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宏观许冬石】宏观点评丨经济目标低于预期,货币难转向,着重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银河宏观许冬石】宏观点评丨经济目标低于预期,货币难转向,着重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2021年03月09日 08:1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核心观点

经济目标较为保守、货币政策很难转向,政府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如既往,尊重各个市场主体,同时认同企业家精神。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使用了更详细的政策阐述,展现了比以往更务实的作风。

经济目标低于预期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GDP)目标定为6%以上,并没有给出上限。给出如此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年内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均不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下半年经济增速自然走低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节奏不变,而货币政策变化可能要等到4季度末。财政政策保持平稳,财政投入低于去年2021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粗略计算赤字总额约为3.46万亿,同时没有特别国债,总体来说比去年减少约1.4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是支持国家大型项目,预计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负增长。货币政策年内难转向总体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差异化,精准投放是未来的重点,合理适度更可能维持货币市场略紧平衡。其他经济目标都较为合意的水平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以上,与往年持平。物价:CPI涨幅在3%左右,而由于猪肉价格带来的基数效应,我国今年CPI可能仅有1.5%-1.6%的水平。进出口:2021年对进出口增速没有数量上的要求。环保:仍然会较为严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仍然降低3%,但碳中和目标下,各行业均要制定更加环保的执行标准。

核心观点

政府经济工作目标在两会阐述

经济目标较为保守、货币政策很难转向,政府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如既往,尊重各个市场主体,同时认同企业家精神。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使用了更详细的政策阐述,展现了比以往更务实的作风。

经济目标低于预期

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GDP)目标定为6%以上,并没有给出上限。给出如此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年内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均不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下半年经济增速自然走低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节奏不变,而货币政策变化可能要等到4季度末。

财政政策保持平稳,财政投入低于去年

2021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粗略计算赤字总额约为3.46万亿,同时没有特别国债,总体来说比去年减少约1.4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是支持国家大型项目,预计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负增长。货币政策年内难转向总体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差异化,精准投放是未来的重点,合理适度更可能维持货币市场略紧平衡。其他经济目标都较为合意的水平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以上,与往年持平。物价:CPI涨幅在3%左右,而由于猪肉价格带来的基数效应,我国今年CPI可能仅有1.5%-1.6%的水平。进出口:2021年对进出口增速没有数量上的要求。环保:仍然会较为严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仍然降低3%,但碳中和目标下,各行业均要制定更加环保的执行标准。

优惠政策集中于中小企业

首先,延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资金优惠。其次,继续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最后,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同时,财政方面再次给与小企业优惠,本年度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定向精准支持特定企业。除金融外,还推动电力、交通、电信等基础行业降低收费水平。

推动社会成本下降 发挥各种市场主体活力

2021年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继稳定经济外最重要的任务。用改革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在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推动改革,以市场化的方式降低成本。这是对企业真实的利好,也是政府努力为企业减负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了对各个市场主体的一视同仁,正面弘扬企业家精神。

对创新企业支持逐步落地

落地措施:(1)增加基础科研经费;(2)税收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和先进制造业。

扩大内需以新型消费为主

扩大内需最基本的就是增加居民收入,但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压制消费回升。鼓励消费主要是推动城乡消费一体化、推动新能源车、智能家电消费、为消费者提供“更舒心”的产品和服务。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202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对2021年的主要经济工作目标在两会给与阐述。

总体来说,经济目标较为保守、货币政策很难转向,政府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如既往,尊重各个市场主体,同时认同企业家精神。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使用了更详细的政策阐述,展现了比以往更务实的作风。

经济增长目标低于预期,货币政策年内难转向

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新冠疫情仍然在影响经济,为了补给调控带来压力,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GDP)目标定为6%以上,并没有给出上限。经济增长由于基数效应,上半年同比增速会略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要低于市场预期。给出如此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年内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均不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下半年经济增速自然走低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节奏不变,而货币政策变化可能要等到4季度末。

