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20余只银行理财开始亏钱了 市场人士:以后要习惯

史无前例20余只银行理财开始亏钱了 市场人士:以后要习惯
2020年06月11日 14:17 新浪财经综合

买银行理财吃亏上当?遇到银行霸王条款?告诉我们帮您解决并赢取1000元现金大奖。

  原标题:史无前例!20余只银行理财开始亏钱了!市场人士:以后要习惯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最近,由于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两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站在了风口浪尖。

  一家是招商银行,其子公司招银理财出售的一款理财产品“季季开1号”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此外,招商银行APP上出售的“季季开2号”也出现了净值回撤,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0.63%,6月3日的单位净值为0.9996。

  平安银行的几款理财产品则遭到了更为猛烈的“炮轰”。在多个投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投资者的激烈言辞。

  黑猫平台上一位投资者称,购买平安银行90天、180天、270天成长理财,合计约380万元,然而不到两月连本带利亏损3万元,有时甚至一天亏7000元。

  以平安银行90天成长为例,截至6月10日,该产品近1月年化为-7.17%,而近3月年化为1.01%。

  无论是招行的季季开1号及2号,还是平安银行的90天、180天、270天成长理财,都属于投向固定收益类的净值型产品,在风险评级上也都是较低风险或中低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理财公告梳理,包括工商银行(工银理财)、招商银行(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中信理财等机构的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的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绝大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截图

  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开启净值化转型,将估值方式从原摊余成本法切换到市价法。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人士表示,银行理财跌破净值早已出现。由于采用市价法,金融市场波动会实时传导至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今年3月,境外美元债出现暴跌时,该行投向美元债的理财产品也出现过净值短期跌破1的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近期出现净值浮亏的原因,是由于4月以来债券市场大幅震荡所致。同期,债券型基金也出现浮亏。

  “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5月以来的这波债市调整,基本面、资金面、监管层面各种‘坏消息’不断,导致债市‘踩踏式’下跌,各期限收益率都大幅上行,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也就跟着下来了。”一位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认为。

  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往后看,严监管+打击金融套利亦是影响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债市仍可能是“大波折大反复、区间震荡”的格局,资本利得机会让位于票息价值。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采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习惯“刚兑”的投资者一时之间尚难以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银行应加强投资者教育。

  资管新规出台,意在打破投资者刚性兑付的预期。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认为,投资者应摈弃“保本”幻想,“改变以往‘低头闭眼’买理财的方式,而是‘抬头睁眼’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析风险,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编辑:周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志杰

银行理财 理财产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8 首都在线 300846 --
  • 06-17 秦川物联 688528 --
  • 06-17 博汇股份 300839 16.26
  • 06-17 国盛智科 688558 --
  • 06-16 甘李药业 60308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