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缺口论遭遇挑战 天胶期货空头市场已经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09:3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作者:王伟波】

  本周全球胶价继续下滑,日胶期货行情则下破260日元/公斤的支撑,沪胶连续下挫,昨日10月合约收盘更是跌破22000元/吨。同时,现货市场,国内海南垦区主动下放国产五号标胶的报价,周一将挂单价格下放

  至21800元/吨,周二更是一举将挂单价格下放至21200元/吨,整个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抛售情绪。

  跌势来临

  进入8月份之后,全球天胶价格继续维持弱势下行的格局,不仅国内市场出现大面积的库存积压,甚至在国际市场,由于生产旺季天气良好,市场供应亦非常充足。国际橡胶研究组织亦开始修正供需数据,对全球天胶的牛市格局进行了反思。

  很显然,从2002年开始的牛市征程,在历经5年之后,在胶价上涨高达5倍之后,终于完成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炒作,天胶正在进入空头市场中。市场前期定位的调整行情,随着一个一个关键支撑价位的失守而演变一轮不断震荡下行的熊市行情。无论是供需层面的潜移默化,还是市场的投机资金状况的变化,都已显示空头市场已来临。

  缺口论遭遇挑战

  天胶市场存在供需缺口的观点,受到了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最新预测的挑战。根据其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天胶产量将增长4.5%至910万吨,而消费量增长1.6%至891万吨,供应盈余将达到18万吨。这一报告推出之后,大大震撼了市场,尤其参与是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橡胶期货的投机基金,它们开始大量对冲其多头部位。

  IRSG报告显示,2006年天胶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传统产胶国,今年

马来西亚预计增长3.5%至120万吨,而印尼增产的数据也将达到创纪录的230万吨左右。印尼、马来西亚2002年大量种植的天然橡胶树,如果按照4-6年的周期循环,预计产量的增加在2006年之后开始体现出来。

  正确看待中国需求

  从需求市场的最新发展来看,美国作为全球轮胎生产大国,其产能正在逐渐递减,原因就是传统全球大型轮胎企业纷纷将产能转移至中国,导致需求形成局部的增减变化。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对于天胶需求的大幅增加,实际上产能的转移导致美国、欧洲、甚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天胶需求减少。全球轮胎行业协会的分析师预测,由于美国需求的减少将会持续打压今年已走向跌势的天胶价格。

  对于天然橡胶的需求,市场出现的盲点在于关心局部增长,而忽略了整体的状态。目前全球几个轮胎企业基本上都在中国设立重型生产基地,以生产出轮胎满足亚太地区的需求。

  中国贸易买盘在4、5月份大量进口国外高价胶源,预期到港船期基本上在8、9月份。按照目前的态势观察,从8月份以来,青岛保税区仓库已开始大量涌进进口胶源。随着时间推移,9月份之后,其中真正属于企业消费买盘的仅占总进口量的30%,70%属于贸易买盘,即需要投机买盘。而这些胶源进口价格基本上都维持在2400-2500美元以上的高价位区域。从泰国供应商那里了解的情况,这部分贸易买盘已出现违约现象,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生,进口天胶的洗船行为将势必会让处于下跌趋势中的天胶行情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天胶牛市行情已宣布完结,空头市场成为主流。

  (上海通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