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达证券:零售业步入长期稳步增长期(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5:54 《钱经》杂志

  人民币重估因素对国内批发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将产生重大影响:

  1.人民币重估增加消费者人民币实质购买力;

  2.人民币重估有利于形成内外更加平衡的消费市场。

  人民币重估可以帮助中国降低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异,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平衡。

  在中国40%以上的高储蓄率中,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占很大的比例。企业储蓄不分红盲目投资,造成过度投资。若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降下来,并用于社会保障和教育投入,会增加当期消费,有利于推动内需增长模式,减低对外需的依赖,实现从粗放投资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型模式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与消费方式

  人口结构老龄化将增加对生活舒适性、便利性、健康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医疗保健流通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1994年,我国人口的主要年龄层集中在29岁以下,目前主要区域集中在15~44岁之间。随着时间推移,未来的2014-2024年间,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非常突出。例如,1994年至2024年的30年间,20~24岁年龄区间的人口将从1.2亿左右减半至6000万人左右,而50~54岁的人口数量将从4000万激增三倍至1.2亿人左右。伴随着财富增长与生育率下降,中国人口呈现加速老龄化趋势,并且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多数国家的老龄化问题是在高收入阶段才出现的,而我国在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时就面临这个问题,因此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在我国可能会更大。通过对1970年至1992年印度、韩国和印尼人口及相关数据的观察和计算,发现东亚国家中收入水平越高,人口生育率就越低。收入的增长可以解释这几个经济体在1970年到1992年间接近80%的人口出生率的变动。

  在未来10~20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会以比较高的速度发展,即便放松了人口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生育率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参见图4)。人口结构的转移将增加对生活舒适性、便利性、健康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医疗保健流通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图4 人口自然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老龄化正在给社会经济与消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1.晚婚与计划生育导致消费者平均年龄上升;

  2.人口红利将在10年内耗尽;

  3.消费者家庭规模小型化。

  2主体分析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百货业:率先步入景气周期

  经过10年的调整,国内百货业年均增幅都在15%以上,而伴随居民收入大比例提高,先富裕起来人群率先享用奢侈品等中高档商品,加之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大量涌入,客观上又刺激了时尚性、奢侈性商品的消费欲望,这使得国内百货业将会有一个长达5-10年的高景气周期,中国百货业在零售业中将率先步入一个景气循环的黄金起点。

  另据MasterCard Worldwide发布的最新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将持续带动奢侈商品及服务的需求,而且年轻富裕族对奢侈品需求的增幅比年长富裕族高。以金额计算,中国年长富裕族的奢侈品消费额,将由2006年的86亿美元升至2016年的180亿美元;而年轻富裕族的奢侈品消费额,将从2006年104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264亿美元。由于中国的年轻富裕族拥有较高学历及薪金水平,并且消费行为较不受过去社会及经济转变的历史影响,所以年轻富裕族比年长富裕族更乐于消费于奢侈品上。并且,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以奢华商品为主,奢华服务只占较少部分。

  国内奢侈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者对中高档商品的需求增加,也对百货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百货类公司一方面需要向中高端品牌经营商的角色进行转型,以此达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厂商较为严格的入驻标准,同时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宽松、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从百货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观察,百货子业态处于主业持续增长及利润回升阶段,百货业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经历了1998年大幅度滑坡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毛利率不断上升。另外,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在近年迅速扩张,导致相关企业的三费增幅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提示相关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6:百货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7:主要百货类上市公司毛利率不断上升图8:管理能力及营运能力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Tips所得税与奥运经济提升企业短期经营业绩

  从所得税角度分析,在A 股所有行业中,百货业将成为2008 年所得税率下调受益最大的一个行业。目前该板块实际所得税率超过32%,这显示出百货类上市公司前期承担了较多的税收支出,因此,该行业公司有望享受税率下调到25%的充分利好。

  另外,随着2008年奥运会举行日期的临近,奥运消费将对08年国内百货业尤其是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百货类上市公司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奥运会特许商品及其他相关产品在百货公司的销售会带来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奥运会期间游客数量骤增也会引发密集销售增长,该影响力预计远超往年黄金周对百货零售业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为超市业态发展提供支撑

  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4%,据CREDIT SUISSE估计,1994-2024年间每年将有约13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新增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需求将对连锁超市业态发展提供有利支撑。根据联合国人口司预计,到2025 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5 亿,如果按届时60%的城市化率和每10000人(每5000人为一个社区)拥有一个超市计算,限额以上超市企业的门店数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近4 倍。而且,随着大中城市中一些20 万人以上的社区群的出现,经营面积在1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超市将获得快速发展。

  虽然我国超市的绝对数量已经相当大,但是同荷兰在03年每1000人就拥有78平米的购物店和欧盟每一千人拥有近170平米购物店相比,我国的差距还很大,随着经济发展和需求增加,我国超市的千人拥有数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后续发展空间很大。

  经营状况方面,国内超市业态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以超市和大型超市为主要业态(不包括百货店和便利店)的企业,店铺数量和销售规模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均为19%。总体库存周转次数由上年的平均11.7次,增加到12.2次。毛利率由12.6%提高到12.9%。自有品牌商品销售规模达到43.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便利店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也由2005年的16.8%提高到2006年的17.7%,库存年平均周转次数由20次增加到24次。

  家电连锁进入寡头竞争时期

  随着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的普及和升级换代,以及农村居民正进入家电消费的升级阶段,中国家电零售存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当中,家电连锁门店扩张速度最快,国美、苏宁、永乐、五星店面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8%、88%、81%和61%。家电零售在向连锁零售渠道集中的同时,也已开始向少数家电连锁巨头集中。随着各主要家电连锁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速扩张,资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将使家电零售市场进一步向前几大连锁企业集中,中国家电连锁业将进入寡头竞争时期。

  虽然目前我国家电连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要比别的业态高的多,但是国美、苏宁、大中这三大国内家电销售巨头的销售量也只占整个家电行业10%的营业额,同国外相比,集中度仍然较低,发展空间巨大。

  2006年国内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总规模约为6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3%。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产品技术革新的推动下,2006年,平板彩电、通讯、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呈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而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厨卫等家用电器产品因面临更新换代的需求,06年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表5:2006年家电连锁企业销售规模

  排序企业名称销售规模(万元)同比增幅店铺数同比增幅

  1国美电器集团869300074%82092%

  2苏宁电器集团609523753%52043%

  3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178013122%22919%

  4宏图三胞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3000054%10550%

  5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178563-14%130-14%

  资料来源: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