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6日14:42 《法人》

  人工智能不是人类终结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将更多地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人类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仍然有90%的潜能未被开发,这样的对手会使我们不断进化,百年之后即使人工智能达到了“奇点”,我们人类也必将脱胎换骨,形成新的“小宇宙”

  

  文 《法人》特约撰稿 董毅智

  

  不久前,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备受关注的“人机大战”中,接连战胜韩国棋王李世石,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各类评论铺天盖地。人工智能系统以“四比一”的结果战胜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令几乎所有的智能专家、围棋高手甚至普通公众都大跌眼镜。

  在此项大赛之前,认为李世石获胜的观点有之,认为智能系统获胜的观点也有之。还有不少观点认为,尽管此前在国际象棋等棋类的“人机大战”中,机器有过获胜的先例,但围棋与一般棋类不同,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一般棋类,人工智能系统很难掌握其中要领。再加上,与谷歌人工系统对决的李世石,可是世界顶级的围棋高手。

  不过,最终的比赛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赛前一边倒的预测和赛后一边倒的公众舆论形成了巨大反差。许多人甚至惊呼:机器战胜了人类,人工智能即将成为人类的终结者。

  诚然,机器总是在不断地进步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脚步不会因任何理由而停歇。对于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来说,即使输了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赢了,大概也不懂得喜悦之情。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把此事看得很重要,如果在围棋此类难度系数极高的棋类运动中,人工智能都可以很好地应对人类大脑的挑战,那么将来还有哪件事可以难倒人工智能吗?

  正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这是一场胜负都不重要的比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都是赢家。对人工智能领域而言,这是一场里程碑的事件,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成熟度、技术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阶。对谷歌而言,这则是一场绝妙的营销体验。

  不过,面对悲观论、乐观论、预言者、猜想家充斥整个网络,笔者想问:人工智能真的是人类的“终结者”吗?

  

  终结者是个伪命题

  

  在笔者看来,终结者首先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工智能终结者更加是人类对不可控事物的恐惧心理的放大。

  30多年前,阿诺·施瓦辛格所扮演的“终结者”形象彻底地颠覆了世人对于机器人笨拙、冷漠、机械的传统观念。终结者亦正亦邪甚至充满情感,选择自我毁灭保全人类,让多少人热泪盈眶。然而,电影中所设定的核战争没有发生,终结者也并未出现。这是为什么?

  从人类有历史记载开始,人与工具、人与机器就一直上演着一段段爱恨情仇。车轮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马鞍的出现使游牧民族一次次发起入侵,对车轮等工具的崇拜成为很多民族的图腾,人发明了工具,用工具改变世界、更改变了自己。

  每一次人类历史的飞跃发展都伴随着工具与机器的创新发明。人们在歌颂、享受着这些发明所带给他们的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又时时畅想人类不断被机器战胜及替代的哀鸣曲。

  人工智能以上种种历史的重演。其实更是人类在内心深处对一切可能挑战、超越、征服自身的事物深深的恐惧,即使人类是这些机器的造物主。

  笔者认为这个伪命题与其说是个科技问题不如说实际上是人类的心理疾病。19世纪初,卢德派分子在英国各地打砸纺织机,因为他们担心机器会让工人失业。那时,有人相信,技术会导致失业。

  但是他们错了。工业革命让英国变得更加富裕,增加了总就业人数,包括纺织业的就业人数。

  

  人工智能成为终结者又何妨

  

  笔者不想再赘述各界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预测与猜想,只想从一个平常人的角度分析,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成为人类的“终结者”又何妨?

  首先,人工智能更加提高生产力、满足普通人的消费生活。设想一下谁会排斥你的家里出现一个管家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你清扫房间、烹饪美食、照顾孩子,这种种的便利其实是每个人内心真实的需求。

  需求导致市场,可以预见此类生活化的人工智能机器必将在今后的岁月里更多地陪伴我们成长。

  其次,当工厂被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填满,空无一人的流水线上越来越多的产品用更高效的速度产出,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将得到更多的福祉。试问哪一个企业、哪位企业家会排斥人工智能?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将更多地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人类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仍然有90%的潜能未被开发,这样的对手会使我们不断进化,百年之后即使人工智能达到了“奇点”,我们人类也必将脱胎换骨,形成新的“小宇宙”。

  无敌最是寂寞。当人类亲手打造一个完美的对手,岂不是快哉?

  

  无恐则无碍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的崛起,不必恐惧,不必哀怨,无恐则无碍。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陷入了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恐慌。这种恐慌从自然到生命到科技而今又一次落到了人工智能。

  正如最近人工智能AlphoGo战胜国际大师李世石这一近乎爆炸的新闻席卷整个评论界的疯狂讨论一样,在每一次面对与其说是新事物不如说是未知的出现时,人性本能的恐惧与不安引发了各种或左或右的言论。

  所有的言论都发自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所有的心理都会导致形成格式宗教版的畏忌。最终汇成一种文明的模式。人类正是在这一次次三种层面的洗礼中茁壮成长。

  人心其实无比脆弱,在浩瀚的宇宙,孤独地的生存。面对恐惧,人类一次次使用创新去挑战发明创造,用宗教去寻求灵魂的升华,用文明去拷问人性。

  时至今日,人类仍是我们所在空间的赢家。因为人有独一无二的人性,有永不放弃的希望。这一次笔者相信,我们仍将勇敢面对。人工智能绝不是人类的“终结者”,只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轮回。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瑞士无条件工资是蜜糖还是毒药

如果生来就有基本工资做保障,人类将更有追求梦想的可能:最终选择的工作会更多的释放创造力,同样对社会有利。这就是选择工作的自由,也是瑞士人周日对“无条件工资”发起公投的初衷。

降低贸易成本可助益经济增长

生产一件物品每支付1美元的成本,将该产品带到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手中则需要2.19美元。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成本更接近1.34美元:虽然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很高的附加费用。

MSCI纳入A股哪些股票能吸引外资

目前,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9倍和1.3倍,接近10年均值水平。医药生物和必选消费估值最高,前向市盈率接近22倍,前向市净率为3.4倍。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估值最低,前向市盈率不足10倍,前向市净率低于1倍。

切实的改革比权威人士更管用

在嘈杂的政策争论中,我们甚至有点忘记了,只有真的改革,才是安度难关的良药。我们面临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只要改革事业没有终止,我们的希望就没有失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