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08:0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A股审计)、浩华会计师事务所(B股审计)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杨国平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顾华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史慧萍女士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杨国平

  注册资本:923,047,016元

  成立日期:1991-12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实业投资,国内商业(除专项审批规定),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及相关业务咨询,附设分支机构(设计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2)法人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名称: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张锡麟

  注册资本:159,000,000元

  成立日期:1995-3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出租汽车企业及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管理、投资、技术咨询,代理、服务和人才培训,商品汽车的转运,汽车配件零售,客运出租汽车,汽车维修。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回顾:

  (一)、报告期总体经营情况

  2006年,公司董事会认真贯彻执行了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各项决议,集团各产业根据稳健发展、深化管理的总体经营思路,理性应对风险、稳步开拓市场、切实优化管理,如期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188.58万元,比上年增加13.81%;实现净利润22832.22万元,比上年增加7.83%;净资产收益率为8.45%、每股收益0.28元。

  2006年集团下属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如下:

  1、出租产业:

  大众出租产业依托品牌和管理优势,继续保持着客运行业的领先地位。在经营规模方面,截止2006年末,公司营运出租车资产达到18.79亿元,本年度公司出资4500万元收购了118辆出租车辆,同时投资14533.32万元受让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虹口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30%股权,2006年末共拥有出租汽车总数达到8730辆,其中:市内车达到7273辆、郊区达到1218辆、托管239辆,保持了客运规模的行业领先地位。在管理举措方面,公司实行了更为务实的运营策略,经过充分准备,顺利完成电话预约服务费的恢复收取和奔驰车的营运方式改变,同时公司在管理中坚持持续创新,以信息化为抓手,在行业内首先实施远程刷卡、电子路单、网上学习等举措,提升了管理的科技含量与实际效能。在经营业绩方面,面对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公司实施了挖掘招工潜力和柔性管理等诸多措施,确保了2:1人车配比,从而保证了年度计划的完成。

  2、汽车租赁:

  2006年,公司开始构建以大众租赁公司为龙头的“大汽服”板块。年内新增车辆329辆、更新334辆,成新率得到提升,车辆总量为2663辆(含托管134辆),租赁车规模进一步扩张,保持了行业的规模领先。2006年间,大众汽车租赁公司明确了零租、长包、会展、酒店四大业务定位,开展针对性营销;同时对外地连锁经营、汽服产业链拓展进行了前期调研与准备,初步勾勒出公司发展战略。

  3、公交产业:

  2006年,集团下属公交各公司以“两项专项整治、十项紧急措施”梳理运营环节,投入与产出结构有所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本减亏目标。公交板块下属80余条郊区线路和部分市区线路逐步推行“单车承包”和“线路承包”,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探索“乡村巴士”经营模式,争取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开通九亭两条镇域公交。2006年8月、10月,集团和公交协会分别组织优质服务示范活动,通过教育培训、竞赛监督,提高一线员工素质,改善公交服务。大众公交的线路在“上海公交品牌线路评选”网上投票中,7条线路进入前10位。

  4、物流产业:

  物流产业继续围绕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的基本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大众物流公司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思路完成改制;探索租金预交和车辆对外租赁的经营模式,同时促进公司主导配送业务模式的发展;有效稳定队伍、减少搁车、控制风险,大众国际仓储公司由专业配套型逐步转为公共型,业务量保持基本稳定,期末联系的客户有220家,入住公司客户达132家,平均库容量达到85%。大众国际货代公司国际空运业务和进口业务均有较大增长,同时积极开拓相关延伸业务,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5、房地产业:

  大众房产公司克服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稳步推进在建工程,多方推介在售项目,基本完成年度目标。2006年大众房产在建项目分布于昆山《金色港湾》、黄渡《大众春盛苑》、黑龙江《大众新城》、四川阆中商铺、大众金融大厦和佘山大众农民住宅等六个项目。房地产板块目前资产总量15.62亿元,本期实现销售收入70462.74万元,按集团投资比例,实现收益近4000万元。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对公司可能的影响程度

  1)、2007年,国家将实施“双稳健”政策,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GDP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经济工作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方式有望进一步改善;上海也将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2)、世博会被誉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目前2010上海世博会对本地经济的巨大拉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会展经济的兴盛对集团发展商务型业务创造较大机遇。但竞争对手对优质业务,尤其是与会展、商务等中高端业务的同质化竞争将加剧。

  3)、国家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可望落到实处。同时,2007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加快, 6号、8号、9号线将通车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至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超过230公里,日均客流量可能达到300万人次,将继续分流出租车长差乘客和沿线公交乘客。

  2、2007年经营计划

  2007年集团将制订十年发展战略,以“整合资源、控制风险、聚焦利润、协调发展”为思路,调整资产配置,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经营工作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大众出租汽车公司

  A、在经营规模方面,公司将充分考虑市场收购价格,适度增加车辆规模;在连锁企业发展中,遵循“有进有退”、重点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战略,积极参与周边市场的出租车增量项目,完成1-2家长三角区域企业的组建工作。

