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四月中国股市:散户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5:27 南方都市报

  4月新增资金中,散户资金占2/3;统计显示,各路机构从3月份开始陆续采取了收缩策略

  本报讯 (记者戎明迈 实习生周燕妮)5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创下3800亿元天量,据估计,当中只有30%是来自机构投资者,这让不少证券分析师大跌眼镜。散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到底谁将主宰后市的走向,机构?或者是散户?

  “谁不炒股谁傻瓜”

  4月份,两市新开A股账户478.75万户,创下历史新高,A股市场存量资金达到惊人的9800亿元。而在单向流入的近2500亿元中,机构资金只有三分之一,新增资金个人是机构两倍。散户疯狂涌入的同时,却是机构的踏空和离场。与年初的大幅溢价截然不同的是,交易型基金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的市场交易价与其净值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折让。A股的大幅飙升已经使境外投资者降低了对A股市场的盈利预期,不少境外的QFII基金投资者选择了获利离场。

  而在去年的11、12月,两市的资金9成以上还来自机构。短短几个月来,A股市场的新资金主流已经基本转换至以个人为主。尤其是最近3个月内,个人资金流入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堪称目前市场资金面的最大特征。这一部分资金有不少原是储蓄存款。央行10日指出,3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5万亿元,增速同比降低5.7个百分点,同比少增836亿元。其中,居民更加倾向于活期存款,居民户活期存款同比多增2065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2901亿元。央行人士认为,资本市场繁荣使居民选择收益相对较高的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或理财产品的意愿增强,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大幅增加,分流了部分居民户存款。

  “现在谁不炒股谁是傻瓜!”刚刚开了账户的李先生后悔自己错过了一波行情,在5月9日盘中调整的时候全仓了两支蓝筹股,5月10日,立刻获利过万。

  散户无所畏惧的抢筹让机构都有些看不懂。有基金经理称,“现在是博傻时代,散户才是真正的主力,谁知道最后一棒是不是下一棒?今年以来散户做多的热情的确让股市前所未有得高涨”。

  数据显示,基金、QFII与保险公司三大投资机构在3月底时持有的A股市值占沪深A股总市值的13.59%,这一数据比2月底时的15.86%下降了2.27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目前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比例达到65%,而2001年股市最高点时,他们持有89%的流通市值。

  散户行情?

  对于2500亿资金流入的性质,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广发证券研究员李竞华认为,目前确实是散户在推动整个市场,这里散户资金应是广泛意义上的,包括地下QFII、国际游资、私募基金、个人等多方主体。但靠散户撑起的行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只能在短时间内发生作用。散户推动的行情主要是低价股、题材股大涨,一旦有大的利空因素出来,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打压政策,散户就只能抬轿子了,低价股、题材股也将面临价值回归,而整个市场的资金量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成交量也不会像目前这样居高不下。成交量高其实只是初级牛市的特征,将市场平均成本抬高,从而提高散户进入市场的成本,机构得以获利。

  联合证券研究员郭飞舟认为,个人与机构资金流入2:1其实没有多少新鲜意义,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亚洲证券市场一直都是散户主导的,只是最近几年机构发展较快,带动性较强,但在短期内还是难以形成机构为主的投资氛围。

  另外,散户的定义不甚明确,散户只是股评家的语言,是指个人投资者还是包括私募基金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事实上很多私募基金进入股市都是开设的个人账户,散户开户了并不一定能证明这笔资金全部投入了股市。当然这个比例也说明近期散户起了一定的作用,4月股市行情发展,低价股、题材股等炒作得较为厉害,与前期机构推动蓝筹股有差异,而这一时期机构面临的赎回压力也比较大,减仓抛股行为在情理之中。

  上海鑫国投资常务副总经理李斌认为,说散户推动市场应该只是一种猜测,单靠散户主导的市场是做不起来的,散户永远无法拧成一股力量,也永远无法将股指推高。相比而言,通过贸易形式进入A股市场的国际游资对股市所产生的影响比散户要大得多。当然开户资金对股市还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散户投资总是盲目的、追涨杀跌的,有很多不理性和冲动的情愫,对股市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如果有机构大量减仓,股价下跌,散户将充当抬轿子的角色,当然若是股价上涨,散户还是可以挖一桶金。

  机构收缩

  来自Wind资讯对于深交所有关数据的统计,2007年3月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占比首次出现了环比下降。在全部23个一级行业中,有19个行业出现了机构持股份额下降的状况。这在过去一年多的牛市行情中还从未出现过。

