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有趣的“省陌制”(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有一个姓甄的小孩子在野外牧牛,一天,他突然看到山脚下有两个人,见面以后,互相拱手致礼,其中一个说:“老兄啊,咱们的钱库后门年久失修,应当赶快请一个人整治一下。”对方回答说:“好的。”说完以后各自分手。

  牧童觉得这两个人很奇怪,于是从牛背上爬下来,独自跑到两人相逢的地方仔细察看。他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竟有零散的铜钱在冒出来,他喜不自胜,立即解开衣服把滚滚而出的铜钱包起来,钱还在往外冒,小衣服已经不够用了,牧童从旁边挖了一些泥巴,费了好大劲才将洞口塞住,再放上一些草,准备去叫他爸爸一起来挖。

  牧童提着攥在一起的外衣回家,蹦蹦跳跳走到半路,又遇上刚才那两个人,其中一个问:“钱库的门修好了吗?”另一个说:“刚刚花钱三百请一个牧童填补完。”这位甄姓牧童回到家里,将装着铜钱的衣服往桌上一扔,大声叫唤“爸爸快来”,他的父亲过来看到一桌子的铜钱,询问“哪里来的”,牧童绘声绘色地讲了他的奇遇,爸爸数他拿到的钱,“正得二百三十一文”。此时,父子二人猛醒,“赶快去把洞里的钱挖出来呀”!但等他们两人跑到山边,再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故事出自于宋人洪迈的小说《夷坚志》,题目是《羽客钱库》,“羽客”是仙道之流。我们且不去管这个故事的神话色彩,不妨对文中的“钱三百”和“正得二百三十一文”作一番讨论。

  依照故事的意思,那两个羽客出工钱“三百”雇人修补钱库,被雇用的人正是姓甄的牧童(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那么牧童所拿回去的钱也应该是三百文,但为什么数下来“二百三十一文”呢?许多古籍专家都认为原文是错的。其实,原文并没有错,这里面蕴涵着一项有趣的制度:省陌制。

  古人用铜钱、铁钱,本来当然应当是一文作一文,一百作一百的。南朝梁武帝的时候,奸诈的商人们渐渐以不满百钱的钱来充作百钱使用,有八十为百的,有七十为百的,发展到大同末年,竟以三十五为百。盛唐时期,恢复了足钱,至唐末,以八十五为百。五代时又多次减少。宋初沿用,规定以七十七为百,“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用了近三百年,这就是宋朝的“省陌制”。

  可见省陌刚产生时,是对正常的钱币制度的一种破坏,以不足一百的钱充作一百来用,但后来行用既久,竟由封建王朝明确规定而成为合法的了。

  省陌制产生的原因,是铸币的短缺,在乱世之中,不仅铸币减少,还会有许多人以铜、铁钱熔铸兵器或其他器具。以不足一百的钱充作一百,无形中降低了物价。宋初的时候铸币仍然不足,又出于沿用前朝之法,稍稍革其弊端,定了一个77%的省陌率,北宋中期以后,铸币充沛,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相关问题,南宋以后,行用会子等纸币,货币成了一种符号,更不存在钱物失衡的问题,而仍然沿用省陌制,这就完全是因为制度和习惯了。

  原来宋朝用钱的主要单位是缗、贯、文,缗、贯均表示一千文,有时也直接用“千”,在宋代文献中,三个单位后面一般都不必说明是否省陌,而实际上则均为省陌,缗、贯所代表的一千文只有七百七十文。但在规定货物的价格和民户的税率及军饷的单位数字(如一个士兵给若干)等等场合,则常需说明是省陌还是足钱,若为省陌,就在缗、贯、文后面加一个“省”字,若为足钱则加一个“足”字。比如宋朝有一种流转税叫做“头子钱”,税率是“每贯添收钱一十三文省”,即13乘上77%,大致等于十文足。

  现在再来说本文开头所举《夷坚志》中的例子。两个羽客说用“钱三百”请一个牧童填补了钱库门,这里的“钱三百”应为省陌,乘上百分之七十七,得二百三十一,故下文谓甄姓牧童回家数他所得到的钱,“正得二百三十一文”。前面已经说明,宋人用钱全为省陌,所以“钱三百”不必加“省”字,但牧童回家是一个一个地数的,所以一定要写清是二百三十一个钱。对于这个故事的作者来说,这件事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后人来说,就颇有不可理解之处了。

  (李伟国 宋史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李伟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