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加快需求拓展是未来政策的重点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6月13日,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小微经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论坛并作题为“疫情冲击下的小微经济”的主报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疫情对小微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停摆效应,导致资金成本支付抬高;二是复工复产过程中供给端的问题,包括资金流、人流、供应链等方面;三是在救助完成之后,复工复产过程之后需求端的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这几个月一直很低迷,邮储银行在5月中旬做的2400个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37%的企业认为最多能支撑三个月,54%的企业面临资金不足、订单下滑,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工,但相比去年可比时期,当前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刘元春指出,从宏观数据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在目前已经全面显现。在行政化复工复产之后,要进行强刺激,进行一个强劲的需求拉动,复苏一定要快,如果不快,未来的潜在增长速度可能受到的冲击就会很大。
截至2020年1月份数据显示,市场全部主体超过1.23亿,中小微主体占比99.6%,其中小微经济主体占比97.2%,数量超过1.19亿。“小微经济是重要的就业渠道,是民营经济的主要载体,小微虽小,但是特别重要,目前对于小微经济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刘元春说,国家加大了对于中小企业的帮扶,通过科技助力普惠、改革助力金融深化、竞争助力企业自我完善、政策构建战略支点,同时也加大了财政的扶持力度,国家对于中小微经济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在凸显。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目前政策出了很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比如财政方面,通过调研发现依靠政策能够保住企业的生存,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困境,一些政策受益面较窄,主要是部分政策竞争性很强,同时小微企业社保参保率太低,还有税收优惠较多,直接补贴较少等问题。比如金融政策层面,也会看到存在资金流向结构性不均衡、信用风险高企、政策成本需分担等问题。
“疫情救助必须以中小企业的生存为落脚点,我们的各种救助工具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对于如何创新政策工具,使政策补贴救助产生直达效应,刘元春认为:一是政策或制度设计必须条款清晰,可执行性强,设计过程中须广泛倾听各方观点,努力兼顾各方合理利益诉求;二是规定低息或免息贷款的偿还豁免条款,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公司数据分析能力强、客户覆盖面广的特点,提升救助政策的执行效率;四是政策应兼顾纾困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五是大力度的稳岗直接补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全球格局的变化,小微企业本身也需要战略性的调整,包括组织形态、网络体系、产业方向,都需要进一步的战略构建。(经济日报记者 谢慧)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