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圆钉观察
“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何时?汉?隋?唐?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科举系统让普通老百姓拥有了阶级晋升的机会,这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的形式将知识分子提拔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主要社会途径之一。
当时的科举系统弊端较多,例如为统治阶级服务、没有公共教育只有私塾教育等等,大部分普通家庭无力承担这项长期投资,这种形式下的教育容易加剧阶级固化。尤其在农耕文明下,早让下一代从事农务,可以迅速获得当期回报。
然而到清末民初时期,积弱难返的中国被迫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与农耕文明不同的是工业文明需要专业教育才能长期从事工作。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开启了“识字运动”,如今如雷贯耳的全国知名高校均来自那个时期,公共教育开启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六七十年代高考制度一度暂停,5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大部分人未能正常进行公共教育,直至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再度开启大众对知识的向往热潮。不同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恢复高考后中国经济步入高速腾飞轨道,和平发展、技术不断创新的大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在线教育。
尤其疫情之后中国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猿辅导、作业帮等知名品牌充斥在大众的各类生活场景中,野蛮生长时期既为学生们的教育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家长焦虑、企业畸形发展等诸多弊端。
教育的“价值投资”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01 校外培训的连锁效应
2020年底至今,相关部门及各地政府开启对校外培训及其广告形式的处罚措施,保证性承诺、师资问题、贩卖焦虑、低价营销,近几年校外培训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弊端被逐一提及。今年初中纪委、新华社相继批在线教育乱象,教育部也再度强调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负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在美上市的相关教育类上市公司由此应声大跌。
各地政府、教委等相关部门为何给资本追逐的教育行业如此致命一击呢?减负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呢?
可能还需要从教育的目的说起。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3-18岁适龄人口数在不断下降,但该年龄段的在校生人数却稳中有升。可见随着高考扩招、城镇化推进之后,公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今年一季度在线教育户外广告的投放城市分布来看,上海、北京占比最高,分别为23.30%、17.92%;同为一线城市,深圳投放量显著低于北上,占比仅为2.87%;成都、西安、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投放同比上涨,分别为14.34%、11.83%、8.96%。
2020年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中上海、北京、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分列第1、2、4、11、12、18位,而且这几个城市除深圳以外,均有985、211这类知名大学,且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当地高校知名度这三大要素对在线教育的广告投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何在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在线教育户外广告投放反而占比更高呢?不应该是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教育资源相对比较落后地区更需要教育来改变未来么?
这里不得不搬出巴菲特老爷子的“价值投资论”及《罗辑思维》每年底都会举办的“时间的朋友”,而教育就是需要高成本、长周期投入,才能获得未来收益。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大多数普通家庭都无力承担基础教育成本,那些家长宁可让孩子早日工作,都不愿承受漫长的时间成本。在恢复高考至上世纪末,中国中专录取分数线一度高于普通高中。
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前,中国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当时普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普通家庭往往会集全家之力来供养一个大学生,其目的也就是为了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计划生育之后,80后、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经济成本看似下降,其实反而会提高很多,因为独苗往往是唯一的希望,此前好几个娃总能出一个人才的概率论已经不适用了。
因为希望的唯一性,所以导致整个家庭长期处在一个与其他家庭你追我赶的状态中,父母期望高、孩子压力大。在所有孩子受教育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与日俱增,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经济投入不断加码,从而形成“影院效应”。
一场电影的最后每位观众都站在座位上看了起来,尽管大家都站的摇摇欲坠,却没一个家长愿意率先下来。
如果把坐在影院里正常看电影比作公共教育,那站起来甚至站在座位上的观众就是那些校外培训或者学区房的倡导者们。
要知道第一代独生子女小升初、初升高的考试都是凭分数进重点中学,而现在重点小学、中学都依房而分。此前学习是实现家庭阶层跨越最公平的通道之一,但现在经济实力决定了孩子们未来的竞争起跑线。
