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炒中工国际将祸及中小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5:41 每日经济新闻 | |||||||||
于春敏 每日经济新闻 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昨日一上市就被暴炒。该股以17.11元开盘,午盘最高冲至50元,最终以31.97元报收,涨幅高达332.03%,而中小板指数收盘下跌了13.99点。
分析人士认为,中工国际上市延续了A股市场“逢新必炒”的老传统,但暴炒会对市场构成负面影响,而估值已高的中小板也将面临回调。 江苏天鼎秦洪表示,中工国际受到追捧,一方面是停发新股长达377天所累积的“新股饥渴效应”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股市调整阶段,市场需要新的热点,而目前市场资金充沛,A股市场又有“逢新必炒”的传统。这种非理性的暴炒也再度验证了目前的A股依然是一个投机气氛浓郁的市场。 他认为,暴炒使中工国际股价脱离了公司基本面,未来股价失去了想象力,随后将可能展开大规模调整,连续几个跌停板也都正常,毕竟中工国际目前价位是非常不理性的。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表示,新股炒得很高不是好事。目前A股行情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资金推动型,暴炒新股,赚钱效应被放大至极致,这种示范效应会带来二级市场更大的资金分流,影响市场人气和信心,会让本已人心惶惶的资金面再度“失血”。 金元证券分析师宋庆东认为,中工国际高调上市,短期内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板的活跃程度,但是,这种延续性不会太久,一是中行周五申购,资金流出增多将是不争事实;二是就整个中小板而言,目前溢价程度已比较高了,相当一部分股票的价值已被高估,获利回吐导致的股价回调压力将继续存在。此外,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加大,对规模小、流通性差、波动性强的中小板来说很难独善其身。 利空当作利好炒行情难持久 昨日,市场扛住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的利空消息,低开后快速拉高,并未如市场的普遍预期出现调整走势。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11.8点,报1586.3点,两市成交365亿元,继续小幅放大。 昨日对指数上涨功劳最大的是以五粮液为首的酒类股以及有色金属股。另外,狂炒新股的行为也为小盘股提供一些支撑。因万科前期跌了不少,五粮液成为深市第一权重股,而该股午后一度涨停,对大盘的贡献非常大。 酒类股票的整体走强,表明中报“先知先觉”行情正在预演。至于有色金属股主要炒的是中报“业绩大幅增长”,后市关健看业绩涨幅和股价涨幅哪个更大,而此事中小股民未必能占先机。目前,管理层货币紧缩的利空是明摆着的,炒了也是利空,大盘早晚得跌,投资者不必惑于一天的涨跌,不必惑于主力这种小小伎俩和并不高明的骗术,此处减仓出错的可能性较小。郑步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