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褪色的誓言:卖方分析师的行业潜规则调查(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03:48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述中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在华尔街参观时接触到许多卖方分析师都是50几岁的人士,已经从事该行业研究30年以上,而国内的分析师从业超过5年都算是老资格了,因为大多数分析师并没有将行业研究视为终身职业。

  以北京某大型券商研究所为例,即使是首席分析师也不享有特权,一旦在基金给予的评价排名中落马,其职称和奖金将立即下调。这样就不难理解,卖方分析师是流动性最大的行业之一,高压政策下,谁又能坚守岗位30年呢?

  另一角度来看,分析师的工作其实就是生产,订单来自基金等投资者,如果客户的目标就是短期暴利,那么生产者只能提供为其牟取短期利益的研究报告,让客户满意才是分析师的目标。

  中国内地基金的短线投资行为一直未有改观,卖方分析师提前通知的“上市公司增发获批”、“可能要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于预期”等等消息并不被基金经理们讨厌,甚至是受到青睐。为买方服务的分析师只能随波逐流了。

  某深圳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对本报记者感慨道:“我们也知道不应该提前打听年报业绩或者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可是谁不想快人一步?而且全行业都在和上市公司高管拉关系,不就为了提前知道公司动态?”

  这也就是国内基金结构性问题决定的,该投资总监说:“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资金来源都是在散户个人。”而成熟资本市场深度和市场结构都与国内不同,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相对而言,投资更偏向长线。

  “分析师基于长期和价值的投资建议才能受到尊重。”陈李表示,“如果基金公司未来越来越重视规范和风险控制,基金经理们就会想知道卖方分析师的数据来源和逻辑依据,而不是一条难以证实的消息。”

  那么就分析师本身而言,如何能成功躲避资本界的这座绞肉机。

  作为曾在美国证券市场业内排名第二的金牌投资分析师、摩根士丹利科技股分析的灵魂人物——安迪·凯斯勒的故事,或许有所启迪,其在2001年华尔街腐败风波中,当他的老同事、老朋友——格鲁伯曼、米克、奎特隆等等曾经在华尔街分析师业内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都纷纷落马之时,他仍全身而退。

  安迪在其后的回忆录上如此写道:“投行的研究员在出卖投资人以取悦企业时,毫无罪恶感,因为在这样的生意中,利益实在太庞大了、太诱人了。”

  的确,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安迪的好运气。但安迪的一席话发人深省:“如果当时的我年纪更大些、经验更丰富些,我可能不会愿意冒险,那么,我大概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分析师。”“如果你太顾虑风险,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去冒险,如果你太担心声誉,就永远不会建立声誉,如果你为了成功舍弃一点点正直诚实,就会毁掉一切。”

  国内的分析师行业在近两年开始发展迅猛,在2006年、2007年牛市中催生了许许多多滥竽充数之人,在牛市中,“南郭先生”或许不能被识破,但在熊市中,大潮退去,裸泳者现,市场环境的变化,分析师行业必将更加规范,行业自律也更加严格。

  上述深圳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刚刚揭晓的新财富行业分析师排行榜上,刚刚入行一年多的他最终并没有上榜,但就在近期行情惨淡的市场面前,众分析师都在为明年的策略冥思苦想时,他自信地向记者表示,“只有在熊市或许才能显示出一个分析师的真才实学。”此外,他还强调,职业道德的操守对于分析师来说更是不可小觑的。“因为从变化无常的资本市场中,保护信誉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