  在所有行业中,机构收缩最大的行业主要是采掘、信息技术、农林牧渔等行业。机构在上述三个行业中,当月的市值占比分别减少了8%、7%和6%。事实上,机构的减仓比例遍及市场内的八成行业,可以说,无论是后续的资金支持还是主动的减仓意愿方面,机构投资者在3月份都采取了一个主动收缩的策略。3月份以后的行情发展对于大多数机构来说,恐怕是有些意外的。

  数据同时显示,今年一季度QFII调仓十分明显,QFII退出了64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另有101家属于新进,未股改的S股成为QFII大举增持的对象。

  另外,根据理柏基金最新发布的中国基金月度透视报告,近期在香港上市交易的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摩根斯坦利中国A股基金交易价格出现大幅折价,在4月下旬达到了15%,这同样反映了部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报告称,QFII基金从溢价到折让的变化,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A股市场预期的变化。A股的大幅飙升已经使境外投资者降低了对A股市场的盈利预期,不少境外的QFII基金投资者选择了获利离场。

  高盛前日发布的A股市场报告也指出,A股市场2007年一季度的每股盈利增长率为82%,高于市场预期。高盛认为,市场未来可能维持振荡走势。在大小非解禁、新股大量发行以及政策前景不明朗的不利形势下,较高的估值可能使市场处于脆弱状态,市场存在回调的可能。

  基金在3000点至4000点之间也采取了谨慎的操作策略,事实上,基金也完全踏空了这段行情。这是一段垃圾股行情,除券商概念股外,基金重仓股没有突出表现。基金公司在2007年初的策略报告中,称上证指数会在3000点附近振荡。但是包括基金在内的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难以想象上证指数会冲破4000点大关。而私募基金则暂时还没有减仓,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他们是长期做多,短期谨慎。

  散户抢筹

  有分析指出,A股市场已成为资金驱动的市场,同时也由机构主导演变为散户主导的市场。基金重仓股滞涨,低价股、题材股大涨就是明证。

  而个人资金则大多流向了蓝筹股和低价股。海通证券的吴一萍指出,上证50成交量的大幅增加可以说明问题,5月8日才546亿,5月9日就增加到了774亿,周四仍保持在608亿的水平。上证50可以理解为蓝筹集中营,换句话说,资金流向了大市值的指标股和蓝筹股。而深综指的成交量无论是绝对增加量还是相对增幅都没有其它指数大,说明除了大市值指标股之外的其它股票并没有获得增量资金的青睐。

  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散户的力量已经非常大了,他们甚至“抢走”了机构手中的筹码。

  机构声音

  中国人寿公司首席投资官刘乐飞:

  4000点以上人寿不增仓

  本报讯 (记者谢艳霞)继全国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近日透露社保基金正在出售股票之后,中国内地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股份公司首席投资官刘乐飞在该公司上周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称,“3000点到4000点的区域还是可以接受的,4000点以上风险明显加大。即使股市继续走高,中国人寿不会再大手笔购买股票,而是非常谨慎”。

  刘乐飞谨慎地表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成功、许多优质企业的不断上市,以及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但目前股票市场内聚集了大批非职业的投资者,中小散户狂热地追逐股市收益。股票市场内充斥着很多不理性的因素,对市场的发展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即使一季度股市上涨幅度很大,但二季度这样的行情并不一定会重新上演。“3000-4000点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更高,并不代表国寿会继续增仓。目前,许多投资机构都比较谨慎;我们也谨慎”。

  机构动向

  A股超常火热,境外投资者获利了结

  ishare新华富时A50遭遇大规模赎回

  本报讯 (记者林峥)A股市场的超常火热吓退境外投资者。继理柏发出中国基金月度透视报告显示QFII基金交易价格出现大幅折价,反映部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后,据WIND资讯统计,场内规模最大的QFII基金—ishare新华富时A50基金,在A股行情火爆的最近一个月内却遭集中赎回,境外投资者谨慎的心态清晰可见。

  据WIND资讯统计,从4月16日至5月9日间,新华富时A50的基金规模急剧缩水了2180万份,约占其总规模的15.64%。这是该基金2004年成立至今赎回规模最大的一段时间。根据统计,新华富时A50基金在今年3月1日达到了规模的历史最高峰———15240万份后即遭到连续赎回。至3月30日,该基金规模已经下降到14200万份,累计赎回比例6.82%。4月16日,该基金规模进一步下降到13940万份。5月9日,该基金的最新规模已经下降到11760份,两个多月间累计赎回了3480万份,占基金总规模的四分之一。

  A股急速冲高,大多数投资者采取盲目追涨的操作方式。与此同时,新华富时A50基金却遭遇海外投资者的连续赎回,境内外投资人的心态差异形成鲜明对比。分析人士指出,外资机构往往非常理性,海外投资者对所持基金的价值“心中有数”,如果股价大大超出其目标价,市场行情呈现疯狂的局面,这些投资者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获利了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