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 金花股份之殇(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8:19 新浪财经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金花股份之殇(1)

  阿蒙

  报载,金花副总裁徐凯有过3次婚姻。徐平时为人风趣幽默,和蔼可亲,是金花的精神领袖。他与吴一坚总裁20多年风雨同舟,合作非常默契。生前,徐凯在金花集团主要负责融资工作,就是资金筹措和运作。分析说,徐凯自杀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身患多种慢性病、常年带病工作是重要原因。在此,疾病说取代了先前的感情说。事实上,只要翻翻金花股
份(资讯 行情 论坛)董事会记录,自2003年徐凯就很少参加董事会,大都由别人代为投票或出席。真讲起来,徐凯自杀之谜确是有关专门部门的事,非你我百姓能说清道明。由于主管融资、筹资,留在徐凯身后的一大堆资本迷雾,倒可以跟大伙儿一起呱唧呱唧。

  老话说:九九为天,姑且从99年说起。

  1999年8月,金花股份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在1999年度配股预案投资项目中增加投资800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投资中信证券后,在获得长期、稳定、丰厚回报的同时,将会促进公司在资本运作、风险投资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由此,金花股份开始涉足资本游戏。

  事隔一年整。2000年8月,金花股份股东之一的中华巾帼实业开发总公司因经济纠纷案败诉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决执行股权拍卖,通过竞拍北京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持有该公司10600000股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1%,中华巾帼仅持有公司股票557827股法人股。由此,金花股份股价一跌不起,以至近两年投资者都很少留意到金花股份。直到2001年年底,金花股份股价才有些须起色。董事长吴一坚表示,目前,金花股份在产品技术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公司与卫生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科技部生命科学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澳大利亚百奥生物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技术联系。金花股份每年投入的研究费用大约为3000万元,目前公司已经拥有6个具有专有技术及生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产品。

  2002年初,年度报表显示,公司每股收益0.2元,同比下降45.9%,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究其原因,其一是新增资产没有得到主营业务扩展的支撑,年报示,公司的8个承诺投资项目均还在建设期,尚未产生效益;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2001年费用支出的大幅攀升,是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比上一年度上升了65%和130%,导致营业利润骤降了57.9%。事实上,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外,公司2001年度的资产收益率只有约3%,同期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却为5.85%,由于长期负债本利偿还的负担,公司加大了短期借款,短期融资近2.3个亿,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再加上年度项目进展用资,流动比率由2000年的2.86降至2001年的0.51,短期偿债风险突显。

  那么,是什么造成业绩滑坡、债务风险加剧的呢?

  原来,金花股份在不声不响中已形成了生物制药、旅游开发和软件开发三足鼎立局面, 涉足房产开发和宾馆、酒店行业,公司拥有西安新世纪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97.14%股权,旗下的金花国际大酒店定位于五星级商务旅游酒店。世纪金花大酒店按照西安市21世纪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思路,是西安市21世纪标志性建筑,也是西北地区第一座5A智能型建筑。另外,2002年公司四个仿制药,阳春口服液、吡拉西坦口服液、格列吡嗪片、克拉霉素胶囊,以及四类新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文号,投产运营在即。而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去作铺垫。

  大酒店——圈钱工具还是滑铁卢?

  资料显示,金花股份自1997年上市以来一直以绩优成长股著称,前几年净利润都在8000万元以上,去年猛降至4600多万元,今年中期降至150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大股东占用资金也“大步跟上”。从账面看大股东欠款仅三四千万,可实际上已接近5亿元。而金花股份一次发股、一次配股总共才募集到4个亿。那么,大股东是怎么圈的呢?

  2002年10月28日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签订一个转让协议,然后又取消这个协议,一进一出,大股东就圈到4.5亿元巨资。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金花股份是去年12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从大股东金花投资手中受让金花国际大酒店97.14%股权的,股权受让款共16979万元。按当时签订的协议,必须在股东会通过后十五日内,向大股东支付全部款项。如今,协议既已解除,已经进入大股东腰包的近1.7亿资金呢?董事会决议居然是:“同意金花投资在该股权转让协议解除文件生效后18个月内,分期退还公司已支付的股权转让款16979万元。”好家伙,要钱时心急如焚,15日内必须全部付清,退还时却慢慢吞吞,18个月分期付款。分几期,首期付多少,以后再付多少,却一字未提。

  再有,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已经签订的酒店股权转让协议中,金花投资庄重承诺“拟转让的该等股权不存在任何质押或担保和第三者的权益”,可实际上酒店产权已被大股东抵押;后来,大股东又承诺,在“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项交易前解除上述抵押”。可事实是,股东大会早已审议批准、酒店产权早已到了金花股份手中,钱也在15天内付出去了,可抵押贷款始终没能解除,而是一古脑儿全转移到了上市公司身上。另外,随着酒店并入金花股份,还带进了近3亿元银行贷款,这些贷款都是要支付利息的,公司今年中报业绩下降33%,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贷款增加,财务费用上升。而那酒店,去年收购时说今年年初开业,以后又说下半年,一直推迟到年底,反正至今没有开业,没有为公司带来一分钱利润,却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费用。

  对此,中小投资者只有愤愤不平:没想到在短短10个月时间后,而且是在酒店即将开业之际,大股东又要把酒店收回。在种种巧妙说辞下,大股东一进一出,轻而易举地从上市公司那里圈到了4.5亿元巨资。如果要配股增发,不知要经过多少关卡,可人家只是一个关联交易,一个取消关联交易,开两次股东会,就什么都搞定了。

  据知情人说,搞定此事的最大功臣,就是副总裁徐凯。

  连续报道: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 金花股份之殇(2)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 金花股份之殇(3)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 金花股份之殇(4)

  富豪自杀背后迷雾 金花股份之殇(5)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