  B、在经营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建设,探索旧车出售的激励制度;配合集团整体发展规划做好分公司停车场的场地综合利用工作;认真分析劳动力供应状况,为开辟新的劳动力来源进行准备和探索,力争有所突破。

  C、完成调度中心迁址工作,拓展调度能力。以“96822”调度平台为基础,逐步整合公司客源服务资源,使调度中心成为车辆控制中枢。

  2)、大众租车公司

  A、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在资产陈新率提高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产利用率。2007年计划新净增车320辆,平均增车200辆,更新300辆。

  B、进一步抢占上海跨国外资企业租赁市场,继续扩大高端客户比重,并在年内争取两家高档星级酒店配车业务。同时围绕长三角区域,积极发展周边区域的租赁车市场。

  C、进一步拓展零租业务市场。酒店会务零租业务力争达到总收入的17%以上,年均搁车率控制在7.5%以内。

  3)、公交产业板块

  A、进一步贯彻区域化经营、扁平化管理的公交改革原则,2007年内大众公交公司将按照区域分解组建若干新公司,实现一区一郊,努力强化一线经营,落实各项经济指标到直接负责人。

  B、实施《大众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大纲》,逐步实现线网布局和功能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划,提高线网整体效率。

  C、加强成本控制,认真落实千公里修理总成本(修理材料费)、单车年安全成本、百公里油耗等相关成本指标到车队、线路和直接责任人。并完善三项指标的月度统计工作,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D、梳理各公司大客车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公交车、特约定班车和旅游汽车三个层次运营,针对性拓展市场目标。

  4)、物流板块

  A、国际货代公司要进一步拓展市场,货物代理总量达到9600吨;发挥冷库“三检”指定库功能,利用率达到50%。

  B、松江国际仓储公司一期、二期综合库容量达到月均70%;签约客户维持2006年132家水平。

  C、大众物流便捷货运车型业务结构需达到:年平均承包、租赁车辆660辆,年平均配送车辆80辆(其中半承包36辆)。

  5)、 大众房产公司

  A、2007年,公司需根据房产市场的形势,积极应对,做好已有的项目黑龙江《大众新城》、吴江大众项目、黄渡《大众春盛苑》的开发工作,合计计划开发面积17.7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

  B、做好佘山农民基地、昆山《金色港湾》二期、《大众金融大厦》、四川阆中《城南天下》和黑龙江《大众新城》二期的销售和结算工作,项目销售额达到3.2亿元。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关于2007年1月1日新准则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情况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账面有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贷差)计530,005.06元。根据新会计准则应调整留存收益,即增加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530,005.06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362,707.90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增加167,297.16元。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股东权益。截止2006 年12月31日公司将账面普通股股票及基金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117,724,553.39元的差额,调增 2007年1月1日的股东权益117,724,553.39元,该差额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增加。

  3、所得税

  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了公司的会计政策,据此公司计提了相应资产减值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将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中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计算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4,735,289.18元。

  根据新会计准则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本公司按上述原则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负债38,830,439.22元。

  上述两项调整合计减少2007年1月1日的留存收益34,095,150.0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减少34,442,671.21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增加347,521.17元。

  4、少数股东权益

  1)、现行准则下少数股东权益:

  公司2006年12月31日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为295,804,306.82元,新会计准则下应计入股东权益,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295,804,306.82元。

  2)、由于合并范围增加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现行准则下2006年度公司将影响重大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有部分公司为根据财政部财会二字(1996)2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按照资产标准,销售收入标准和利润标准计算得出的比率均在10%以下,而未纳入2006年度合并范围。根据新会计准则:母公司应当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由于此项将增加新准则下的少数股东权益110,512,154.97元。

  此外,由于上述第1及3的原因,少数股东权益合计增加514,818.33元。

  因此新会计准则下少数股东权益为406,831,280.12元。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2006年公司共实现税后利润22832.22万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修订后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按法定顺序进行分配,预案如下: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055.52万元(含子公司提取2345.10万元);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公司本年可分配利润17776.70万元,加上上年未分配利润22431.27万元,合计未分配利润为40207.97万元。以2006年末总股本80824.71万股为基数,拟按10:3的比例派送红股,共计分配24247.41万元。此方案实施后,留存未分配利润15960.56万元,结转下年度使用。

  上述事项尚须经公司2006年度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具体实施办法与时间,公司另行公告。

  公司本报告期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不适用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7.2 出售资产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3 重大担保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不适用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不适用

  7.4.3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新增资金占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截止2006年末,上市公司未完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清欠工作的,董事会提出的责任追究方案

  □适用√不适用

  7.5 委托

理财

  □适用√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7.6.2 未股改公司的股改工作时间安排说明

  □适用√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不适用

  §8 监事会报告

  监事会认为公司依法运作、公司财务情况、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公司收购、出售资产交易和关联交易不存在问题。

  §9财务报告

  9.1 审计意见

  9.2 披露比较式合并及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

  2006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单位: 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国平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顾华 会计机构负责人:史慧萍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006年1-12月

  编制单位: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国平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顾华 会计机构负责人:史慧萍

  现金流量表

  2006年1-12月

  编制单位: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