风险排查,排查内容包括全辖客户、业务、系统、产品、服务、法律诉讼、案件等各个方面,深入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点、薄弱点和遗漏点,及时作出风险预警,提出风险缓释措施和整改建议,并对排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要主动将声誉风险管理嵌入新业务、新产品研发过程,与业务条线部门建立产品评估工作机制,从源头防范化解新业务和新产品隐患。三是要主动掌握负面舆情,实施7×24小时全网络舆情监测,第一时间掌握负面舆情,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处置化解声誉风险争取宝贵的时间。四是要主动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针对“两会”“3·15”“业绩发布”“春节”等敏感时期以及客户投诉、监管处罚等可能引发舆情的风险隐患,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变“灭火式”平息舆情为“修复式”形象再造。在发生负面舆情之后,商业银行不要仅仅停留在当好消防员“灭火”,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变危为机”,修复和提升企业形象。一是对媒体和社会公众态度真诚,不刻意掩饰。二是快速反应,立即采取行动,出台相应措施,将媒体反映的问题迅速整改到位,不能整改到位的要表达出整改的决心。三是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正面宣传新闻,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切,重塑企业形象。 

  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一是要积极主动与媒体沟通交流,争取媒体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要注重与媒体关系的日常维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拜访新闻媒体,了解媒体关注的方向和重点;主动邀请媒体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商业银行发展状况。三是要加强与上级监管单位的沟通,及时汇报衔接,争取指导支持。 

  变“部门流程”管理为“全员全流程”管理。一是要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力量,根据银保监会“授权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要求,配齐、配强声誉风险管理力量,明确声誉风险管理职责,负责声誉风险日常精细化管理、舆情全流程应对处置工作。二是要加强声誉风险培训,不但要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对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主体责任担当,把声誉风险提高到与业务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而且要提升全员声誉风险意识,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培训,使全行员工牢固树立“声誉风险无小事”“声誉风险管理人人有责”“重在预防”等意识,真正做到懂规则、知禁令,在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自觉,形成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要组织开展声誉风险演练,采取“观摩+演练”或“同业案例+场景设定”等演练方式,提升干部员工声誉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 

  良好的声誉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商业银行只有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不断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才能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本文作者介绍:重庆银行新闻发言人助理)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