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孙成钢:没有投机者根本无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5: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9日电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孙成钢在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上载文指出,11月,“宝钢权证(资讯 行情 论坛)”在沉寂多时的中国股市一枝独秀,两周内大涨200%,日成交量甚至超过深圳证券交易所500多只股票的全天成交额。在其理论价值不过0.2元的情况下,该品种以T+0(当日买进,当日可以立即卖出)的先进交易模式受到投机者的热烈追捧,最高价达到2元,创造了股市冬天里的夏天,也让投资者为之一振。

  与此同时,这种热烈的场景也引来不少的“忧心忡忡”: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通过临时停牌、定向监管调查、发通知要求会员单位自查等方式想压抑投机热潮。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延迟了两个新权证的挂牌交易,理由是担心它们再被热炒等。如此种种,反映出我们对于投机和投机者的一些既有观念还没有改变。

  投机,是为了卖出赚差价而买进的短期投资行为。国际上对投机力量一直十分重视,也因此才有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日益发达。但在中国,投机始终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名词。中国的

资本市场诞生于1990年。1997年底出台的第一部《证券法》对投机行为也进行了最严厉的打击,其中就包括明文禁止T+0。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倒退。

  八年来,我们对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逐渐有了一些新认识。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9月初就明确表示私募基金是“风险爱好者”,所以要大力发展。今年10月,重新修改的证券法取消了关于T+0的禁令,加在股市上的重重紧箍也在法律的名义下逐渐卸去,市场本来就期待着管理者能尽早恢复市场活力。

  遗憾的是,我们对投机者还不够宽容,在权证没有超越规定涨跌幅的情况下,交易所就感受到压力而意图为之熄火。殊不知延迟新权证的上市,恰恰加大了持有这些权证的投资者的风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抑制供给力量,又进一步刺激了投机气氛,招致市场微辞。

  文章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投机者是金融市场的润滑剂。投机者都清楚,他们的每一笔交易,都有人赚钱有人赔钱,但他们愿意承担这种风险。也正因此,投机者才给市场带来了金融创新的机会。没有他们,金融市场将如一潭死水,根本无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事实上,随着过去五年股市投机者的日益减少,股市出现了罕见的低迷,一些优质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价甚至比净资产值低40%,国有资产损失得让人心疼。

  因此,股市在抑制过度投机及各类违规行为的同时,也要对投机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这不只是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乃至维护国有资产增值所必需。保护投机者的合法权益,就是让一切投机行为在预先制定的规范下运行,不能制度朝令夕改,更不要让投机者在承受交易风险的同时再承担政策风险。同时,应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让投机者买卖更方便,以此恢复市场活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