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举债是否会成为欧洲对抗经济衰退良药?

2020年09月05日06:40    作者:郝倩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郝倩

  此次疫情危机给欧洲带来的最大转变,大概就是放弃了欧债危机期间席卷欧洲的财政紧缩战略,转向以高举债刺激经济,求增长的战略思路。因为如此,如今全球国家债务占比GDP最高的十个国家中,欧洲占六席。

  德国财长日前正在起草政府预算计划,可能会增加至少800亿欧元的债务,以支撑各种对抗疫情的刺激和救助举措。虽然还没有官宣,这条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最终的预算数字还有待德国政府内部商议,德国财长的想法是新债务大概不会超过1000亿欧元。这么一来,2020到2021德国国家债务与GDP比例可能会从2019年的低于60%,激增至77%左右。公共板块预算赤字将达到GDP的7.5%,与去年1.5%预算结余相差甚远。

  为了达到借债目标,今年联邦政府已暂时取消了联邦借贷的上限,一改其一贯节俭持家的作风。

  可若不追加债务,今年的经济衰退态势又将如何扭转?

  ——大笔举债的欧洲

  即使是强大自律如欧洲战车,德国二季度GDP同样萎缩10.1%。没有任何欧盟国家逃脱了经济涨幅为负的厄运:欧盟整体GDP增幅为惨淡的负11.9%,创1995年以来最大跌幅,其中西班牙的缩水幅度最大,其次是葡萄牙。

  就在本周,野心勃勃的法国政府同样大手笔地公布了1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助力产业重启,拯救就业率。按照法国总理卡斯泰的说法,“与国家财富作比,这是目前欧盟主要国家中最为规模浩大的复苏计划”,是要在2022年之前回到危机前水平所必须的公共花销。

  二季度,法国的GDP增幅呈负的13.8%,法国央行的预计是今年全年的GDP缩水幅度大约是10.3%,并可能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7%和4%的增长。

  和大笔举债投资经济相比,法国政府相信“不作为”是更差的选择。哪怕现在的公共财政因举债被降级,也比任由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无法自拔要好的多。

  只是这么一大笔钱,究竟从哪里来?

  按照目前的计划,1000亿欧元中有四成来自欧盟7500亿欧元复苏计划中的一部分,剩下6000亿欧元则需要由政府,以及法国国家投资银行来共同负担。如是操作,法国政府可避免对居民和企业增税,又不至于将自己逼入绝境。法国政府的期望是因此可以重启经济,终极目标是这一大笔债务可以在2025年之前完全被消化。

  法国人的想法并不是特例,而是现在欧洲的共识。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给国家经济带来的重击,欧洲所有国家都加大了开支。其中,英国的债务是自1961年3月以来首次达到与GDP持平,总额高达2万亿英镑。英国被誉为“不惜代价”的八零后财相苏纳克今年2月份上任,也算是临危受命——一上任就要面对疫情打击下英国经济停滞的烂摊子,算得上是二战以来英国所经历的最大挑战。

  苏纳克在上任时被问到准备如何扶持受疫情重创的经济,他的回答是“不惜代价”。之后,的确在花钱,拨款的问题上,苏纳克的出手阔绰,收买了不少人心。最值得强调的是,此次在扩大财政开支这个问题上,英国各党派几乎达成了一致——虽然这种慷慨也让英政府的债务迅速累积。

  况且,英国的财政开始扩张本来就不是从疫情之后才开始。英国首相约翰逊一直都在推进扩张性,刺激经济增长的预算案。所以英政府近两年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基建投资和减税措施,将之前的财政紧缩政策做了反转。

  ——全球债务榜前十名欧洲占六席

  债务与GDP之比一直被视作一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决定性指标之一。这个指标是一国还债能力的有力参考——比如一个国家需要几年才可能还清债务。通常而言,比例越高,违约风险越大。所以,一直以来,很多国家都在极力拉低这个比例,确保本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安全。

  在疫情带来经济衰退的特殊时期,对政府还债能力的挑战也在加大。这其中的悖论就是,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政府越是要加大借贷,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但是若一个国家债务违约,会直接引发本地和国际市场的金融恐慌。

  BuyShares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所有债务占比GDP最高的10个国家中,有六个国家都来自欧盟。日本是债务占比GDP最高的国家,比例268.21%。希腊和意大利分别为第二和第三,该比例分别高达214.29%和156.92%。英国是榜单第十名,债务几乎与GDP持平,为100.87%。

  虽然美国在这一“榜单”中排第五,债务占比GDP为136.69%,绝对债务的水平却是最高的,为26.71万美元,几乎是日本国家债务的两倍。但日本的债务基本为内债,违约风险很低。

  出手阔绰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直接推高了美国的国家债务。有趣的是,尽管美国债务达到创纪录的高位,股市却疯狂反弹,迅速收回了3月份的损失。

  相比而言,美国并没有为降低债务做出太多努力。多年以来,美国国会的逻辑就是明日的经济增长会令今天的债务相形见绌。只是这一次对抗疫情,或许多年以来的逻辑并不会继续像以往一样屡试不爽。

  其他一些债务高企的国家同样在寻找一些途径来减轻债务风险。例如,若是通过债券举债,政府及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又可以避免提升税率来弥补开支漏洞。同时,目前欧美国家都处在一个低税率的区间,希望可以以低廉的借债成本刺激经济增长率和税收。

  ——走出衰退的一剂良药?

  虽然债务水平激增令人堪忧,但古往今来诸多经济理论依然倾向于以类似的方式为经济纾困,措施无外乎降低利率,增发货币,以及刺激工业生产以及居民消费。这正是欧盟各国这几个月一直在做的,与十多年前欧债危机时德国竭力倡导节省开支的情景做对比,态度和策略都有很大变化。

  英国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超过20%,是自1955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季度下滑。从英国上一次经济衰退的教训来看,自金融危机之后的2008年二季度开始,英国曾经历了持续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政府的财政赤字几乎翻番,结果英国走过长达10年的财政紧缩严冬,削减了很多的公共开支。类似的,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衰退同样持续了19个月,就业率更是在经济恢复增长数年后才回到危机前水平。

  为了应付上一轮的金融危机,欧盟全境都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当年这些财政紧缩政策也留下了后遗症,让整体经济迟迟没有恢复元气。显然,这一轮欧盟再愿噩梦重现。

  或许还有一个令人憧憬的未来,就是因疫情而蓬勃发展的疫苗和药物研发突破,可能会助力欧洲接下来的经济复苏。问题是即使欧洲在这一领域成就斐然,又能对整体经济产生多大规模的拉动?在欧洲,德国的服务业板块占全国GDP的六成,英国是七成,与法国持平,消费者信心的确是经济复苏的重要砝码。

  眼前的困境也是很明显的。各国政府都投入了耗资不菲的经济急救包,还在努力追加,经济衰退能否逆转依然未可知,起码二季度的数字显示欧洲多国依然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

  市场仍在等待圣诞前剩下这几个月无论是量化宽松还是降息,各国央行都已经竭尽全力,继续前冲的空间所剩无几。接下来若要继续举债,也难免会面临高成本的窘境。

  谁也没有水晶球来透视未来,等到政府输血告一段落,针对届时的经济表现,对于“财政保守主义”还是“财政不负责”的争论才会真的有个结论。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责任编辑:杨亚龙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