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叫停了,但政策给市场带来的更加不确定因素才刚刚开始
记者 田川
受中国证监会22日晚发布的首发增发中停止国有股出售这一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持续四个月颓势的深沪市昨天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井喷”,除27只股票外,1000多家股票
全线涨停,股指也几近涨停。自6月以来,在市场一片喝倒彩声中,以证监会和财政部为主的政策制订者们最终达致了这样一个博弈结果,在让人感到无比意外的同时又布下了新的迷局。
财政部和证监会
22日晚,新华社等三家新闻机构同时收到了以发言人的身份传来的证监会短短一两百字的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规定的消息,像往常许多次那样,证监会总是在晚上而不是在收市后马上发布消息,怕的就是媒体炒作。
一周前,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还在深圳高交会上表示,国有股减持是由国有的所有权决定,言外之意是财政部决定的,然而22日晚间的消息却是由证监会而不是财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的(而6月的减持方案则是以财政部牵头联合五家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的)。接下来,时隔两天,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又在APEC年会上一方面表示减持10%量不大,一方面请大家正确认识减持国有股的意义。就在政策面再一次让投资者大失所望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决策层会下定决心,不作任何修正,干脆叫停。
是什么因素最终促使管理层断然行动?是谁踢了临门一脚?有分析师找出的答案是,如果说方方面面就减持国有股在过去4个月来进行了一场决策博弈的话,那么这场博弈在现在达到了临界点。
这显然不是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却是一个中肯的答案。
100亿和2000亿
据消息人士透露,从6月12日国务院颁发《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至9月初,五大部委联合向总理汇报,共向社保基金减持了110亿。
财政部专项帐户进帐100多亿,与此同时,7月底以来沪指从2200点高位一路下泻,跌破1600点,市值蒸发2000多亿,1至8月,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额锐减3成多,印花税也由370亿元减至234亿元,当然很难讲这都是减持惹的祸,上市公司违规造假被频频曝光,证监会加大查处力度以及银行清点违规入市资金,还有“9.11事件”,这些都与大盘下跌有关。 但是,23日减持叫停后市场全面飘红说明,减持政策对此至少要负上大部分责任。显然,减持国有股所带来的收益和造成的损失并不对称。
记者了解到,23日交易量最大的证券营业部是湘财证券,交易额达到2个亿,还有几家上到1个多亿元,而两市的总交易量达到300亿元。这表明,这一重大利好不仅让困扰市场4个多月的政策面因素彻底明朗化,有效地消除了市场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反映出管理层顾及到了市场的反映。
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昨天的行情还是出乎管理层的意料,有说法是,这是自今年2月14日那次跨年度行情后的又一次全线飘红,这项政策出台后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从此番救市运作来看,中国证监会的市场化进程今后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更理想的方式”是什么?
有国有股、有法人股,流通股只是少数部分,这是证券市场的中国特色,但随着入世的临近,按接轨的要求,非流通股早晚要上市流通,越早解决这个问题,对整个中国入世的战略就越有利,但急忙推出的减持政策结果是损失较大,收益甚小。那么,下一步什么时候才能走,“更理想的方式”又是什么?迷云再次笼罩。
22日晚的消息发布后,几位经济学家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让大家知道了他们的态度,有的说做错了就要改,如果这个政策证实是不可行的话,朝令当然可以夕改,否则改得越晚损失越大。但是,到底该怎么改却没有人提出更让决策层信服的方案,吵吵闹闹4个多月,有说按净资产减持的,有说按香港盈富模式减持的,但从决策层此番断然叫停表明这些办法都没有被接受。
政府如何退出市场?国有股减持叫停了,但这个政策给市场所带来的更加不确定的因素才刚刚开始。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