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秦朔
上周“大视野”写了当前金融市场和上市公司债务爆雷的问题,提醒各界高度重视。近两年,对不少企业和投资者来说,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
我们上周的一篇10W+文章,《深圳,一个“85后”房产中介导演的20亿私募骗局》,反映的也是这种情况。
这些文章刊出后,周围有些朋友说,形势如此严峻,理财产品是不是都不能买了?刚买了房子是不是要在高位站岗了?股票是不是永远不能解套了?等等。
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但也过度了。如同我在《中国经济的韧性到底在哪里》等多篇文章中提到的,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我一直有信心。直面问题,不是要否定大势;相反,只有认真解决问题,大势才能变成现实。
1.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为何要有基本的信心?
结合上周的一些体会,再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只要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光是衣食住行的维持性消费就是一个大市场,坏不到哪里去,更何况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要继续升级。
上周上市公司中报预报开始爆雷,东阿阿胶(000423,SZ)预计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75%-79%,很吓人。我去查资料,意外发现调味品公司海天味业(603288.SH)的市值已经2700多亿了,比百度还高,是东阿阿胶的十几倍。我们每天都用调味品,海天味业体现了典型的、品质化的日用民生消费的价值。它的市值,中国没几个互联网公司赶得上,去年它的净利润是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以上。要说经济基本面,我认为海天味业远比东阿阿胶更能代表中国。
其次,中国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实情,但由此也造成了错落有致的中国雁阵。上海对标的是纽约和伦敦,现在思考的是诸如明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后的问题;深圳对标的是硅谷,做的是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城市、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首选地、力争达到相当于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体营商环境排名前30名的水平这样的事。这是一个什么目标呢?按照去年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上年的78位跃升至46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这个报告在中国选取的样板城市是上海和北京,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深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前30名的水平,实际就是说,深圳在营商环境上要比上海和北京都强一截。真是可贵的雄心!
相比上海、深圳,中国的相对落后地区忙的是精准扶贫和引进工业项目,带动地方GDP,现在有不少沿海地区的发展型干部都调到了相对落后的地区。全国一盘棋,此起彼伏,比学赶帮,无论是排头兵还是落伍者,都有目标和要求,都停不下来。一个地方的主官要想不作为,光靠动动嘴皮子讲政治正确,是呆不下去的。
2.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就是中国一些地方的创新驱动已是进行时,开始自生长。
上周我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企业家交流。未来科技城是2010年前后由中组部、国资委推动的,是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所规划的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性的未来科技城一共批了四个,即北京、天津、武汉、杭州。杭州批的最晚,但势头最猛。从2011年挂牌到2018年,在这块规划区面积为12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从3万增长到30万,区内企业收入从200亿增长到5000亿,企业数量增长到1.5万多家,税收从11.7亿增长到285.6亿,已上市企业有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有28家,产生了几十个独角兽。而且,这种势头只是开始。
我向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一位干部咨询,为什么杭州发展最快?他说,关键是人才,关键是民企,活力和希望在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化与创新。
这里的人才主要有四类:海归系,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截至目前,累计引进两院院士10名、海外院士5名、海归人才3126名(其中国家级136名、省级193名),是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最密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
政府干什么?大力促进资源集聚,帮助构建创业、投融资、商务、法务、生活服务等生态,形成以“梦想小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创业社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引进科技文献查询系统和世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集中购买服务器和基础软件,向阿里购买云服务,面向创客免费开放;与浙江大学全方位合作,浙大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全面开放。当然,税收等优惠政策也是需要的,虽然做不到像深圳那样,对急需人才由政府补贴个税、使个税水平向香港看齐,但也有一些措施,比如阿里系的创业者,个税交的多,缴后如果再创业投资,政府会从支持投资的角度退回一部分个税。
从中国几个未来科技城的发展看,一个地方,能不能把创新经济搞上去,不是看有多少央企国企下属公司进驻,不是看规划的面积有多大,规划的产业有多牛,而是要看有创造力的天下人才愿不愿来,来了能不能成事。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有知识和技术、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的竞争。杭州未来科技城的30万平均年龄32岁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外地迁来的,他们在此汇聚,创造,交融,这是最最宝贵的、决定性的因素!
