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2005年多项举措惠泽百姓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6:07 消费日报

  本报记者 顾克非

  2005年是“十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在这一年中,国家采取了关系到国计民生各个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这些举措对我们现在和今后的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把老百姓最关注的2005年消费新举措略加整理和评述,以重温政府的贴心之举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个税起征点提高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从800元提升至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600元后,工薪层有望每年减负300亿元,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工薪阶层受益最大。个税起征点大幅度提高,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负担较重的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费税前扣除上的问题,更有利于与基本生活费用增长的趋势相适应,更有利于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更加有利于扩大全社会的内需不足问题。

  政府重拳抑制房价

  今年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3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3月17日,央行出台以调高房贷利率、提高首付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房贷新政策,谋求抑制房价猛涨,控制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了调控的主要政策措施。

  这些重要举措给疯狂涨价的楼市泼了一盆冷水。2005年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年。在这些政策重拳出击下,上海、南京、杭州、青岛、温州等城市楼价得到抑制。宏观调控之举,让老百姓看到政府稳定房价的坚定决心。虽然2005年平抑房价风雨乍起,但整个房地产界被震惊了,同时也让普通百姓的内心掀起了波澜。

  医疗改革健步前行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从10月10日起,全国降低22种400多个剂型药品的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降价金额约40亿元。这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第17次药品降价,也是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

  7月份,卫生部高官透露我国医疗改革市场化基本不成功的消息。目前,卫生部会同相关部委正在制定医疗改革新方案。

  2005年这些医疗领域重要的改革措施所传递的信息是,政府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决心。尽管目前医疗领域还存在着不公平、不透明、不合理的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会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慢慢地消亡。

  教育实施“两免一补”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国家在教育上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铿锵有力。截至目前,我国贫困地区592个县约140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已经陆续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全免费教育。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之外,自立收费项目,擅提收费标准,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社会各方面反应强烈。党和政府决意在农村普遍实行全免费教育,吹响了彻底改变教育投入不足的号角,表明了党和政府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令人欢欣鼓舞。这个重大举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小排量车迎来春天

  2005年汽车消费领域新政不断出台,但最为引人注目的,只是两个层面:一是按照去年制定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总体思路,强调鼓励个人购买行为;二是强调鼓励个人购买轻便、节能的经济型汽车。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私车消费为主的车市下一轮爆发期将使小排量

经济型轿车迎来春天。但与此同时,鼓励节能、环保的汽车消费政策迟迟未出台,为未来的汽车行业留下四大政策悬念:
燃油税
何时颁布?消费税如何改革?汽车“三包”政策何时出台?城市“限小”政策何时解禁?

  中国汽车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提倡理性消费。只有坚持倡导理性消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能有广阔的前景和光明的未来,才能担当起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