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7日04:35 时代周报

  破除科技体制机制障碍,等不得拖不得

  “科技是国之利器”,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了科技对于中国当下与未来的战略意义。他指出,必须深刻变革现有科技体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才能够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新华社在评论文章中,对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用了“最紧迫”这一表述。

  高层对于科技体制机制的论断,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抓住了改革的中心点,以创新促进改革,以全新制度保障全面改革,这应该成为共识。

  这次科技创新大会,关于现阶段工作的诸多表述可见于去年颁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此时,再度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细化各领域执行举措,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前三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推动重点改革所需的魄力、决心与智慧的最好注解。啃下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硬骨头,最大限度释放科研创新活力,短期来讲可彰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为改革者与创新者保驾护航;长期来讲,可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引擎,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铺就新道路。今年是确立全面深化改革主体框架之年,明年就将公布这一框架,时间颇为紧迫。

  我国目前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为更多领域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和“领跑者”的跨越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在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机遇稍纵即逝。比如在出行行业,优步进入中国以及滴滴横空崛起不过两年时间,已近乎颠覆了整个行业生态。但尴尬的是,相关的税制与法规等政府管理与服务配套远远跟不上。农耕式管理与创新性经济的错配现实,亟须引入合适的人才进入政府序列,推出与时俱进的管理服务,真正形成政商学人才合理流动的旋转门。

  科技体制的突破也是检验改革成色的试金石。目前,中国的科技资源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科技成果或科技人才仍然稀缺,我们离科技强国的距离比我们想象的仍然远得多。培养和引进高精尖人才,需要放眼长远、不拘一格,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当下掺杂太多行政因素的体制机制,已经多为人所诟病,已经是阻碍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试想如果仍然拘泥于行政级别和头衔,屠呦呦恐怕仍难获诺贝尔奖;如果河北科技大学仍死扣论文发表数量,那么“三无学者”韩春雨恐怕难有今日的一鸣惊人。国家的硬实力对应的是科技水平的高低,而科技水平最终取决于人才机制的优劣。

  全新的人才培养与引入机制也有助于中国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人才的竞争。据世界经济论坛(WEF)预测,2010-2020年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处于人才严重紧缺状态,各国为谋求在全球人才大战中抢得先机,竞争愈加白热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发布了两个《美国创新战略》,推动移民改革,积极吸引高科技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欧盟通过“欧盟框架计划”、设立欧盟“蓝卡”等举措,以期在人才竞争中抢得先机。在语言、地域、信息不对称等传统障碍被技术近乎消解的今天,人才的国际性流动越来越强,足够优良的科研和创业环境才能引来足够优秀的人才。

  总之,以最决断的态度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方能让科技潜力进一步爆发;让更多顶尖的世界性人才在中国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瑞士无条件工资是蜜糖还是毒药

如果生来就有基本工资做保障,人类将更有追求梦想的可能:最终选择的工作会更多的释放创造力,同样对社会有利。这就是选择工作的自由,也是瑞士人周日对“无条件工资”发起公投的初衷。

降低贸易成本可助益经济增长

生产一件物品每支付1美元的成本,将该产品带到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手中则需要2.19美元。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成本更接近1.34美元:虽然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很高的附加费用。

MSCI纳入A股哪些股票能吸引外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9倍和1.3倍,接近10年均值水平。医药生物和必选消费估值最高,前向市盈率接近22倍,前向市净率为3.4倍。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估值最低,前向市盈率不足10倍,前向市净率低于1倍。

切实的改革比权威人士更管用

在嘈杂的政策争论中,我们甚至有点忘记了,只有真的改革,才是安度难关的良药。我们面临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只要改革事业没有终止,我们的希望就没有失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