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利度力度的渐显,年初不少券商、基金对银行业绩抱悲观心理。但是近期,工行、浦发、宁波银行、招行、中信相继公告其中期业绩大幅增长,其中浦发预增140%以上,中信则预增150%以上,7月22日,首份银行中报出炉,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92.24%。 [详细]

  2008年,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利度力度的渐显,特别是数次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宏观上起到压缩信贷规模的作用,对各商业银行业务展开构成压力。正因如此,年初不少券商、基金对银行业绩抱悲观心理。

  7月4日开始,银行股开始传出重大利好信息。工商银行预计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随后,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也先后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此前的深发展和宁波银行也预计业绩增长。7月7日,银行系再传好消息,民生银行发布预增公告,预计2008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10%以上。专业机构预计,上半年银行业净利润平均增速仍将达到60%以上,银行业全年平均增速将在40%以上。

   银行股能带动这波行情走多远?尽管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预计,但不少分析机构对银行的高增长能否延续持怀疑态度。 多家分析机构指出,尽管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仍然会有所增长,但增速将明显下降,预计增长幅度为20%~30%,相对于去年上半年高达67%的业绩增速,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整体趋缓的态势明显。这一趋势注定了即使银行股能刺激股市出现中报行情,但该行情走不了太远。投资者在准备冲浪中报行情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套上救生圈。 【详细】

业绩“升值”

银行股高增长势头不改

  从目前已预告中期业绩的银行来看,上半年银行业没有因为外部因素而挫伤高增长的势头,业绩整体上升几可定论。
  在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之前,深发展和宁波银行已经分别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5%-95%和50%-70%。根据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净利润增幅计算,它们中期每股收益分别约为0.18元、1.08元、0.93元。如果全年业绩在中期基础上简单乘以2计算的话,那它们全年每股收益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3.19倍、9.45倍、10.19倍。到昨天收盘,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分别报收于4.75元、20.42元、18.96元。 【详细】

中报预增频发

  近期,在多家银行刊登了业绩预增公告的刺激下,银行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但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预料中的结果,银行股一季报业绩的大幅增长,已为半年报绩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详细

首份银行股中报亮相

  7月21日晚间,首份上市银行的半年报亮相。宁波银行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资产882.9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88 亿元,增幅为16.94%。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6.84%;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9.76%;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0.59%。每股收益为0.29元,不良贷款率为0.40%,拨备覆盖率为323.43%。 【详细

股价“贬值”

主流资金意见分歧

  去年11月初银行类板块指数创出历史高点以来,银行股整体调整幅度已经超过53%,而今年以来其跌幅也达约48%。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主流资金对银行股确实有点“提不起兴趣”。据某大型券商自营业务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自营资金不超配银行股已经很久。另一家创新型券商自营部门负责人表示,尽管银行股市盈率并不高,但从PB看还是有些贵。
  “近期银行股的下跌带有明显的恐慌性和非理性,市场需要稳定投资信心,不应过分夸大对银行股业绩的担忧。”伍永刚说,但他同时也坦率地表示,目前主流资金对银行股的态度确实产生了分歧,看好银行股走势机构的比例还在逐步下降。 【详细】

券商分析师称大跌不理性

  在经历前2年的红火日子后,昔日受捧的银行股如今却成为大盘领跌、机构抛售的“重灾”板块。对于此轮银行股大跌,多位研究银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定性为“不理性的下跌”。“银行业的基本面目前还没有发生变化,即使考虑到未来行业增长的不确定性,这次下跌反映部分机构对银行业未来过于悲观的预期。”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详细】

银行股被错杀了吗

  一边是业绩高增长,另一边是股价“跌跌不休”。随着半年报预增家数的增多,有关银行股是否被“错杀”的议论,成为热点。有银行人士指出“年初券商、基金对银行业绩所持的悲观心理,现在看来有些片面了。”【详细】

