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主办、星石投资作为合作伙伴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北京年会”召开,与会嘉宾对银行理财建言献策。

  对于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50人论坛成员殷勇提出,刚性兑付这种行为不能消除不确定性,只能问题转移,反而会助长不理性的行为,下一阶段在金融监管的完善中,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让价格波动提示风险。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银行有预期收益但是又不保本,应该定义为集合投资产品,对此要有认同,并给予牌照。希望银行的理财产品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和信托、资管的产品获得同样的法律地位,这样就不必绕道信托和其他资管产品去做投资。

  对此,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的比例,银行理财等资产配置可能会面临调整。杨玲认为,权益类作为一种标准化资产已有较成熟的估值体系,同时经过过去两年的消化,股市底部逐步夯实,相对其他资产,去杠杆率先完成,是风险收益比更匹配的产品,也是净值型产品的良好标的。

  杨玲认为,规模庞大的银行理财的转型升级,有望重塑行业格局的重塑,行业的合作共赢成为大势。过去由于隐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90%集中在债券、非标等资产上,监管背景下,银行在投资端的收益压力更大,因此具备客户获取能力的银行未来将深耕资产管理产业链的下游,与小而精、专注投资的私募,在客户端和投资端各自发挥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这也是财富管理市场在重塑过程中,跨界合作共赢的大趋势,在未来混业监管标准逐步统一之后,监管套利空间消除,依据自身禀赋寻找自身产业链定位是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必经之路。

  截至2017年7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实缴管理规模已经逼近10万亿(9.95万亿)。在过去2-3年,私募基金行业仅仅依靠自律监管已经让行业规模从2.13万亿增加至7.89万亿(2014-2016年底),规模翻了3倍多。我们预计,在全金融行业协调监管的大背景下, 5年内私募行业的规模有望翻倍。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