没有经济实力就上不起那些培训课,上不起那些培训课就跟不上教学节奏,跟不上教学节奏就考不上好学校。反之有经济实力就上得起培训课、买得起学区房,即使家长底子薄,孩子也通过培训课达到所在学区的学习标准。
恶性循环之下导致的寒门出贵子的概率与日俱降,深圳四大名校的重点本科录取率超过90%,而普通高中考上重点大学的数量却屈指可数。
重点小学决定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决定重点大学,重点大学决定就业平台甚至未来的人脉圈子,这也是全国前十的各大高校在在职研究生教学领域办的火热的原因之一,封闭的社交圈往往让阶层呈现固化。
无论央企国企还是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厂,校招条件中都难免少不了211、985这样的字眼,在这些大型企业就业的大学生,收入高、福利好、公积金多,就能买到更好的学区房,如此便可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资本追逐教育类机构,也正是看到了中国家长的焦虑,所以贩卖焦虑、吹嘘师资等等成为广告主宣传的主题。
02 危险的盈利模式
据统计,2020年在线教育全年融资超500亿元,超9成流向网课业务相关企业,在线教育企业融资笔数占在线教育总体融资笔数的3/5;融资总额达到391.63亿元,占在线教育行业整体融资额的92.5%。
在启蒙和AI课领域,斑马AI课在三年积累后厚积薄发,迅速窜红;在大班课领域,猿辅导、学而思等争相奋进;在小班课领域,火花思维受到家长追捧;在一对一赛道,掌门教育口碑稳定;在素质教育赛道,编程猫和美术宝也都获得较大知名度;VIPKID则占据1对1英语赛道80%市场份额,成为赛道领跑者。
网课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呈现K型分化趋势:资本、流量、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向头部平台聚拢。行业呈现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头部与腰部、底部品牌差距拉大。大量实力不足的中小玩家出局,行业洗牌加剧。同时,头部品牌产品线越来越完备,留给新进玩家的空间越来越小。
从2020年初猿辅导亮相央视春晚开始,在线教育机构做大型节目、活动赞助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内猿辅导后续又赞助了多档网络综艺节目,此外还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赞助商,也是奥运史上首个专注于青少年在线教育的赞助企业;作业帮赞助了《向往的生活》等热门综艺节目;大力教育推出的瓜瓜龙系列,跟谁学旗下高途课堂等头部在线教育品牌均争相植入节目。
为追求增长速度,网课平台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营销获客成本和巨大的亏损。盈利成为悬在网课平台们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在财务健康的基础之上追求规模化增长,更快实现盈利,是所有玩家都需要及早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020年第三季度,跟谁学迎来了自2019年6月6日上市后首次巨亏,第三季度跟谁学营收19.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9%,却仍亏损9.325亿元,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营销投入高达20.56亿元,其中用于效果类投放的费用约15亿元。在过去的两个季度跟谁学的ROI从2降低到1.3,为追求增长多招收32.7万正价会员,却多花了17.25亿元的营销费用。
除跟谁学外,2020年底刚刚上市的一起教育也面临持续亏损的现状。一起教育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个月间分别亏损了6.56亿元、9.63亿元、9.74亿元,不到三年时间累计亏损达到25.93亿元。其他未上市的头部网课机构都也同样面临盈利难题。
据课题组了解到,2020年各大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已经超过盈亏临界点的2300元/人,达到3000元/人。
由于对于在线教育平台来说师资成本仍属成本大头,尤其一对一模式。为降低对师资的依赖,一些网课机构也尝试推出了AI互动课这一兼顾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教学形式,因为AI的技术运用能够让老师的人效比利用率提高,实现降本增效。
在对比AI课、小班课、一对一三种模式来看,一对一营业利润率最低,处于-7%的状态;从毛利率来看,AI课高达88%,几乎接近飞天茅台酒的毛利率。
三种模式的成本费用拆分来看,AI课的获客成本占比最高、小班课的营业利润比例最高、一对一的教师成本占比及每年单用户收入双高。
综上来看,这三种授课模式各有利弊,如何有效的相互组合在一起发挥最大效应可能将成为各大网课平台的降本增效关键。
一边是C端,家长焦虑,孩子培养成不与日俱增;另一边是B端,企业疯狂融资甚至长期处于广告宣传费用高于净利润的状态,如果长期不上市可能企业经营都难以为继。据传某知名英语在线授课平台的现金流只够维持两三个月,如果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血汗钱可能血本无归。
很多尚未上市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不采取提前收费、超时超额收费来缓解庞大的成本费用。
为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及存管有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该《办法》第六条规定,一次性收取费用不得超过3个月或者不得超过60课时,同时对提前收费时间也进行了规范化,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早于新课开始前1个月收取费用;按课时收费的,不得早于本门科目剩余20课时或新课开始前1个月收取费用。
网课平台对学员的预收费用其实类似于白酒等制造类企业的预收经销商的账款,本来应是企业的蓄水池,由于学员的课时并非实物,是未来时期所在平台教师要进行的授课行为,一旦发生家长集体退课现象,必将形成破窗效应。在教师的薪资与学员的学费之间,企业将处于两难境地。
故此,该《办法》还针对学员的预收费用规定要进入学费专用账户,用以保障资金安全。
或许在城市中培训课的钱对于这些家长们而言只是小数目,但对于另一部分孩子而言,公共教育就足以让他们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我们希望教育还回到无限接近公平的竞争状态,过度消费校外培训、在线教育不仅让原本的公共教育体系失去了意义,更让我们的下一代失去了对学习真正的目的。
(本文作者介绍:在热潮褪去、寒冬来临之时挖开每一座科技的崇山峻岭。)
责任编辑:范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