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改革试点中的几个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8:31 中国证券报 | ||||||||
沈阳 丰色 不可否认,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面对杂乱无章的盘面,一些投资者对试点的认识陷入了迷茫和彷徨。而对这些试点公司的非理性认识,短期内将可能造成对股权分置改革和改革方案本身的误解,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笔者认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股权分置中的几个问题。
问题之一:股权分置的解决冲击目前的估值方法 当前由于股权分置试点等诸多因素所引发的市场大幅下挫,从而引发的推出或者预期将推出的试点公司连续上涨,而那些没有推出或延后推出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走势。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股权分置的解决将会改变和冲击目前的估值方法。其实解决股权分置既没有改变以价值投资理念为基础的基本估值模式和价值判断标准,也不会改变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和选股思路,相反会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因为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消除困扰股市长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它不能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发展情况,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依然取决于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公司的治理情况。 目前一些股票尤其是基金重仓股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与市场受加息、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前期基金重仓股涨幅巨大,抱团取暖造成的羊群恐慌有关。而股权分置试点和已有的价值投资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暂时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市场的投机心理。 问题之二:关于“对价”越多越好 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一些投资者片面地把眼睛盯在流通股股东所获得的对价多少上,错误地认为“对价”越多越好。其实,对价的本意是“为换取另一个人做某事的允诺,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的代价”。过去在我国特殊的股本结构下,流通股股东对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承诺不参与流通,这种预期的存在使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比没有这种预期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而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流通股股东对于非流通股股东不参与流通有预期,失去了原有的估值溢价,因此非流通股股东要对由此造成的流通股股东的预期改变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这种支付(现金、股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交换,这是对价的实质。至于说“对价”越多越好,这更是一种短视行为,举例说,对于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10送3和银广夏10送10我们更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中集集团,因为前者可能引起的是未来给投资者的持续回报而后者则是相反的疯狂杀跌的出货行情,看公司要看它的未来是否有没有好的发展前景。 问题之三:大股东获得流通权之后会不会套现开溜 股权分置改革中一些大股东获得了流通权后,尤其是绩差公司会不会套现开溜,一些市场人士对此充满了担心,这也是管理导层曾考虑到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对非流通股股东出售股份的时间、数量和信息披露程序进行了若干限制性规定。比如非流通股股东在取得流通权之后第一年不得流通,第二年至多可流通5%,第三年10%,要在第四年也就是2009年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而非流通股大股东是否真的有大幅减持套现的意愿,也是值得探讨的。首先,一些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担心控股权旁落而不愿套现,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的实际控制人梁稳根就曾表示在有生之年不放弃三一控制权。其次,大股东如果在二级市场套现,必须公开,如果大量抛售,必将是股票价格迅速降低,套现在技术上也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应该相信的是,随着股权分置的改革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的跟进,大股东的行为将更加阳光化,市场也会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