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08:23 每日经济新闻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作为中国最后一家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IPO受到市场追捧。据市场消息,受益于业务增长潜力大,不良率低以及服务社区、小微企业与“三农”的零售银行业务特色,邮储银行H股IPO获得国际投资者踊跃认购,除基石外的国际配售部分据传已经获得投资者约5倍超额认购。

  每经实习记者 张寿林

  作为中国最后一家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IPO受到市场追捧。

  邮储银行此次招股价介乎4.68港元至5.18港元,集资额介乎566.6亿港元至627.1亿港元,全数用于补充资本金,帮助业务增长。9月14日~20日为邮储银行H股全球公开发售期。9月28日,邮储银行H股将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交易。目前仍在公开发售期,预期将于20日中午结束发售,股票定价预计为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前后。作为内地网点最多的零售银行,该行IPO有望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

  据市场消息,受益于业务增长潜力大,不良率低以及服务社区、小微企业与“三农”的零售银行业务特色,邮储银行H股IPO获得国际投资者踊跃认购,除基石外的国际配售部分据传已经获得投资者约5倍超额认购。

  六大基石投资者认购 约占发行股份75%

  本次邮储银行预计全球发售约121.07亿股H股,股份代号为1658.HK。其中国际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为115.01亿股(相当于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目约95%),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6.05亿股(相当于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目约5%)。可予超额分配的股份数目不超过根据超额配股权可发行的H股数目,即约18.16亿股额外发售股份,相当于将在全球发售中发售的初步发售股份数目约15%。

  假设发售价为4.68港元(即拟定发售价范围的最低价),经扣除邮储银行就全球发售应承担的承销佣金及预计开支后,邮储银行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56.74亿港元(倘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或约为640.36亿港元(倘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

  假设发售价为4.93港元(即拟定发售价范围4.68港元至5.18港元的中间价),经扣除邮储银行就全球发售应承担的承销佣金及预计开支后,邮储银行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8,652百万港元(倘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或约为67,461百万港元(倘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

  假设发售价为5.18港元(即拟定发售价范围的最高价),相应地,邮储银行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16.3亿港元(倘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或约为708.86亿港元(倘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

  据悉,目前邮储银行计划发行股本的约75%已获六名基石投资者认购。其中认购规模较大的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及上港集团,分别认购约34亿及33亿股股份,另外还包括海航集团、国家电网、中国诚通及长城资管,相关股份设有6个月禁售期。

  坚持大型零售银行发展战略

  邮储银行拥有中国商业银行中最大的分销网络、客户基础和优异的资产质量。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人民币77,076亿元、人民币67,324亿元和人民币26,658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分别位居第五位、第五位和第七位。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以截至2015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计,邮储银行在全球银行中位居第22位。

  邮储银行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差异化的战略定位、独特的运营模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网点数量超过4万个,纵贯全国、遍布城乡;个人客户数量超过5亿户,基数大、粘性强。以此为基础,邮储银行确立了与其他大型银行不同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额比例为85.4%,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49.4%,个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占比46.0%,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同时,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代理网点,邮储银行建立了中国银行业唯一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代理网点与自营网点共同组成了有机、庞大的分销网络,使邮储银行能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比较优势,为城乡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基础金融服务,并获得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过去三年,邮储银行存款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是唯一一家个人存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大型商业银行。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具有两大显著优势。一方面,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优,风控能力强。邮储银行一直奉行“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不涉足不熟悉风险的业务领域,并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1%,拨备覆盖率为286.71%,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仅为1.50%,均显著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同期平均水平。2013年至2015年,邮储银行的逾期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也远低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同期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6月30日,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78%。另一方面,邮储银行成长潜力大,增长速度快。消费需求升级、小微企业兴起和新型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邮储银行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与此高度契合。过去三年,邮储银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8.4%,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同期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发展,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公开招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战略定位,并顺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以下战略举措。在业务布局方面,坚持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体、以公司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经营策略,在巩固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在发展支撑方面,着力夯实人才、科技等经营发展基础,不断深化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增长。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