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结盟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结盟背后

  中国券商国际化第一例 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结盟背后

  双方并未确定是新股发行还是存量交易,但将保证双方的换股价格由市价确定

  陆媛

  中信证券(600030.SH)和贝尔斯登(BSC.NYSE)结成全面战略联盟将是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第一例。

  不过,一位接近交易的高层人士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该交易还处于商谈中仍存在变数,并未确定是新股发行还是存量交易,但将保证双方的换股价格由市价确定。

  中信证券昨日公告称,公司近日与贝尔斯登公司就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事项进行商议,公司股票暂时停牌。

  上述人士还透露,中信证券在七八月间开始与贝尔斯登接触。两个月后,双方就闪电结合。

  中信证券主动出击

  8月中旬在深圳举行的证券市场18周年庆典活动中,瑞信集团亚洲首席分析师陶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次级债风波中,该买入还是规避风险?”

  当时,中国金融证券界仍在讨论次级债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没人敢于坚定地表示应当买入。不过,两个月后,中信证券的答案是买入,而且是以换股的方式。

  事实上,中信证券一贯的风格是逢低吸纳。在前两年券商全行业亏损时,中信证券重组了华夏证券、万通证券和金通证券,尤其是对资产数倍于自己的华夏证券的收购,被视为其打造券商巨无霸的一步。

  在经历三次逢低吸纳之后,中信证券合计在内地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和60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公司长期以来匮乏的零售网络资源,其营业网点总数一举超越银河证券成为业内第一。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中信证券的广泛营业网络正是贝尔斯登看重该合作的一点。

  借助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牛市,中信证券已经成为了中国证券业的龙头老大。此时,它提出了国际化战略,而身陷次级债漩涡之中的贝尔斯登成为中信证券的目标。

  贝尔斯登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承销商,也是美国第五大投行。受次级债市场违约浪潮的冲击,贝尔斯登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因次级抵押相关业务亏损导致其第三季获利下滑61%,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跌幅。贝尔斯登的股价在8月份跌至历史最低点103美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总裁被辞。

  因此,贝尔斯登成为众多买家的潜在收购目标。中信证券开始主动出击。

  事实上,曾经一度传出巴菲特与贝尔斯登会谈购买股权的消息,而且美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都曾在购买者传闻之列。

  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上周表示,建行和贝尔斯登是业务合作,没有谈到股权合作关系。2006年建设银行曾传出与贝尔斯登谈股权合作的消息,当时的建行行长常振明现为中信集团董事长。有市场看法认为,常振明来到中信集团并带来了这个项目的继续合作。

  不过,上述接近该交易的人士昨日否认了这个看法。“并不是常振明从建行带来的这个项目。”他说,“七八月份我们就开始谈了,目前还是在商谈细节,详细方案需要得到股东大会和监管层批准。”

  换股比例相等方式待定

  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合作首先是换股,从联合声明来看,中信证券将以10亿美元持有一项期限长达40年的可转换信托优先证券,在此期限内可转换为贝尔斯登6%的股份,而贝尔斯登将花费10亿美元通过一个期限为6年的可转换债和为期5年的期权来获得相同比例的中信证券股份。

  上述接近交易的高层人士说:“双方交叉持股的比例是相等的。具体细节还在协商之中。发行新的股份还是存量互换,这个方式都没有确定下来。这个发行需要证监会发行部来发审批准。”

  证监会一位人士昨日表示,事先并不知晓中信证券有此收购,也未曾见到中信证券上报该交易的详细材料,从联合声明的表述来看是由发行部审核。

  不过,“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合资公司既然在香港,那么就不需要证监会来批,是由香港证监会来审批的。”上述证监会人士说,“但是这个公司如果涉及大笔资金的跨境流动,那么将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来监管。”

  分析师认为这个交易价格对中信证券有利。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以10亿美元获得贝尔斯登6%股权,简单计算是每股140美元的价格,长期来看是有利于中信证券的,同此估计,中信证券的换股价格在100元人民币左右。贝尔斯登的股本总额为11546.1万股,中信证券则为33.15亿股。

  但接近交易的人士否认了上述算法,表示将严格按市价计算换股价格,联合声明中谈到了双方均按照公告前包括10月19日在内的前五个交易日均价计算换股价,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以确保股东权益。

  虽然标准普尔8月初下调贝尔斯登评级为“负面”,但高盛调其为买入,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翰认为,这是贝尔斯登股价将恢复的前兆。

  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合作第二步是建立位于香港的合资公司,贝尔斯登将把香港、东京、新加坡的业务拿进来,中信证券则将把中信证券国际公司整合到这个新公司中去,并为此支付一些财务方面的费用。

  贝尔斯登在美国境外的业务以欧洲为主,其次是亚洲和拉美。2006年贝尔斯登的境外业务收入为12.21亿美元,税前利润4.78亿美元。中信证券香港地区的2006年税前收入仅为300万元。分析师估计贝尔斯登亚洲业务的贡献在25%,双方合资公司将给中信证券带来更多利润贡献。

  对于下一步是否支持证券公司走出海外交叉持股,上述证监会人士表示:“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合作是证券业的第一例,是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第一例。具体我们还得看效果。”

    相关报道:

    换股贝尔斯登利好中信证券

    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合作或存文化风险

    中信证券收购贝尔斯登6%股权

    中信证券联姻贝尔斯登10亿美元相互持股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