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因素危害食品安全 超市半数食品标签少斤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08:54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何雨欣) 商务部1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三绿工程工作会议上发布了《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报告中说,尽管我国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专业队伍使食品安全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良因素,危害着我国食品安全。 报告中显示,造成我国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系源头污染,据对农村生产者的调查,绝
此外,由于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过轻,以罚代刑,导致部分批发商和农贸市场不愿意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即使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未付诸行动。 报告中还说,部分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采购、运输、销售方面都存在危害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标签不符、添加剂超标等,其中50%的标签缺斤少两。问题最多的是鲜肉及肉制品,占24%,休闲食品和乳品类,分别占15%和1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胡小松在会议上谈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小小的忽视都会带来巨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构筑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应该根据中国食品生产和消费方式的特点,建立完备的检验检测技术、监督体系、风险评估体系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让真正充足的、有营养的、安全的食品摆上人们的餐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