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单一政策不可能救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6日 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随着股价的大跌,大家的心态也突然间从高空中掉了下来。证券市场存在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当股价越高的时候,参与的人就越多。而当股价下跌时,数量众多的高位接盘者就会出现损失。股指从去年10月的最高点跌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折半,那么可能有80%甚至更高比例的股民出现了亏损。股民对此当然会不满,但关键问题是这样的调整合理不合理?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21世纪》:大家现在对股市看法分歧很大,主张救市和反对救市的人多有争辩,似乎也没什么共识。

  戴立宁:首先,我觉得大家在观念上有一个错误。在A股市场,大家很喜欢用一个词——“炒股”。我对“炒”这个字是有意见的,因为证券市场希望树立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投资观念,但“炒”基本上表达的是一个快速换手的意思,所以市盈率(PE)高也不要紧,因为绝大多数股民都抱着赚一天就跑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下,市场是不会稳定的。

  现在大家都在叫苦,但参与者对股市的游戏规则又有多少了解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需要做的工作是投资者教育,一时的涨跌反而不重要。中国台湾过去有位“财政部长”曾说政府官员要做到“手中无股票,心中有股价”,意思是说当股价涨的太高的时候,政府官员要小心。万一股价跌下来,很多人可能会因此而倾家荡产,而且快速上涨的股价也会恶化社会风气,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了。所以政府总是会想一些办法来调节股价。

  中国大陆的情形也是如此,比如去年提高印花税,是希望给股市降温。这样做的动机是好的,但可能造成一些问题。因为证券市场永远是一个敏感的市场,假如股价过高,那么即使政府不去调节,市场本身也会回调的,但政府一出手,市场就会过度反应,甚至“跌跌不休”,这就是所谓的“慢牛不成反变熊”。

  这个时候怎么办?政府官员“手中无股票”意味着心里是坦荡的,但“心中有股价”。现在股价不合适,对这么多股民政府怎么交代?但证券市场是极敏感的,永远会过度反应,所以托市救市又可能再次导致股价过高。如此一来监管者会忙个不休,市场也因此波动更大,就像篮球比赛中的裁判一样,吹错了一个哨,那要不要补给对方一个?假如补了,另外一方不满,难道再去补哨?

  我在担当台湾地区证管会主席的时候,发现监管者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市场的环境和秩序,而非具体的股价。既然我们相信“看不见的手”可以有效的运作这个市场,那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拿开“看得见的手”——政府,越快越好。

  结束“天才”与“白痴”的循环

  《21世纪》:但市场发挥作用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与之相配的。

  戴立宁:对。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的,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我曾经用五个手指头来形容市场的各个参与方,大拇指是投资人,食指是证券服务业,中指是媒体和会计师律师等中间服务者,无名指是戴戒指的手指,就是上市公司,而小拇指是监管者。这里要强调一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管理者,应当合理的重新分工,共同把市场管理好,而不是什么都由监管者管起来,或者监管者突然说放手就放手,这是一个先要转变的观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