正是目睹此情此景,今年6月13日,李总理说,宋代诗人描绘六月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也可以说是今天创业创新异彩纷呈、展现无限生机的生动写照。
除非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了,不鼓励创业创新了,心有旁骛了,否则,我们中国经济的动能是不会消失的。阶段性调整,乃至较为漫长的结构性调整,都逆转不了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3.所以今天看中国经济,已经不能用“统”的眼光,而要用“分”的眼光。
经济是分化的,分层的,有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有的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们要做的,是仔细研判“萧萧下”背后的症结到底是什么,“滚滚来”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去伪存真,激浊扬清,而不是一概而论,大而化之。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后,经济学家们各取所需,有的认为经济已经企稳回暖,无须政策刺激;有的则认为经济先行指标纷纷下滑(如房地产销售、土地购置和资金来源回落,采购经理人指数订单和出口订单下降),金融结构趋于恶化(如社会融资中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短期贷款、短融占比上升,表明金融机构对企业十分谨慎甚至不信任),中小企业申请破产量大幅增加,需要当机立断。
我的观点一直是“综合施治”或“系统施治”,我不认为政策刺激能起到多大效果。不再赘述。
这里想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是,大规模的政策刺激要非常审慎(主要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大尺度的政策调整也要十分审慎。简单说就是,与其政策刺激,不如政策明智。
从最近几年我在各地的调研看,地方上和行业中有些迷茫的是:
一是干部怕出错和问责,因此有平庸化倾向,这一点中央已经在强力校正;
二是现在花在经济方面的时间相对在减少,非经济的任务和考核越来越多,形式主义总减不下来,不少干部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已经不只是996,而是早睡早起(加班到凌晨2点,8点多又上班),疲于奔命,这方面有待大的改进;
三是某些政策的出台往往采取大转向、大调整、大整顿的方式,且非常突然,如海外投资、资产管理、网贷、房地产销售和融资、IPO、上市公司减持、药品审批等等方面的调整,忽上忽下,忽松忽紧。不少整顿确实是必要的,但缺乏预见性和系统性,整顿的节奏和最终方向也没有确定性,加上政府机构调整,往往出现真空,整到什么时候结束下面也不清楚。不仅在金融领域,在环保、教育、文化、互联网等方面也都存在类似问题。比如,京津冀地区有的年产能上千万吨的大型钢铁厂因为环保原因要搬迁,计划在一市之内搬远90公里,既耗费巨额资金,对空气质量也很难带来显著改变,企业负担则骤然加大,甚至有倒闭风险。此类因为一个方面政策的单兵突进所带来的整体决策行为不科学、不协调、过快过急的问题,真的不少。
现在一谈政策,似乎就是降息、减税、加大基建力度等等,这个思路的前提是,政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力度问题和松紧问题。而在我看来,政策本身是否合理、是否明智,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中国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实事求是是硬道理,中国是大船,大船摇来摆去的影响比小船大得多,务必要慎重。政策制订者和监管者,一定要和政策施加影响的对象进行沟通,力求找到更富弹性的建设性空间,将结构性改革的阵痛降低。
4.接下来,再来谈谈企业这一端的问题,这里聚焦于企业和企业家的诚信问题。
所有爆雷的背后,要么是造假欺诈,要么是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出现大的意外,要么就是企业自我估计太高,明明做不到,却要搏懵。
博懵是广东话,就是机会主义,用蒙骗的方法占便宜,碰运气。
在近年的爆雷事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康得新的钟玉。2017年在亚布力论坛上听他的主题演讲,深深钦佩,觉得康得新就是中国的3M,是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华为。
钟玉说,北京一位部长对他说:“以前我对我国光学膜发展一直很焦虑。大家都知道,手机、电视机中要用到6到10层光学膜,显示技术涉及三种光电材料。美国康宁垄断了玻璃,德国默克化工垄断了液晶,光学膜则被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所垄断,假如发生国际封锁,中国的显示屏停产,作为现代信息战将何等危险。万万没想到你们康得新这家民营上市公司居然打破了垄断,不但做了,还做到了全球最大,改写了全球光学膜产业格局。”
掌握行业全局的部长对康得新都如此评价,地方领导厚爱有加,投资经理如获至宝,也就可以理解了。去年5月,苏州市委组织“思想大解放”专题学习,钟玉应邀出席,作为唯一的企业家代表做了“解放思想破定势,全面创新强动力”的主题演讲。谁能想到一年后,他就因涉嫌犯罪,被苏州张家港警方刑拘。
钟玉对苏州各级领导说,康得新已是全球最大、唯一的光学膜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在新兴显示领域,比如裸眼3D、大屏触控交互、显示材料,以及柔性材料方面都已成为全球领先者;康得(康得新母公司)打造了全球唯一领先的汽车轻量化碳纤维平台,2020年为商飞配套,将来波音也将会和我们合作。“目前,康得新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构建了新材料、智能显示、碳纤维三大核心业务,聚焦在以消费电子、印刷包装为核心的消费;以车辆、高铁、船舶、航空航天为核心的交通;以裸眼3D、SR、大屏触控为核心的新兴行业;以光伏与风力发电为核心的新能源;以涂布材料和智能显示为核心的医疗;以及以智能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等六大核心市场,成为了中国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高科技平台企业。”真是太高大上了,而且门类很全。
那么事实如何呢?
