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十一五”勾画煤炭新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 03: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行业将掀整合风暴,供应趋紧对煤炭类上市公司构成长期利好

  证券时报记者许岩周荣祥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控制煤炭发展总量、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要求。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对此表示,煤炭产业新蓝图已经浮现,而根据规划要求,到2010年我国煤炭供应将由宽松转向偏紧状态。这将对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构成长期利好。

  在该消息发出后,考虑到煤炭工业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地位,众多投资机构在评估煤炭板块的投资价值时,纷纷给予其“推荐”的评级待遇。

  2010年煤炭供应转向偏紧

  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煤炭总产量将控制在26亿吨左右,新增煤炭产量以大型煤矿为主,中型煤矿为辅,压减小型煤矿产量。但根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此前的表示,2007年中国煤炭需求量就将达到25亿吨。

  平安

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张响东分析认为,“十一五”我国煤炭供给将不再宽松,并转向偏紧。他解释说,因为“十一五”末26亿吨的产量控制目标相比2005年22亿吨煤炭年产量,年均同比增速仅为3.4%,此增速相对我国“十一五”预期年均GDP增速9%,明显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因此,“十一五”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在这一产量控制目标限制下,将由宽松转向偏紧,并对煤炭上市公司构成利好。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大中煤矿建设规模8.1亿吨,现有小型生产、在建煤矿生产能力则由2005年的10.8亿吨压减到2010年的7亿吨以内,减少3.8亿吨以上,两项相抵,2010年较2005年增加煤炭产量4.3亿吨以内,从而使“十一五”末煤炭产量控制在26亿吨。张响东说,该任务目标实现的关键是,能否将现有小型煤矿产量由10.8亿吨压减至目标的7亿吨以内。

  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政府对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国内煤炭业现有经济规模大,增长速度也很快,但要提高质量还有一定难度,如果政府有一个总量控制,则有利于按照节能降耗的要求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供需在更好质量的层面上达到平衡。不过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控制总量有可能作出改变。

  重新布局煤炭产业

  规划明确,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规划将全国划分为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并提出全国煤炭布局的原则是,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开发自给区资源。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

  专家们认为,未来5-20年内,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将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将从供给区转变为调入区,但是“北煤南运”的格局将继续存在,晋陕蒙“三西”地区仍将是中国煤炭的主要调出基地。毕竟,这里煤炭保有储量6444亿吨,占到全国三分之二,产量也接近一半。

  根据规划,2010年,煤炭调入区产量8.66亿吨,比2005年增加0.22亿吨,占全国增量的5.6%;煤炭调出区的晋陕蒙宁区产量13.15亿吨,比2005年增加3.25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2%;煤炭自给区产量4.19亿吨,比2005年增加0.48亿吨,占全国增量的12.2%。

  李朝林说,此前,在行业内已经有了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大致划分方法,此次政府首次将这种划分方式上升到政策层面,更利于规划、分区管理以及方便政府调控。但由于铁路运输能力有限,这种重新布局在今后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

  打造特大煤炭企业集团

  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使大型煤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50%以上。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至少25个省区产煤,组建大型煤业集团,也就是国家提出的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则基本是在这些产煤大省中产生。

  在张响东看来,此次《规划》的核心举措是“整合”。他说,今后国家将通过整合规范煤炭行业生产、开采、经营秩序;通过整合加强国家对煤炭行业的规划、调控力度;通过整合提倡先进淘汰落后,保护煤炭战略资源。

  “煤炭行业将掀起一轮整合风暴,通过整合彻底扭转我国煤炭工业散、小、乱的格局,促进煤炭行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张响东说。

  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截至目前,国内只有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7个,还远未达到“十一五”目标,1000万吨级以上企业煤炭总量仅占全国的30%。

  李朝林说,整合是行业的大趋势,但需要政策支持。由于行政区划仍然存在,市场经济不够完善,在多方利益的争夺下,既定目标实施起来颇有难度。

  《规划》称,将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

  “政府将主导今后煤炭行业的发展,仅靠市场自己发展,很难形成大型煤炭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组建,牵扯到各方面利益,打造特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政府的主导。”李朝林说。

  目前,从具体来看,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重点区域是晋陕蒙宁、华东、东北、西南等地区。大型煤炭企业将依托这些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内外部优势条件,兼并联合区域内的中小型煤矿,并采取多种措施最终发展成为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