业绩缘何增长

经济波动下业绩增长何以持续

  通胀压力高企、经济增长回落或将对中国经济形成挑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银行能否扛住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动?根据9家银行日前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增公告,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业绩预增幅度超过50%,而中信、浦发、招商、民生等5家中型银行业绩预增高达100%至150%以上。
  尽管经济波动加剧,商业银行的整体业绩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能保持盈利高速增长,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是经济出现调整后,商业银行业绩依然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惯性增长,抑或是前一阶段的银行股改、转型确实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还是银行的业绩表现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动?专家认为:“只要把握机遇,认真分析,商业银行大有作为。” 【详细】

浦发:税率降低是主因

  实际所得税率的大幅下降是中期业绩增幅超越其他同类中型银行的主要原因。07年同期公司实际所得税率为46.4%,预计08 年中期的实际所得税率在24%左右,所得税率下降对业绩的贡献度达到41%。【详细

工行:高息放贷是主因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贷款“以价补量”,才是工行业绩得以暴增50%以上的基石。根据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1.7,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调10%至上浮70%均为合法。“现在是上浮30%,但并不表示还有上浮空间。以价补量只是货币紧缩下的一种短期现象,很难持久。”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详细

估值之惑

中期报告多空分歧

  尽管市场上频频有声音认为银行估值已安全,然而银行板块被无情的刷出安全地带,有银行股价“破发”,有银行股价低于H股,PE从2007年最高峰的35-50倍低至13-18倍。
  最新发布的多家机构的银行业中期报告,更是显现了整个估值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在对下半年的两大关键问题上——高息差是否终结和不良贷款是否激增,多空各执一词。空方以海通证券为代表,认为银行业ROA(总资产回报率)见顶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而多方的力量看起来更强大,中信证券报告表示,高位息差和低信贷成本将维持银行业下半年较高的ROA水平。申银万国甚至更加乐观的认为,第三季度,出色的业绩和更为明朗的前景将会促使分析师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详细】

摩根大通:估值接近大底

  摩根大通最近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目前A股市场对银行业的前景过于忧虑。虽然预期银行业的经营环境转差,也预计盈利增长于2008年之后大幅放缓,但只是顾虑不确定因素却不顾及价格或估值而大举抛售,并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之道。
  摩根大通认为,由于很多机构投资者也很容易由于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而争相抛售,银行股的定价过低了。投资者处于一种极度恐惧的状态,是近一年前的极度贪婪状态的另一个极端。 【详细】

东兴证券:并非被低估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认为,上市银行一定是用“市净率”来看,这是从估值上看银行股最重要的一点。全球银行的市净率水平基本分布在2-4倍之间,目前我国14家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在2.9倍左右,这表示银行股进入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价值区域,但并非处于被低估的区域。 【详细】

后劲不足?

业绩预增难掩疲态

  中期预报已经基本定论,银行业整体业绩依然保持5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一场银行中报盛宴序幕即将拉开。不过下半年随着业绩基数提高以及利差驱动、税率下降等政策性因素减弱,银行业的业绩增长将放缓,且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贷款质量问题将会在今后业绩中逐渐释放出来。
  代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中间业务”相比去年来说处于弱势,银行的盈利能力被经济周期所左右,重重业绩光环难以掩饰银行短期竞争疲态,也难以消除宏观调控带来的悲观预期,虽然看起来银行业中报似乎撑起了市场半边天,但透过可预知的中报业绩,年报的增幅下降也提前进入预估之中。 【详细】

股民要套救生圈

  多家分析机构指出,尽管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仍然会有所增长,但整体趋缓的态势明显。即使银行股能刺激股市出现中报行情也走不了太远。投资者在准备冲浪中报行情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套上救生圈。 【详细

叶檀:只是安慰剂

  在中国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银行传来喜报,上半年银行赢利大增。但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源自于政策优惠,再加上信贷控制、窗口指导,在中国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银行传来喜报,上半年银行赢利大增。但考虑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时间差,实体经济效益下降要半年以上才能传导到银行。因此,银行漂亮的半年报,恐怕是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的一贴安慰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