财政政策保持平稳,财政投入低于去年。2021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粗略计算赤字总额约为3.46万亿,同时没有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3.65万亿,总体来说比去年减少约1.4万亿。我国财政投入力度不再按照新冠疫情时期标准,但为了部分项目延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是支持国家大型项目,预计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负增长。

货币政策年内难转向。总体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差异化,精准投放是未来的重点,合理适度更可能维持货币市场略紧平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这种货币政策提法在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2019年全年,M2和GDP增速的差值在2~3个百分点之间,社融和GDP的差值在4~5个百分点。假设2021年GDP增速在6.5%,那么合意M2增速约在8.5%-9.5%左右(1月份M2增速9.4%),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约在10.5%-11.5%左右(1月份社融增速13%)。社会融资规模的压缩可能来自于:第一,政府债务发行的减少;第二,信贷的持续收缩。

对于其他经济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的都是较为合意的水平。就业方面,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以上,这是与往年基本持平的就业目标。物价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3%左右,而由于猪肉价格带来的基数效应,我国今年CPI可能仅有1.5%-1.6%的水平。进出口方面,2021年对进出口增速没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是因为2021年全球疫情复苏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进出口影响因素增多。2020年我国出口创出历史高点,得益于其他国家受到新冠疫情困扰下带来的产能缺失,而全球生产逐步恢复并不利好我国出口。环保方面,仍然会较为严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仍然降低3%,但碳中和目标下,各行业均要制定更加环保的执行标准。

优惠政策集中于中小企业

货币优惠政策给更多的给与了中小企业。首先,延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资金优惠。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其次,继续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例如“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后,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财政方面再次给与小企业优惠,本年度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定向精准支持特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中央政府积极推动社会成本下行,除了在利率方面做出的努力,还推动电力、交通、电信等基础行业降低收费水平。例如,对“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鼓励“对方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

推动社会成本下降发挥各种市场主体活力

2021年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继稳定经济外最重要的任务。

第一、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推动行业准入制度,施行中小微企业简易注销制度。

第二、用改革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在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推动改革,以市场化的方式降低成本。这是对企业真实的利好,也是政府努力为企业减负的重要内容。在电力方面,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推动降低一半工商业电价”。在交通方面,推动差异化收费,整治高速公路检查卡点;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

同时强调了对各个市场主体的一视同仁,正面弘扬企业家精神,强调需要反垄断和控制资本无序扩张。

对创心企业智齿逐步落地

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经是2020年的工作重点,“十四五”规划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雄心,2021年政府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继续落地。

第一、增加基础科研经费。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

第二、税收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扩大内需以新型消费为主

持续扩大内需也是战略基点,而扩大内需最基本的就是增加居民收入。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滑,这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未来要保证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但是本次会议并未对居民税收有所提及,而新冠疫情下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也会压低未来的居民消费。

政府会尽力引导居民扩大新型消费,主要以服务型消费为主,产品型消费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打通城乡物流壁垒,使得消费品可以惠及全体居民。推动汽车、家电的消费,主要是新能源车和智能家电的应用。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我国统一的、持续发展的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保障,也是在贸易摩擦中最强有力的支持。

/// 相关报告 ///

【银河宏观许冬石/余逸霖】政策分析 2021.1-2丨货币操作微调,经济增长保持区间值,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将至

【银河宏观许冬石/余逸霖】宏观高频数据周报丨美收益率仍然可能走高,中国PMI回落仍属正常,持续观察新订单

【银河宏观许冬石】春节专题丨2021年春节期间重要事件:对经济再度乐观,资本市场与大宗商品价格上行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经济目标低于预期,货币难转向,着重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3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

许冬石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5030003

许冬石

传媒互联网、教育团队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证券从业7年,2013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负责非公募机构销售,2017年转入研究院。主要从事传媒互联网及教育等行业研究工作。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同力日升 605286 15.08
  • 03-10 长龄液压 605389 39.4
  • 03-10 爱科科技 688092 19.11
  • 03-09 楚天龙 003040 4.62
  • 03-09 震裕科技 300953 28.7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