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抢夺亚太高成长公司资源 新交所推出凯利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1:06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26日,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推出“凯利板(CATALIST)”市场,并在当晚18点40分在新交所总部举办揭幕仪式。 该板将于12月17日正式生效,并将取代新交所现行的二板市场(SESDAQ市场),旨在全球创业板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新交所主席比莱先生表示,“‘凯利板’将以亚洲为中心,主要但不仅服务于亚洲的企业和投资者。我们欢迎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这也与新交所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的亚洲门户的地位相一致。” 在远有伦敦AIM市场、近有香港创业板及深圳、东京交易所即将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内外夹击之下,新交所此番推出“凯利板”颇费思量。这也使“凯利板”的发布日期从今年5月延迟到11月26日。 “‘凯利板’独树一帜的模式为公司募集资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新交所CEO谢福华说。 保荐人制度 借鉴伦敦AIM市场经验,“凯利板”也引入保荐人(Sponsor)制度。 新交所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市场业务署署长颜少安说,按照“凯利板”的规则,上市审核权将下放给交易所指定的保荐人,而保荐人只需要向交易所报备。 这实际意味着,新交所主板市场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交所(SGX)的分工职责在“凯利板”将分别下移给SGX和保荐人。 “MAS也认可这种监管模式,愿意将监管权下放给我们,而我们也把审核权下放给保荐人。”颜少安说。 保荐人将拥有上市公司监管的权利,而交易所将通过监管保荐人控制市场。 此外“凯利板”将取消所有的财务准入标准,对于公司规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需要公司有运营记录即可。 这一准则相对香港创业板和深圳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具有相当杀伤力。 不过新的规则将要求上市公司继续聘请保荐人维持公司的上市地位。 新交所执行副总裁兼上市部主任黄良颖表示,伦敦AIM市场仅有保荐人制度的便利,“凯利板”还为上市公司提供诸多便捷。 他表示,“凯利板”市场将至少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大大缩短上市流程,过往SESDAQ市场上市流程需要12-17周,而“凯利板”仅需5-6周,即可完成挂牌上市。 另一个优势则是便利的公司运营。其中,只有当公司收购资产高于相关资产(包括净资产、利润、市值或发行的股票,视具体情况而定)的75%但少于100%时,或当收购行动可能导致发行人的业务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才需要股东会批准。 而处置资产时,也只有在出售超过50%的资产,或当资产处置可能导致发行人业务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才需股东会批准。 黄良颖表示,“这意味着,新交所为发行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公司运作平台,而不需要过往的复杂审核程序”。 分析人士称,“凯利板”迎合了部分私营企业主急于套现的需求。过往,这些资产处置行为往往会受到股东会的阻拦。 抢夺亚太高成长市场 根据规划,12月17日,SESDAQ板将正式更名“凯利板”。2008年一季度则有望公布第一批保荐人,这一期间同时也是“凯利板”按照新规则规定开放IPO的时间。 “目前很多活跃的投行都和新交所进行了接触。”黄良颖说,“中国投行如果在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并有相当的工作人员,若满足我们的条件,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保荐人。” 目前,在SESDAQ市场挂牌的公司将有至少两年的过渡期适应“凯利板”规则。过渡期内,这些公司将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升到主板,一是找到保荐人转到“凯利板”,如果找不到保荐人,则将面临退市的命运。 在新交所上市的136家中国企业中,有16家在SESDAQ挂牌。目前,新交所包括主板和SESDAQ市场的总市值为8210亿新币,其中主板8100亿新币,SESDAQ仅110亿新币,占1.3%,其中,中国公司占6.56亿新币。 黄良颖承认,经历20年发展,SESDAQ的运作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市场机会在哪里?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因而我们把目光瞄准到高成长型公司,并在多次比选后,在今天发布‘凯利板’的规则。” 新交所对“凯利板”有志在必得之势。 其CEO谢福华说,“我们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注,继续侧重于对投资者的关键保护,以及在对保荐人的严格筛选。我们将与投资者及保荐人紧密合作,确保‘凯利板’的成功”。 但也有不少担忧随之而来。 最核心的莫过于对大权在握的保荐人的担忧。在“凯利板”规则中,保荐人掌管企业上市的生杀大权,并负责向企业持续监管,收取中介费用,而且可以最高持有5%股份,所有这些都将拷问保荐人的独立性问题。 对此,谢福华说,“保荐人批准上市的公司仿佛是在制造产品,而新交所则是一个完整的制造业,保荐人需要对其产品负责,否则其信誉面临危机,长远看,我们相信保荐人和各方利益相同,而交易所也将成立单独的监管部门,约束保荐人行为。” 第二个担忧则是“凯利板”将面临诸多竞争对手。远处有伦敦AIM市场,AIM 是伦敦证交所为英国及海外初创的、高成长型公司所提供的全国性市场。那里也留下了不少亚太公司的身影。 2006年,AIM市场的融资规模达157亿英镑,大大高于2003年20亿英镑,AIM市场的上市公司不仅在过去几年表现好于大多数成熟市场,同时在过去4年中将上市公司退市率保持在3%以下。 近处的竞争压力则更为迫切。除香港创业板,深圳创业板也呼之欲出,而东京证交所也正在与伦敦交易所“密谋”类似市场,并拟于2008年底推出。 “我们和香港交易所定位不一样,它们是面向中国内地的市场,而我们是亚洲门户。而东京和深圳创业板可能的规则还无从知道。”黄良颖说。 对于“凯利板”的吸引力,颜少安说,“曾经有很多公司希望到新加坡主板上市,但由于它们还不符合要求,我们不得不拒绝。我想现在它们应该到“凯利板”。” 而谢福华则直指AIM,“传统意义上亚洲的交易更加活跃,这样的模式将同样在新加坡取得成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