根据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发出的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康得新前30大客户中,大部分客户都是假的,采购方面通过人为使用假公章来虚构采购。公司出口业务也存在造假,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公司出口业务很多都是假的。
要说1988年创业、有过多项技术发明的钟玉是个骗子,似乎有点苛刻,但把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弄到退市边缘,让多少投资者亏得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则百分之百难辞其咎。
从我的理解看,钟玉和当年“银广夏”那样的完全造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康得新不是凭空造假,而是有一定的业务基础,某些业务在行业里还有突出地位,钟玉是在这个基础上夸海口,唱高调,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的,刚刚研发的说成世界领先的,100%做了的说成做了500%或者1000%,以此感召和忽悠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支持,越滚越大。
一个不诚实的人。一个讲大话的人。原来是一件穿在外面的像样的衣服,只不过有几个瑕疵点,越说越夸张,瑕疵越来越多,变成谎衣了,讲着讲着,自己也信了,深入脑子里去了。
5.残酷的是,钟玉不是个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数据,资本市场2018年度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机构共1251家(其中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416家),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个人共2333人(其中上市公司相关人员1306人),从违法失信行为情况看,信息披露违法失信行为仍然高居首位,占比50.1%。
失信不是一个两个,它是结构的一部分。
曾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正庆在回顾1990年前后的三角债危机时说,“简言之,就是没有那么多钱却偏要搞那么大的建设;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却偏要追求那么高的产值;本来应该关停并转的企业却偏要继续维持生产。这些都涉及了国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
同样地,数百家上市公司的上千失信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控制力,却偏要给市场造成一种印象,他们有那么大能力和控制力!
最近两年我一直在跟踪研究的中国巨石的总裁张毓强说,不少民企是输的起、赢不起。困难的时候,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踏踏实实,犯不了什么错误。顺利了,政府表扬了,银行支持了,就开始拼命扩张,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丧失了清晰认知,明明不是真懂的也装懂了,就偏离了务实之道。
还有一位浙江著名企业家对我说,身边倒下的一些明星企业,原来的能力其实是举80公斤杠铃的,方方面面支持他加杠杆,政府支持他大干快上,他也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举200公斤、400公斤的,结果一去杠杆,真让他举400公斤了,一下子就垮了。
我为什么不主张政策刺激?就是因为市场上有太多公司,习惯了靠风力、浮力而不是能力、实力去飞翔和游泳。现在的确很可怜,但一旦刺激,解困了,又会故态复萌,满口发射“世界领先”的卫星。
我们中国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国家,很多规划都超前实现了,但信用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在我看来,到明年实现不了。规划目标中说,“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这么多爆雷声,人们会满意吗?
为什么撒谎吹牛讲大话不负责任,却如此流行?有什么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制度的、信仰的、市场的原因呢?就不展开了。
打造了小霸王、步步高品牌的段永平曾说,为什么人们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去做呢?那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而“做对的事情”,就是发现错的时候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他认为好的公司一定有一个长长的“Stop doing list”,就是“不为清单”,不做什么的清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关于康得新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必须讲真话做真账,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不操纵股票价格。这也是“不为清单”。
钟玉今年69岁了。他已被终身市场禁入。在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巅峰声望上掉下来,还有机会再次起来吗?让我们善意地希望吧。也希望他的教训能警示所有比他年轻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企业家的教训,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伤害。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如果想有这样的明天,需要记住:从今天起,做一个诚实的人。
(本文作者介绍: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