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外方撤退重荷加码亏损继续 G宝石孤身走独木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8:1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外方撤退重荷加码亏损继续G宝石孤身走独木桥

  资产负债率从45.8%增至65.91%;8400万税款等待补缴;占51%硝子股份的外方撤走

  证券时报记者 刘克

  净利润下降1381%,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约31%,每股净资产下降58%。G宝石(资讯 行情 论坛)(000413)的种种不良财务表现,祸起的根源就是其当初投资7.14亿元的石家庄宝石电
气硝子玻璃有限公司。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初占51%股份的日本公司在今年3月对其投资7亿多元的股份以51美元的价格认赔出局。

  负责

审计G宝石的普华永道中天
会计师事务所
评价说:“如果硝子公司不能持续经营,G宝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会受到重大影响。”这是一个重要信号。事实上,外方以贱卖的方式撤出其51%股份后,一系列的影响正接踵而至。据悉,近期由于日方股东的撤离失去外资身份,硝子公司被当地税务部门要求补缴原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约8400万元。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位对G宝石颇有研究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行业的极不景气,积累的8亿多元亏损,沉重的债务压力,加上要补缴的8000多万税款,将使硝子公司处境更加艰难;而对硝子公司高度依赖的G宝石的日子也将面临同样的紧张。”更何况,G宝石目前并无放下这个沉重包袱的打算,还要继续闷着走到黑。

  加码的重荷

  目前,2006年上半年的经营期已经跨过,但硝子公司的业绩仍在低谷中徘徊。早在2005年年报披露之前,G宝石就曾称,硝子公司今年一季度发生重大亏损,上半年将继续亏损,从而影响公司的投资收益,拖累G宝石上半年也将继续亏损。

  亏损的痛苦只是硝子公司背负的重荷之一。由于日方股东的退出,失去外资身份的“呵护”,硝子公司被要求补缴数额不菲的税款。

  据了解,4月12日,G宝石公告称,硝子公司的日方股东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以及双日株式会社将其拥有的41%和10%的股权,以51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石家庄市国资委下属的石家庄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日方主要管理层也已于4月撤离了硝子公司。由于原日方投资者在硝子公司成立未满10年时提前撤资,硝子公司不再为外商投资企业。根据相关税务法规,需要补缴原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约为人民币8400万元。

  此外,巨亏的硝子公司还面临大量银行借款到期的困局。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大量的银行借款短期内到期,而硝子公司由于亏损无力还款,又未能获得银行的还款展期,将面临银行方面的借款诉讼,硝子公司将更加举步维艰。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硝子公司银行短期借款的余额达到了3.31亿元。

  对于G宝石而言,注册资本14.57亿元的硝子公司是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患难之交”。在硝子公司的盈利时期,硝子公司对G宝石的业绩贡献超过了G宝石的全部利润总额。如2004年度,G宝石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硝子公司投资收益,占G宝石利润总额的152%;2003年度投资收益更是占到G宝石利润总额的172%。

  而且,由于G宝石与硝子公司存在较多的日常业务往来,因此硝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对G宝石的营业利润、现金流也产生诸多的影响。

  危险的信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硝子公司、G宝石及宝石集团就是同处一个大杂院的一家人,三家公司的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均位于石家庄市高新区的黄河大道9号。

  在这三个具有高度关联关系的公司中,硝子公司与G宝石的主业均为传统CRT彩电配套的电子元器件业。硝子公司主要生产彩壳及彩锥;G宝石(母公司)主要生产销钉、阳极帽及L-35玻管;宝石集团除CRT彩电配套业之外,还拥有塑钢制品、塑管的合资公司及其他资产。

  在G宝石(母公司)的主业中,L-35玻管生产线熔炉由于大修及进行技术改造,已于去年10月9日起停产,至今没有恢复生产的消息发布。2005年上半年,L-35玻管产品的收入占G宝石主营业务收入的31.08%,该生产线的停产,意味着G宝石暂时失去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由于硝子公司计提及巨亏的拖累,G宝石2005年度的股东权益大幅减少———长期投资净额由2004年度的8.34亿元下降到4.05亿元,下降一倍以上;股东权益由2004年度的6.3亿元下降到2.66亿元。伴随而至的是资产负债率的提高,由2004年度的45.8%提高到65.91%。并且,在G宝石的负债结构中,全部都为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3.09亿。

  “部分主业的停产,股东权益的减少,流动负债的高企,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对G宝石持续经营能力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该证券分析人士不无担心地说。

  不过,可以让G宝石稍加宽慰的是,由于其流动负债中主要是一笔应付宝石集团的3.63亿元款项,而宝石集团目前又没有要求G宝石的还款期限。但如果从长远来看,交织着CRT行业的黯淡预期,一旦G宝石被要求还款,对G宝石将犹如釜底抽薪。

  重组的“楼阁”

  在G宝石的战略构想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探索资产重组,摆脱目前困难的经营局面,已成为其经营之外的最重要课题。G宝石高层就曾多次表达这样的意愿。

  G宝石董事长董庆祥曾表示:“在CRT行业全球性萎缩的情况下,公司一直在新的平板显示技术领域积极探索并寻求合作伙伴,争取早日有突破性进展目前针对现状。而且,公司正积极探索通过资产重组、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改善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争取早日有实质性的进展。”G宝石董事、总经理宋洪波也曾表示:“在目前的经营中,主导产品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产品结构调整是首当其冲的重点问题。”

  显然,产品结构调整意味着G宝石退出CRT配套领域,进军目前正蓬勃发展的平板市场领域。但与高唱”产品结构调整”相矛盾的是:G宝石并没有相关退出CRT配套的行动,相反还准备继续在CRT市场深耕细作;进军平板市场至今未有任何实质性启动的迹象。

  此外,在资产重组方面,几年前就高调提出的资产重组计划,至今仍未见到动静。

  在宝石集团的网站上,记者注意到,宝石集团的重组思想较为“宽泛”———重组方可以是国内外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重组对象可以是宝石集团、上市公司,重组方式可以是出让宝石集团、G宝石的全部或部分国有产(股)权。此外,还可以共同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转让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或引进技术进行局部重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